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08)
- 2023(18312)
- 2022(15764)
- 2021(14680)
- 2020(12361)
- 2019(28439)
- 2018(27758)
- 2017(53173)
- 2016(28674)
- 2015(32108)
- 2014(31634)
- 2013(31509)
- 2012(28835)
- 2011(26019)
- 2010(25474)
- 2009(23375)
- 2008(22583)
- 2007(19222)
- 2006(16605)
- 2005(14163)
- 学科
- 济(120451)
- 经济(120317)
- 管理(81115)
- 业(75486)
- 企(61093)
- 企业(61093)
- 方法(57642)
- 数学(51390)
- 数学方法(50821)
- 中国(33044)
- 农(30515)
- 财(28935)
- 学(24502)
- 业经(24279)
- 贸(23323)
- 贸易(23313)
- 易(22634)
- 地方(21911)
- 农业(20579)
- 制(19364)
- 环境(18260)
- 务(17794)
- 财务(17722)
- 财务管理(17688)
- 技术(17310)
- 理论(17253)
- 和(17111)
- 企业财务(16786)
- 银(16600)
- 银行(16534)
- 机构
- 大学(410311)
- 学院(406496)
- 济(168190)
- 经济(164946)
- 管理(161252)
- 理学(141478)
- 理学院(139928)
- 研究(138644)
- 管理学(137410)
- 管理学院(136708)
- 中国(102412)
- 京(86683)
- 科学(86632)
- 财(73528)
- 农(69858)
- 所(68814)
- 业大(64408)
- 研究所(63519)
- 中心(62540)
- 财经(60961)
- 经(55879)
- 农业(55359)
- 江(55335)
- 北京(54269)
- 经济学(51966)
- 范(51673)
- 师范(51075)
- 院(50370)
- 经济学院(47108)
- 财经大学(45856)
- 基金
- 项目(289935)
- 科学(228020)
- 基金(213700)
- 研究(204104)
- 家(189017)
- 国家(187551)
- 科学基金(160729)
- 社会(131654)
- 社会科(124991)
- 社会科学(124959)
- 基金项目(113238)
- 省(110289)
- 自然(106598)
- 自然科(104210)
- 自然科学(104180)
- 自然科学基金(102312)
- 划(94413)
- 教育(93171)
- 资助(88408)
- 编号(79952)
- 重点(65026)
- 部(64185)
- 成果(62645)
- 发(60804)
- 创(59896)
- 科研(56159)
- 创新(56047)
- 国家社会(55505)
- 教育部(54905)
- 课题(54674)
- 期刊
- 济(170634)
- 经济(170634)
- 研究(115861)
- 学报(69890)
- 中国(68991)
- 科学(62575)
- 农(61544)
- 管理(56168)
- 财(53768)
- 大学(52557)
- 学学(50004)
- 农业(42516)
- 教育(36642)
- 技术(32689)
- 融(31743)
- 金融(31743)
- 经济研究(29518)
- 财经(29232)
- 业经(27009)
- 经(25076)
- 问题(23719)
- 业(22632)
- 科技(19850)
- 统计(19569)
- 版(19470)
- 技术经济(18974)
- 理论(18627)
- 贸(18474)
- 商业(18143)
- 图书(18045)
共检索到571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段忠东
本文分析房价影响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机制,并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影响居民消费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看,当房价处于低增长机制或居民收入处于高增长机制时,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反之,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明显甚至出现挤出效果;以购房首付比区分不同城市后发现,当高首付比城市的房价或居民收入处于低增长阶段,而低首付比城市的房价或收入处于高增长阶段时,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决定因素。因此,如果政策当局希望有效实现促消费之目标,则需在总体上将房价维持在低速增长机制,并保持居民收入较高增长。
关键词:
房价 居民消费 非线性影响 门限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克
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过高和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受瞩目的社会问题。土地价格是构成房地产价格最基本的要素,房地产价格则可以通过"财富效应"和"购房压力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价与房价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机制显著不同;房产的"财富效应"作用微弱,房价的过快上涨抑制了居民消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颖 宋兴文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家军 葛扬
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与租金出现长期的背离,具体表现为租价比的不断变动。无论在短期和长期中,租价比的变动与利率正相关,与房价预期负相关。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同时增加公租房的供给,避免出现居民房价预期逆转引致的房租大幅上涨。
关键词:
房价预期 租价比 持有成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石庆玲 郭峰
高房价和高犯罪率是困扰中国城市的两大顽疾。本文在标准的犯罪经济学模型中探讨了城市房价对城市犯罪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房价上涨和犯罪率上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计量经济学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在有效解决有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城市房价上涨1%,,将导致城市刑事逮捕率上升0.3%,,刑事起诉率上升0.252%,。本文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关键词:
房价 犯罪率 工具变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先柱 杨义武
文章在住房存量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住房供给方为理性预期、需求方为适应性预期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包含差异化预期和政策调控的住房市场均衡模型,然后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利用线性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预期和政策调控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对房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上一期房价增量的提升对本期房价增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研究还表明,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房价增幅放缓时,土地供应的放宽会拉升房价,反之则土地政策效果减弱。随着房价增幅的提升,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增大。保障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随房价增幅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动态变化而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
预期 政策调控 房价波动 门槛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林清
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这一政策试验,检验地方债发行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至少在短期内,地方债的发行显著提高了商品房与住宅的价格。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表明地方债的发行显著提高了房价。因此,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规范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荣荣 郑思齐 龙奋杰
