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7)
2023(14373)
2022(12544)
2021(11761)
2020(10074)
2019(22921)
2018(22958)
2017(45038)
2016(24560)
2015(27237)
2014(27356)
2013(27263)
2012(24967)
2011(22621)
2010(22366)
2009(20496)
2008(20034)
2007(17625)
2006(15471)
2005(13466)
作者
(73816)
(61136)
(60810)
(57963)
(38681)
(29496)
(27543)
(23990)
(23117)
(21763)
(20676)
(20608)
(19483)
(19180)
(18868)
(18829)
(18781)
(18232)
(17574)
(17558)
(15491)
(14828)
(14821)
(13875)
(13790)
(13697)
(13637)
(13486)
(12353)
(12179)
学科
(96601)
经济(96483)
管理(69238)
(66248)
(52802)
企业(52802)
方法(45535)
数学(40130)
数学方法(39757)
中国(26931)
(26688)
(25140)
(21651)
业经(20089)
(18879)
贸易(18872)
(18539)
(18351)
地方(17730)
农业(17707)
(15911)
银行(15843)
(15127)
(15112)
财务(15050)
财务管理(15024)
技术(15009)
环境(14842)
(14399)
(14383)
机构
大学(354660)
学院(352287)
(139176)
管理(138142)
经济(136223)
理学(120493)
理学院(119122)
研究(118866)
管理学(117062)
管理学院(116437)
中国(87032)
科学(76646)
(75068)
(64774)
(64580)
(61074)
业大(58121)
研究所(56133)
中心(53093)
财经(52637)
农业(51548)
(49561)
(47879)
北京(47191)
(44895)
师范(44339)
(42748)
经济学(41999)
(40239)
财经大学(39325)
基金
项目(244662)
科学(190253)
基金(177760)
研究(171631)
(157915)
国家(156640)
科学基金(132425)
社会(108007)
社会科(102335)
社会科学(102308)
基金项目(95433)
(94999)
自然(88719)
自然科(86620)
自然科学(86592)
自然科学基金(85036)
(81067)
教育(77800)
资助(73215)
编号(68721)
成果(54722)
重点(54607)
(53582)
(51562)
(50550)
科研(47732)
创新(47246)
课题(46879)
计划(46344)
教育部(45078)
期刊
(148144)
经济(148144)
研究(101192)
学报(63970)
中国(59894)
(58081)
科学(55780)
管理(47991)
大学(46890)
(46152)
学学(44698)
农业(39700)
教育(32484)
(30023)
金融(30023)
技术(26556)
业经(25262)
财经(25135)
经济研究(24751)
(21361)
问题(20182)
(19637)
科技(17908)
理论(17857)
(17266)
商业(17048)
业大(16845)
实践(16393)
(16393)
技术经济(16354)
共检索到498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屈原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家庭样本构建一个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房价每上涨1%,家庭总消费将增加0.041%。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房价上涨对户主是农业户口、45-64岁的中年组、东中部地区、收入位于最低25%以及收入位于最高25%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现住房价格水平较高的城镇无房居民家庭总消费会更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风  陈乐一  刘建江  
本文将房价、住房面积、消费习惯及借贷约束等变量引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出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条件下,能够检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动态系统广义矩阵方法,采用我国29个省市的年度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实证分析。研究显示:①我国城镇居民受到较强消费习惯与收入敏感性的影响;②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为负,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为正,且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③中东西部地区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均为负,但影响系数差异较大;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差异更为明显,对东西部地区影响为正,对中部地区为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勇  吴甜甜  
利用对异质性分析较为成熟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全国311个城市2005-2012年数据进行了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整体具有显著弱财富效应,但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影响差异较大。通过k-均值法对各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国城市分为五线。房价对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出弱挤出效应;对二、三、五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弱财富效应;对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显著财富效应。同时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勇  吴甜甜  
利用对异质性分析较为成熟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全国311个城市2005-2012年数据进行了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整体具有显著弱财富效应,但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影响差异较大。通过k-均值法对各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国城市分为五线。房价对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出弱挤出效应;对二、三、五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弱财富效应;对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显著财富效应。同时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豫  盛翔  
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0年月度数据,发现商品住宅实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存在抑制作用,房价的"挤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财富效应"没有显现;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回归,发现抑制作用存在地区性差异,西部地区的作用力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引入动态面板模型,发现前两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对当期存在正向影响,且房价对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相比静态面板模型减弱很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陈先意  
本文以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会因居民对住房属性的侧重不同产生差异,若侧重其投资品属性,最终影响会是挤出效应,抑制消费。本文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差异以及住房属性的不同侧重,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存在明显挤出效应,且地区性差异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影响的广泛性,不仅直接挤出消费支出,还可作用于消费的其余影响因素间接抑制消费。因此,要减缓这种挤出效应,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要注重住房的消费品属性,合理调控房价上涨幅度,而且还需出台相关措施,例如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和努力摆脱土地财政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娜娜  杭斌  
