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9)
- 2023(6504)
- 2022(5457)
- 2021(4763)
- 2020(4085)
- 2019(9321)
- 2018(9028)
- 2017(18515)
- 2016(9510)
- 2015(10947)
- 2014(10886)
- 2013(11140)
- 2012(10864)
- 2011(10167)
- 2010(10297)
- 2009(9765)
- 2008(9425)
- 2007(8406)
- 2006(7657)
- 2005(7019)
- 学科
- 济(80060)
- 经济(80002)
- 管理(32312)
- 方法(31171)
- 数学(28741)
- 数学方法(28660)
- 业(26257)
- 企(21711)
- 企业(21711)
- 地方(16583)
- 中国(13283)
- 财(12508)
- 地方经济(12301)
- 业经(10831)
- 学(10588)
- 农(10396)
- 制(8707)
- 融(8658)
- 金融(8658)
- 贸(8423)
- 贸易(8420)
- 易(8013)
- 环境(7843)
- 农业(7422)
- 务(7348)
- 经济学(7346)
- 财务(7344)
- 财务管理(7325)
- 银(7249)
- 体(7247)
- 机构
- 大学(156553)
- 学院(153918)
- 济(82146)
- 经济(80903)
- 管理(60141)
- 研究(52401)
- 理学(52266)
- 理学院(51743)
- 管理学(51069)
- 管理学院(50789)
- 中国(39722)
- 财(36289)
- 京(30675)
- 财经(29858)
- 经济学(28605)
- 经(27278)
- 科学(26734)
- 经济学院(25709)
- 所(25194)
- 中心(23300)
- 研究所(22441)
- 财经大学(22419)
- 江(21907)
- 北京(19308)
- 农(18525)
- 院(18337)
- 商学(18235)
- 业大(18129)
- 商学院(18066)
- 范(17814)
- 基金
- 项目(97609)
- 科学(79134)
- 基金(75491)
- 研究(70624)
- 家(64022)
- 国家(63545)
- 科学基金(56030)
- 社会(51023)
- 社会科(48651)
- 社会科学(48642)
- 基金项目(39477)
- 省(35319)
- 自然(34132)
- 自然科(33415)
- 自然科学(33410)
- 自然科学基金(32888)
- 教育(32477)
- 资助(32422)
- 划(29230)
- 编号(25265)
- 部(23527)
- 国家社会(22327)
- 教育部(21379)
- 重点(21354)
- 发(20972)
- 人文(20756)
- 成果(20489)
- 创(19500)
- 大学(19295)
- 社科(18683)
共检索到231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 李林峻 李维娜
文章基于脉冲响应分析,分别从一二三线城市的角度探讨房价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率对房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自一二三线城市逐步减小;通货膨胀对房价的影响初期为正,后转为负向,一线城市中负向影响最为明显;宏观经济增长对房价的影响为正向,自一二三线城市依次减小。
关键词:
房价 宏观经济 一二三线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晓宇 蒋妍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对土地市场的影响以及土地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应用经济周期理论以及蛛网模型分析土地供应滞后调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揭示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研究结论:(1)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增长互为因果关系(。2)GDP同土地供应量及地价呈正相关关系,GDP对土地供应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地价变动的敏感程度(。3)中国的土地供应价格弹性为0.45,是缺乏弹性的。(4)虽然前期土地市场对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但远远低于当期土地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忠华 吴次芳 杜雪君
研究目的:分析房价与宏观经济的互动,为协调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1)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在长期存在稳定关系,在短期存在失衡;(2)房价和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房价和利率之间因果关系不显著;(3)历史的房价和GDP是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4)历史的GDP和房价是影响GDP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1)必须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纠正经济系统的失衡;(2)房价和GDP存在互动,应协调房价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3)利率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抑制房价还应采取其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梽芳 胡日东
利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VEC模型中的方差分解方法,对福建省GDP、投资、消费、进出口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成福建省宏观经济系统的GDP、投资、消费、进出口四个变量存在着协整关系;从长期上看,消费的产出弹性大于投资的产出弹性,因此应推进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型转变。
关键词:
福建经济 单位根检验 协整 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忠东 曾令华
文章在Hort动态资产市场模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1998~2005年中国14城市的年度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房价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房价自相关影响时,宏观基本面对房价的解释能力大大降低,相对于宏观经济基本面,房价的历史信息对本期房价的上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并且,在2001年以后,房价的上涨逐渐背离了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这种背离从2003年以后进一步加剧,同时房价的正自相关影响也大大增强。这意味着房价的上涨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甚至投机成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丹
文章运用LSTR实证模型对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具有明显区间转换的动态特征,当负债率低于15%的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转换函数则处于低区制状态,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谢德泳
文章利用2007年2月到2013年8月的样本数据,建立关于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SVAR模型,同时进行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当期宏观经济变化对当期股市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股市收益率对自身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货币政策具有滞后的正向影响作用,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作用先正后负。(3)各个因素的冲击对股市收益率的累计效应均为正向影响。(4)股市收益率、货币政策及宏观经济变化的冲击的贡献度分别为12%,25%,63%。
关键词:
股市收益率 货币政策 经济变化 S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向丽 杨瑞杰
文章采用动态化的N-S模型研究了国债利率曲线形态与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利率曲线的水平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差离值、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差离值以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对未来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差离值、工业增加值差离值以及采购经理人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也显著。具体而言,可选取9~15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预测未来通货膨胀,选取3~4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和10~13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水平因子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并进行联合推断。(2)利率曲线的倾斜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其中,选取15~24个月滞后期跨度的倾斜因子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效果较为明显。(3)利率曲线的曲率因子对未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差离值的负向影响显著。选取8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曲率因子预测通货膨胀的效果最为显著,选取大于8个月滞后期跨度的曲率因子对经济增长进行预测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国债利率曲线形态 因子分解 宏观经济预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皓 石柱鲜
利差变小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紧缩状态,而利差变大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活动出现扩张状态。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关系大致可以从预期理论、货币政策效应和跨期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且考虑经济状态先验信息的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模型。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琪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HP)、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之间的波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不仅受到经济产出和货币供给的影响,还受到自身滞后变量和房价指数滞后变量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新 谢昌浩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样本数据较少,但影响我国房价的宏观经济因素众多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文章通过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我国房价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考察了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构建房价与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价格、资金规模和国民财富构成当前影响我国房价变化最重要的三大因素;中长期贷款利率对我国房价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弱,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房价变化的影响作用却非常突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黎克俊 马文涛
本文采用基于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和基于VAR-GARCH(1,1)-ABEKK模型的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同时,由于数量型工具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效应,使得宏观调控不能忽视价格型工具的作用。还发现,就价格型工具而言,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化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大于管制利率,就数量型工具而言,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还是以信贷规模为中介无显著差异。此外,在非对称效应方面,数量型工具的影响显著强于价格型调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化利率调控的影响会加深,应综合使用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利率工具的使用力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忠
房地产行业的矛盾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可以说,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完全满足系统重要性特征,而历史经验也反复证明,如果经济和金融发展过分倚重房地产,并听任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则其极有可能成为触发系统性风险的结构性短板,进而对国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忠华 杜雪君 吴次芳
研究目的:评述有关房价与宏观经济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有关房价与宏观经济问题正日益受到各界关注;(2)房价与宏观经济的影响机理,房价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是近年来关于房价与宏观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研究结论:(1)房价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互动影响机制;(2)房价会通过多种渠道作用于宏观经济,应注重研究协调房价与宏观经济和谐运行的对策与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