预期是房价涨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引入住房所有权成本这一概念,分析了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存量——流量理论建立了预期对房价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期在房价的变化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房价较高的城市表现最为突出;认为"未来价格会继续高涨"的预期会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房价的非理性增长。研究建议:政府在从供求角度调控房价的同时,要关注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影响;要加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科学的舆论对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行合理引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峰 胡军
本文利用2002~2010年间在我国35个大中城市任职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详细个人信息,以及城市房价和经济基本面指标等数据,研究了官员任期和政绩压力对城市房价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官员任期和政绩压力对城市房价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官员任期与城市房价存在倒U型关系,官员的政绩压力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官员任期较短时,政绩压力会加剧官员任期对城市房价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当任期较长时,政绩压力又会阻碍官员任期对城市房价的反向抑制作用。本文的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分析。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官员任期 政绩压力 城市房价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德宇 宋小宁
本文以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0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大小进行测算以及对区域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性进行研究。在适应性预期的框架下对各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测算的结果显示,城市房价泡沫大小与房价的高低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另外,利用CD检验统计量对各区域城市间的房价泡沫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认为,房价泡沫在区域间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传染,东部地区城市间传染性最强,而西部地区城市与北部地区城市之间的传染性不显著;同时,本文也对各地区城市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态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房价泡沫 适应性预期 传染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勇 何德旭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中,正财富效应的城市多于负财富效应的城市,但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城市除上海外都表现为负财富效应,表明在高房价基础上,房价进一步上涨已制约了消费的正常增长。因此,应根据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特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完善房地产正财富效应形成机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佐敏 邝雄 戴玲
充足的劳动力是经济社会保持活力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的重要性将逐渐提升,在中长期内劳动力有可能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文章以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研究了城市房价与劳动力人口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房价上涨将"驱逐"城市就业人口,并且高房价"驱逐"城市就业人口时,首先"驱逐"的是就业工人的家属;(2)高房价对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明显高于对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工资水平相同的城市,高房价对第二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又大于对第三产业劳
关键词:
房价 城市劳动力 人口 财政政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所地 赵华平 李斌
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8-2010年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的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下的房价和租金之间的关系因城市而异。杭州、上海、广州、青岛等东部经济区沿海城市,房价与租金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投资性需求占主导,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大,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较小;银川、昆明、太原、西安、呼和浩特等中西部经济区城市,房价与租金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房地产市场更多为刚性需求,使得租金变动对房价的影响较小,房价变动对租金的影响最大;南宁、武汉、兰州、大连、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由于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房地产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具有竞争性和替代性,使得房价与租金呈现负相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勇刚 李祥
运用1999~2008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对住宅价格、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住房价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分权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认为房价要回归理性增长水平,应健全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管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房价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全诗凡 樊双涛 马建 张新启
文章基于2010—201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房价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考察。结果显示:从整体网络结构来看,35个大中城市房价空间关联存在逐渐上升的趋势,网络结构越来越稳定,而且越来越多的城市位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从个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青岛、沈阳这7个城市的度数中心度高于平均值,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在房价网络中能够快速地与其他城市产生联系。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和人口数量差异均是房价空间关联的原因,差异越大,对城市间房价发生关联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房价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