- 年份
- 2024(12121)
- 2023(17710)
- 2022(14833)
- 2021(14032)
- 2020(11978)
- 2019(27470)
- 2018(26881)
- 2017(49782)
- 2016(27243)
- 2015(31022)
- 2014(30599)
- 2013(30352)
- 2012(28213)
- 2011(25404)
- 2010(25199)
- 2009(23564)
- 2008(23544)
- 2007(20508)
- 2006(17497)
- 2005(15684)
- 学科
- 济(116452)
- 经济(116328)
- 管理(78036)
- 业(72694)
- 企(59089)
- 企业(59089)
- 方法(56413)
- 数学(50460)
- 数学方法(49835)
- 中国(31184)
- 财(29878)
- 农(28835)
- 学(25015)
- 贸(24046)
- 贸易(24039)
- 易(23427)
- 业经(22790)
- 制(20446)
- 农业(19147)
- 务(18774)
- 财务(18723)
- 财务管理(18678)
- 地方(18330)
- 银(17763)
- 企业财务(17728)
- 银行(17698)
- 融(17576)
- 金融(17573)
- 行(16871)
- 和(16377)
- 机构
- 大学(397060)
- 学院(392221)
- 济(163885)
- 经济(160841)
- 管理(149799)
- 研究(136463)
- 理学(130166)
- 理学院(128700)
- 管理学(126238)
- 管理学院(125553)
- 中国(104304)
- 科学(85439)
- 京(83410)
- 财(74051)
- 农(71736)
- 所(69672)
- 研究所(63895)
- 中心(63378)
- 业大(62176)
- 财经(60093)
- 农业(57137)
- 江(56311)
- 经(54958)
- 北京(52266)
- 经济学(51168)
- 范(49946)
- 师范(49282)
- 院(48840)
- 经济学院(46323)
- 财经大学(44904)
- 基金
- 项目(269106)
- 科学(211601)
- 基金(199491)
- 研究(186460)
- 家(177570)
- 国家(176188)
- 科学基金(149894)
- 社会(120377)
- 社会科(114217)
- 社会科学(114184)
- 基金项目(104920)
- 省(101891)
- 自然(100035)
- 自然科(97856)
- 自然科学(97824)
- 自然科学基金(96122)
- 划(87997)
- 教育(85874)
- 资助(82501)
- 编号(72200)
- 重点(61364)
- 部(60085)
- 成果(58089)
- 发(56068)
- 创(55247)
- 科研(53154)
- 创新(51875)
- 国家社会(51320)
- 教育部(51103)
- 计划(51035)
- 期刊
- 济(169760)
- 经济(169760)
- 研究(110331)
- 中国(72073)
- 学报(70660)
- 农(62642)
- 科学(62263)
- 财(57658)
- 管理(52951)
- 大学(52491)
- 学学(49714)
- 农业(42570)
- 教育(34890)
- 融(34658)
- 金融(34658)
- 技术(32040)
- 财经(29752)
- 经济研究(29207)
- 经(25590)
- 业经(25516)
- 业(24274)
- 问题(22501)
- 贸(21422)
- 统计(21069)
- 版(20371)
- 技术经济(19012)
- 国际(19010)
- 策(18779)
- 世界(18373)
- 图书(18090)
共检索到572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袁建港 袁威
在考虑异质性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基础上,本文使用MS-VAR模型和Probit模型考察了1999-2012年中国房价对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房价对消费存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两种区制,并且这两种区制在样本期间多次发生转换。当受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房价上涨加剧了家庭流动性约束状况而抑制消费增长;当无流动性约束家庭占比增加时,在中长期房价上涨能够促进消费增长。上述结果得到了C-M模型比较检验的支撑。由此得到的政策建议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密切关注家庭流动性约束的变化;当前多数中国家庭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因此必须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关键词:
房价 消费 非线性特征 流动性约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辞 马永坤
基于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国家房地产宏观政策对住房价格影响的长期趋势和中国各省市区房价短期波动的差异,模型研究的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当前中国住房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预测住房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价格波动趋势,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新的视角和数量分析的依据。
关键词:
房地产政策 住房价格 协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程远
中国消费率多年来持续下降,长期过低的消费率导致过高的储蓄和投资率,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影响消费率的各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税收负担的轻重、物价指数甚至区域产业结构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消费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本文通过对照分析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深入研究了相关因素对消费率的影响效力及各参数的显著性,进而为提高消费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率 可支配收入 挤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宁 何土凤
厘清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机制,对破解人才集聚困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中国69个样本城市房价中位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城市房价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城市房价上涨,人才吸引力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中国多数城市正处于发展速度放缓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科学引导人才流动。
关键词:
房价 人才吸引力 城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照 梁斌
文章利用1999-2012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政府审计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借以探讨政府审计在促进反腐层面的关键着力点。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揭发问题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具有交互的正向影响,随着审计发现违规金额的扩大,腐败水平也相应提高,而腐败水平每提高1%,审计发现违规金额就上升0.116个百分点。审计揭发问题并不会必然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审计整改绩效与地区腐败水平负相关,整改绩效每提高1%,将引起滞后期地区腐败水平相应下降0.017个百分点,验证了审计整改在抑制地区腐败发生过程中显示的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现实反腐的有效性。基于此,中国...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腐败 绩效 违规 整改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经济增长是一年经济运行的综合结果。本文试用白描的手法,着重对1990年实际经济增长动态进行趋势性分析,并找出影响增长的相关因素,勾画出经济运行的总轮廊,推出1991年经济增长的变化。1990年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由上半年经济波动逐步转入下半年持续增长。这种变动主要受消费和投资需求由紧到松、出口持续增长、以及松动银根,增加贷款投入等因素影响。1990年经济增长反映的是这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秀萍
