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8)
2023(2413)
2022(2063)
2021(2025)
2020(1840)
2019(4452)
2018(4384)
2017(8505)
2016(4343)
2015(4672)
2014(4375)
2013(4479)
2012(4161)
2011(3801)
2010(3786)
2009(3310)
2008(3402)
2007(3080)
2006(2720)
2005(2624)
作者
(11881)
(10019)
(9866)
(9456)
(6492)
(4779)
(4452)
(4033)
(3734)
(3685)
(3540)
(3396)
(3373)
(3177)
(3166)
(3150)
(2968)
(2931)
(2927)
(2717)
(2545)
(2458)
(2440)
(2359)
(2357)
(2248)
(2226)
(2157)
(2057)
(2045)
学科
(23834)
经济(23818)
管理(11575)
(7662)
方法(7604)
数学(6789)
数学方法(6688)
(6065)
企业(6065)
地产(5274)
(5274)
房地(5274)
房地产(5274)
中国(5020)
(4203)
(4142)
城市(3718)
(3699)
城市经济(3531)
关系(3487)
经济管理(3427)
地方(3326)
(2988)
(2988)
贸易(2984)
(2888)
经济关系(2706)
对外(2677)
业经(2623)
(2608)
机构
大学(57149)
学院(54473)
(23818)
经济(23397)
研究(22176)
管理(19493)
中国(17148)
理学(16163)
理学院(15954)
管理学(15570)
管理学院(15444)
科学(13341)
(12823)
(12102)
(11666)
研究所(10553)
(10202)
中心(9813)
财经(9142)
(8996)
业大(8674)
(8465)
(8434)
北京(8379)
经济学(8004)
农业(7833)
经济学院(7210)
(6986)
(6888)
财经大学(6881)
基金
项目(36644)
科学(28189)
基金(27036)
研究(25365)
(24605)
国家(24456)
科学基金(20098)
社会(16157)
社会科(15410)
社会科学(15406)
基金项目(13914)
(13280)
自然(13092)
自然科(12847)
自然科学(12842)
自然科学基金(12622)
资助(11713)
教育(11571)
(11559)
编号(9136)
重点(8416)
(8319)
成果(8029)
(7568)
科研(7366)
(7223)
国家社会(7171)
教育部(7057)
大学(7028)
创新(6821)
期刊
(26664)
经济(26664)
研究(18504)
中国(13239)
学报(11544)
(10052)
科学(9456)
大学(9110)
(8891)
学学(8394)
管理(8267)
教育(6501)
(6135)
金融(6135)
农业(5648)
财经(4957)
经济研究(4892)
技术(4447)
(4350)
(3896)
问题(3518)
(3370)
理论(3228)
国际(3147)
业经(3145)
业大(3085)
林业(2987)
实践(2928)
(2928)
(2897)
共检索到92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近日,位于北京大兴的万科一楼盘,以低于预期近3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入市,引发业内对一线城市楼价崩盘的担忧。笔者认为,万科引发的楼市降价只是一种错觉。准确地说,当前房价大幅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个别区域或个别楼盘价格下跌苗头隐约浮现。但这不足以说明房价全面下降的势头已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宪容  
据《证券日报》报道,根据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数据,5月北京二手住房市场实际签单量按月下降34.2%,新增客户登记量也按月下降11.9%,市场活跃度已跌入谷底。8区房价幅度有地方下跌超过20%。中国指数研究院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多地房地产市场在在限售调控政策下,新楼开盘有所放慢,楼市成交整体表现平稳,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分化在加剧。而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由于多数一二线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目前,社会上有种观点认为,房价下跌会拖累消费增长,其主要依据就是次贷危机导致美国消费大幅下降。那么,在我国情况也如此吗?笔者认为,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美国存在很大差别,当国内房价下跌时,收入效应显著大于财富效应,城镇化进程也不会停止,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敏  
房价下降对消费的影响一般通过财富效应、收入效应和购买住房的派生性消费体现出来。这三种效应在现实中都存在着作用,具体要看何种效应更大。从我国的现实来看,收入效应应该显著大于财富效应,同时住房派生性消费也可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当前我国房价存在较明显泡沫,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挤压一些房价泡沫是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从一般均衡视角出发,基于CGE模型,再结合运用Wi lson模型,采取2004年1季度至2013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房价下跌给商业银行体系带来的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房价若下跌超过30%,则商业银行体系将面临极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其政策含义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我国宏观调控不仅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挤压房价泡沫,而且要防止房价暴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秀  
文章将对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探讨房价调控政策效应的潜在问题,进而对政策改进提出建议,已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慧敏  李达  李群  
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之后,开始出现"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声音,并且列举日本等国情况说明两者只能选其一。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同时运用中日两国1998-2011年以及1977-2004年数据,发现房价和汇率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同时由第三方因素决定,即存在类似住宅偏好等冲击可以同时使得住宅价格下降,同时净出口为负,使得本币贬值(或存在贬值预期)。从我们的经济机制可以看出"保房价"或者"保汇率"是伪命题,要防止陷入两者"二选一"的陷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舟  
本文首先描述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动向,随后介绍了个人住房贷款客户理性违约发生成本,最后着重论述了银行压力测试中针对房价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数据进行测试,判断了该分行在房价下跌的不同情景假设下承受风险的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智军  
现场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都要精细化,而5S、TPM、精益生产等管理活动就是精细化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阮连法,张建农,方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祝丹  赵昕东  
本文基于中国1999Q1—2015Q1省际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研究中国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房价总体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虽为正向但持续时间较短;房价上涨与下跌对居民消费存在随时间变化的非对称性影响:金融危机前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房价下跌短期内对居民消费则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危机后房价上涨冲击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持续3个季度正向影响,房价下跌冲击对居民消费主要表现为负向影响,且房价下跌比上涨的影响程度更大。这种结果意味着房价上涨的正向财富效应越来越明显,同时房价下跌对居民消费的抑制影响也有所加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广塑指数震荡下跌后期上升阻力明显广东价格指数平台特约分析员向亮本期国际油价继续走低,市场信心明显受到一定的影响,行情也逐步震荡下跌,指数跌破1000点关口。8月后半段受到天津爆炸事件的影响,PVC进出口因素导致行情短期一度出现反弹,但8月末期,受外围金融市场以及大宗商品行情拖累,目前上升阻力明显。截至期末,塑交所·中国塑料价格指数报991.05点,较期初下跌9.1点。PVC:本期塑交所PVC全线下行,国际原油价格跌至6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英婕  陈德棉  
随着90年代有关股票期权计划的研究正式引入我国 ,有相当多的企业也开始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试行这一方法 ,虽然受到了诸如资本市场不健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但这一计划在我国仍有着良好的前景。本文主要简介股票下跌时的处理方法 ,并认为这些方法对我国企业试行股票期权计划有着借鉴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裘宗舜   张思群  
本文通过对收益计量的历史回顾,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面收益的发展历程,指出全面收益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实现了认知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对我国收益报告的改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美燕  季建华  高勇  
本文在研究了TQM和BPR相关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异同及优缺点,并根据流程逻辑性、可变性和可分解性的特点,提出了以流程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思想和企业组织模式,指出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系统性和开放性,能更好地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