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1)
2023(16897)
2022(14591)
2021(13405)
2020(11349)
2019(25842)
2018(25506)
2017(49072)
2016(26909)
2015(29997)
2014(29967)
2013(29757)
2012(27482)
2011(25226)
2010(25267)
2009(23538)
2008(23046)
2007(20456)
2006(18247)
2005(16269)
作者
(81563)
(68105)
(67734)
(64343)
(43420)
(32636)
(30445)
(26589)
(25997)
(24336)
(23375)
(22947)
(22021)
(21489)
(21220)
(20848)
(20245)
(20153)
(19552)
(19439)
(17171)
(16892)
(16481)
(15588)
(15267)
(15161)
(15124)
(14910)
(13829)
(13355)
学科
(124546)
经济(124396)
管理(80873)
(72372)
(60003)
企业(60003)
方法(48904)
数学(42382)
数学方法(41936)
(29011)
(28931)
中国(28211)
(27287)
地方(26439)
业经(25430)
(23527)
农业(19573)
(19170)
贸易(19160)
(18510)
环境(18268)
(17423)
财务(17351)
(17338)
财务管理(17317)
理论(17161)
(17012)
(16996)
金融(16992)
银行(16939)
机构
大学(397552)
学院(393425)
(162611)
经济(159279)
管理(150837)
研究(138630)
理学(130579)
理学院(129030)
管理学(126749)
管理学院(126057)
中国(100946)
科学(87160)
(84491)
(74648)
(71494)
(69929)
研究所(65353)
业大(62175)
中心(61036)
财经(59662)
(57852)
农业(55107)
(54031)
北京(53191)
(51086)
师范(50484)
经济学(50106)
(49494)
(46180)
经济学院(44850)
基金
项目(268625)
科学(209767)
基金(195451)
研究(190415)
(173038)
国家(171678)
科学基金(145387)
社会(121273)
社会科(114864)
社会科学(114834)
基金项目(104090)
(103984)
自然(95684)
自然科(93373)
自然科学(93343)
自然科学基金(91682)
(88507)
教育(86445)
资助(80167)
编号(75389)
成果(61661)
重点(60674)
(59023)
(57360)
(55451)
课题(52364)
创新(51950)
科研(51464)
国家社会(50278)
教育部(50137)
期刊
(183728)
经济(183728)
研究(118147)
中国(72968)
学报(69832)
(63592)
科学(61796)
(56799)
管理(55592)
大学(51846)
学学(49367)
农业(42933)
教育(37514)
(33723)
金融(33723)
技术(31587)
财经(30230)
经济研究(29885)
业经(27617)
(25903)
问题(23753)
(21427)
技术经济(19666)
(19627)
科技(19375)
理论(18694)
业大(18131)
图书(17447)
现代(17420)
(17069)
共检索到580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传勇  刘学良  
本文创新性地从房价上涨的视角对我国地区经济收敛趋缓现象做出解释。文章首先提出房价会影响劳动力流迁和企业选址决策进而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理论机制,接着采用2000—201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以大中城市为样本的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趋势,高房价会抑制这一趋势并拉大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考虑时间效应时,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为0.129%;而考虑时间效应时,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会提高0.194%。受房价因素的影响,地区经济收敛趋势依赖于与房价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传勇  刘学良  
本文创新性地从房价上涨的视角对我国地区经济收敛趋缓现象做出解释。文章首先提出房价会影响劳动力流迁和企业选址决策进而影响地区经济收敛的理论机制,接着采用2000—201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以大中城市为样本的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趋势,高房价会抑制这一趋势并拉大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考虑时间效应时,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为0.129%;而考虑时间效应时,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会提高0.194%。受房价因素的影响,地区经济收敛趋势依赖于与房价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本身不再收敛,甚至呈现出发散的趋势;且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段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协奎  张练  
通过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及地区差异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房价波动会使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时期内出现正向变动,而在长期内正向影响趋于消失;房价波动通过对城市人口数量的影响间接带动房地产投资,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增长,且持续性强;房价上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二线城市所受影响最为强烈,三线城市次之,一线城市最小,但一线城市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呈持续的负向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协奎  张练  
通过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及地区差异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房价波动会使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时期内出现正向变动,而在长期内正向影响趋于消失;房价波动通过对城市人口数量的影响间接带动房地产投资,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增长,且持续性强;房价上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二线城市所受影响最为强烈,三线城市次之,一线城市最小,但一线城市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呈持续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江  鲁志国  
本文利用异质性资源错配模型,研究中国各省之间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阐述了该机制导致的中国经济地区差异。得到的结论是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导致TFP损失随着改革进程逐步下降,自1992年以来,要素市场扭曲包括资本和劳动扭曲程度大幅度减小,中国经济差距的影响也逐步加大。到2016年,扭曲的减少带来的显著影响是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至少25%,造成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央政府通过高度自主的国有部门向不同地区重新分配资本的干预过程有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永  刘子寅  