本文利用DEA方法对中国保险业的宏观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保险业的规模效率基本保持较佳水平,而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作者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保险业 效率 DEA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怀 何富彩
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普遍快速上涨引起普遍关注。本文选取了全国31个省份1999-2014年商品房平均实际销售价格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以及城镇化水平与房价上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此外,诸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增长率等基本经济因素对房价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不过,关于全国范围内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可能掩盖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分地区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西部以外地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对房价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在西部以外地区,城镇化水平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所地 赵华平 李斌
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8-2010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的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下的房价和租金之间的关系因城市而异。杭州、上海、广州、青岛等东部经济区沿海城市,房价与租金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投资性需求占主导,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大,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较小;银川、昆明、太原、西安、呼和浩特等中西部经济区城市,房价与租金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房地产市场更多为刚性需求,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小,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最大;南宁、武汉、兰州、大连、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由于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房地产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具有竞争性和替代性,使得房价与租金呈现负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安
宏观税负体现了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能力,传统的观点认为我国近代时期税收负担沉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利用拉弗曲线对1927~1936年间的最佳宏观税负进行了测定,然后与当时国民经济所承受的实际税负进行对比,得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结论。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税收负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志帆
中国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改革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最根本的制度变迁之一。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不仅激活了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力,更有效的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然而,对于市场化进程究竟如何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经济波动的问题,理论界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将转型期划分为增量改革阶段和存量改革阶段,并利用HP滤波法对1978~2010年中国经济37个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剔除趋势处理,进而从波动性、共动性和粘滞性三个特征维度提炼出全样本时期和市场化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研究发现,随着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琦 胡斌 庄清
依托创新网络理论研究范式,基于数字内容产业生态特色构建创意网络研究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2~2019年间中国电影产业主体节点关系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创意网络内生结构呈现出小世界与无标度拓扑特征,整体格局嬗变呈现多极化、去中心化趋势;注重全产业链布局的头部平台微观节点彰显核心影响力与协同性,"跨界型、资源型、连通型、协同型"核心桥梁节点在不同创意子网络中更具竞争优势地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为构建数字内容发展新生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京奎
本文利用1999~2005年间的数据对我国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对地价有显著影响,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度较小。在对地价与房价互动传导机制进行研究时,提出了3个传导路径,这些路径上的各个变量大都相互影响。通过分析我们还发现金融支持和土地政策在地价与房价变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抑制房价不能只控制土地价格,还应从金融支持、投资等方面着手,制定更严格的信贷制度,增加房地产交易税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业政策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地价 房价 金融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新 谢昌浩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样本数据较少,但影响我国房价的宏观经济因素众多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文章通过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我国房价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考察了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构建房价与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价格、资金规模和国民财富构成当前影响我国房价变化最重要的三大因素;中长期贷款利率对我国房价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弱,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房价变化的影响作用却非常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线性还是非线性?——基于四种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传统观念与空间效应对我国房价增长的影响——基于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政府补助给了谁:分布特征实证分析——基于2007~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
数字建设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2011—2021年中国宏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2002年~2010年中国西部地区房价收入比分析
也论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基于1992~2012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的异质性、节能减排与地区生态效率——基于200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房价预期对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房价、利率与宏观经济互动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