文章在考虑居民收入不平衡和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家庭购房压力系数指标并以此作为门限变量,采用2010—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房价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而言,我国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并且在研究住房资产增值对消费的影响时共同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考虑地区经济增长率这个共同因素的影响后,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一旦遗漏该变量,模型将存在内生性问题,估计结果将表现为住房资产增值能够拉动消费。(2)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的存在不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当家庭购房压力系数不超过15.77时,房价上涨带来的住房资产增值并不能拉动消费增长,对于家庭购房压力系数超过15.77的群体而言,房价上涨加重了其负担,将抑制他们消费的增长。(3)不同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存在明显的差别,与其他省份相比,房价收入比高的地区消费增长相对较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卫亚  袁军江  陈新涛  
文章主要采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从地区和收入组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异质性。笔者在杭斌(2011)推导的习惯形成消费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9个省份2006~2009年各收入组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和收入组之间的异质性较为明显;(2)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明显的示范效应;(3)中产阶级存在较为明显的消费习惯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若玉  
人口增长带动消费总量的增加,但是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消费偏好存在差异,由此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对居民消费倾向产生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将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凸显。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和城镇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传导途径、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以及人口年龄结构通过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途径进行探讨。随后在实证分析部分选用房价作为中介变量,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房价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中介作用,并对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变动的确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个重要中间变量。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老年抚养比对房价有显著负向影响,少儿抚养比对房价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财富效应”明显;中部地区少儿抚养比对房价具有负相关影响;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更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孝玲  陈倩  
选取2003年~2016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ystem-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且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茂清  任若恩  
对消费者行为的传统研究是建立在"代表者行为"假设基础上的。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消费者偏好是同质的。但这与现实不符。为了能更准确地刻画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偏好,本研究根据 Jorgenson(1982)的异质性消费加总理论,建立了中国的异质性偏好消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不同人口特征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莉  罗俊良  
本文基于一个内含购房决策的两阶段家庭最优消费模型,首次将房价上升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通过推导代表性家庭的购房时间和在租房和自有房两个阶段的最优消费路径并进行数值模拟,我们发现房价上升时租房家庭因推迟购房而增加当期消费,自有房家庭则因住房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当期消费。基于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房价上升总体上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上升。本文最后提出了谨慎抑制房价并通过发展质量优良的公租房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莉  罗俊良  
本文基于一个内含购房决策的两阶段家庭最优消费模型,首次将房价上升对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财富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通过推导代表性家庭的购房时间和在租房和自有房两个阶段的最优消费路径并进行数值模拟,我们发现房价上升时租房家庭因推迟购房而增加当期消费,自有房家庭则因住房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当期消费。基于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房价上升总体上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上升。本文最后提出了谨慎抑制房价并通过发展质量优良的公租房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臧旭恒  陈浩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收入阶层异质性是居民禀赋差异的主要体现,本文旨在结合两者探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以探寻扩大居民消费的方法。基于阶层消费函数理论,运用收入阶层面板SUR的结果显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消费行为呈现异质性,表现为低收入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弱、消费倾向较高,中等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消费较谨慎,高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地位性消费较活跃。当前"金字塔"形的收入分布、不断扩大但谨慎的中等收入居民、地位性消费的外流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的扩大,居民消费的相对不足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应依据各阶层消费的特点,从供给侧出发构建长效机制,促进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平稳增长,多方面减弱中等收入居民的谨慎性,并提升国内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浩  易行健  周聪  
本文对2010年和2012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中的城镇有房家庭进行了配对,构造了两期面板数据,就房屋价值变动对家庭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了房屋按揭贷款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房产差异对于房屋财富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财富效应;房屋按揭贷款为家庭购房带来"杠杆",当房屋价值提高时会引起更大的财富效应:相比单一住房家庭,多套房家庭的房屋资产具有更明显的财富效应;房产占家庭资产比重较低的家庭,房屋资产的财富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