本文利用面板门限自回归模型结合自举模拟技术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城市房价收敛性进行研究,发现简单的线性检验得出的房价发散性结论并不能准确刻画城市房价的动态机制。在引入非线性机制后,结果表明房价在特定情况下存在收敛的可能。在全样本下,相对房价增长率高于门限值时存在部分收敛特征。进一步通过对子样本的研究发现高人均GDP城市与东部城市均不存在房价收敛证据,而低人均GDP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的房价部分收敛且绝对收敛,敛散性区制转移发生的时间集中在2010年前后,也就是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集中调控时期。本文实证结果为政策评估、政策设计以及研究房地产市场价格动态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霞  荆林波  
文章考察了网络零售对我国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在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统计指标对网络零售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揭示了网络零售影响地区差距的机制,并利用2013-2016年全国及各省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最大,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地区间差异是区域网络零售差异的主要来源;(2)网络零售影响地区经济差距的内在机制在于电商发展的技术外溢效应,网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网络消费带动投资、劳动力就业而产生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以及消费外流而造成的漏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丽琳  姚永络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各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连续性DID模型实证分析碳市场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碳价、碳市场规模和碳市场活跃度均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和绿色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碳市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为建成全国统一碳市场和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提供参考性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静  王洪卫  柯昇沛  
文章借鉴行为金融学中的适应性预期理论和前景理论,在对开发商的土地竞买行为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房价预期对地价作用的非对称动态关系模型,并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房地产开发商基于房价历史数据形成未来房价预期,并依据房价预期对土地价值进行判断。开发商的房价预期对地价的作用具有动态性和非对称性。开发商在"优于预期"时段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在"劣于预期"时段更加倾向于风险趋向。同时,在"优于预期"时段对土地价值评估的增加程度要高于在"劣于预期"时段对土地价值评估的降低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阳红  王青云  吴优  
投资体制改革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汪阳红,王青云,吴优一、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投资与经济总量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一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投资总量的多少主要由上期国民收入积累水平所决定;另一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可  于凌云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结构突变单位根过程检验方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9-2004年间分税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在分税制改革后,无论是短期经济增长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其增长率变得更加平稳了,但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没有发生改变,而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则下降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小丽  
商贸流通业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窗口,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基于经济学共生理论,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表现出明显共生关系。本文即从经济学共生理论角度,对商贸流通影响地区经济的相关机制进行分析,并基于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共生机制探讨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具体影响,同时提出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共生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小丽  
商贸流通业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窗口,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基于经济学共生理论,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表现出明显共生关系。本文即从经济学共生理论角度,对商贸流通影响地区经济的相关机制进行分析,并基于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共生机制探讨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具体影响,同时提出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共生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明生   郑玉璐   姚笛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该作用的有效发挥与地区的比较优势息息相关。文章采用2006—2019年中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整体上会显著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但从阶段变化上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呈现出第一阶段缩小、第二阶段扩大的变化趋势。机制分析表明,虽然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地区技术比较优势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但是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降低地区劳动力和资本比较优势对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生产率比较优势的渠道作用在现阶段不能有效发挥。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作用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较高、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城市尤为突出。文章结论对于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