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7)
2023(3179)
2022(2889)
2021(2718)
2020(2377)
2019(5349)
2018(5261)
2017(10170)
2016(5288)
2015(5952)
2014(6027)
2013(5931)
2012(5510)
2011(5031)
2010(5056)
2009(4571)
2008(4527)
2007(4034)
2006(3518)
2005(3031)
作者
(16187)
(13702)
(13587)
(12801)
(8601)
(6588)
(6202)
(5402)
(5240)
(4900)
(4699)
(4611)
(4407)
(4397)
(4231)
(4187)
(3989)
(3985)
(3935)
(3798)
(3525)
(3348)
(3324)
(3184)
(3163)
(3080)
(3073)
(2990)
(2757)
(2753)
学科
(28000)
经济(27963)
管理(16674)
(15362)
(12278)
企业(12278)
方法(12093)
数学(10906)
数学方法(10831)
(5962)
中国(5609)
地产(5309)
(5309)
房地(5309)
房地产(5309)
(5282)
(4607)
(4414)
贸易(4413)
(4223)
人民(4199)
农业(4048)
城市(3830)
业经(3746)
结构(3650)
城市经济(3629)
消费(3629)
(3527)
金融(3527)
收入(3494)
机构
大学(79003)
学院(78192)
(32931)
经济(32388)
管理(30135)
研究(27663)
理学(26449)
理学院(26150)
管理学(25573)
管理学院(25458)
中国(20106)
科学(17448)
(15839)
(15347)
(15241)
(14645)
研究所(13554)
业大(12966)
财经(12757)
农业(12155)
中心(12068)
(11724)
(10646)
经济学(10322)
北京(10047)
(9708)
财经大学(9703)
(9649)
师范(9518)
商学(9502)
基金
项目(54427)
科学(42679)
基金(40902)
(38031)
国家(37250)
研究(35809)
科学基金(30897)
社会(24018)
社会科(22741)
社会科学(22733)
基金项目(21694)
自然(21084)
自然科(20647)
自然科学(20639)
自然科学基金(20281)
(20263)
(17469)
资助(17065)
教育(16305)
编号(12937)
(12185)
重点(12001)
(11123)
科研(10824)
(10692)
计划(10540)
创新(10384)
教育部(10370)
国家社会(10180)
大学(10061)
期刊
(37227)
经济(37227)
研究(22238)
学报(15566)
科学(13494)
中国(13336)
(13184)
大学(11248)
管理(11223)
(11086)
学学(10879)
农业(8811)
经济研究(6928)
(6407)
金融(6407)
财经(6277)
业经(6108)
(5446)
商业(5394)
(5390)
教育(4866)
技术(4568)
问题(4279)
统计(4251)
(4071)
业大(3960)
世界(3926)
(3835)
理论(3832)
科技(3672)
共检索到113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忠东  朱孟楠  
本文以家庭收入为依据区分三类不同家庭,考察房价对不同家庭消费和总消费的不对称影响。结果显示:房价变动对高收入有房家庭的消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却通过缓解信用约束促进了受约束有房家庭消费;房价上涨对租房家庭消费表现为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购房首付比和住房租售比的提高而加强;房价对总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的房价与收入增长机制中表现出结构变迁,住房市场状况导致结构变迁出现异质性。运用门限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与消费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房价和收入的不同增长机制中,房价波动对消费产生微弱的挤出作用,房价低增长机制中的挤出效应更为显著;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的高房价、高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张所地  武斌  
房价的涨跌与其投资回报关系密切。文章从预期视角入手,探析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识别了房价与预期回报所形成的非线性双重时间序列模型,根据该模型给出了评估预期回报的方法,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对象,总体上、分区域、分时段地评估了其预期回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建辉  
本文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影响居民消费的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效应,实证表明金融集聚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结论表明,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房价(房价收入比)和金融集聚的交互影响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增长。金融集聚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三重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当房价(房价收入比)低于第一个门槛时,金融集聚显著刺激居民消费,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一个门槛低于第二个门槛时,金融集聚不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二个门槛低于第三个门槛时,金融集聚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三个门槛时,金融集聚抑制居民消费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孝玲  陈倩  
选取2003年~2016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ystem-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且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豫  
从住宅购买者收入波动和住宅供给弹性角度,论证住宅价格波动与住宅价格之间一个显著的U型关系:低价和高价住宅比中等价位的住宅价格波动幅度大,并使用1985~2009年美国American HousingSurvey微观面板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证实这个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保庆  张敬霞  
本文从家庭代际关系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在考虑到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时人口少子化和房价对消费的影响。模型认为当父母不需要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时,人口少子化会抑制消费率;随着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储蓄的增加,人口少子化对消费率的抑制作用在减弱。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少儿抚养比来衡量人口少子化,以房价来衡量父母为子女未来买房的储蓄额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房价的上升,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消费率的促进作用在显著减弱,而且当房价的对数为0时,少儿抚养比对消费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且该结论是稳健的。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雅君  牛新春  
现有研究关于学生满意度和家庭背景关系的一般结论是二者呈"家境越好越满意"的线性关系,然而惯用的二分指标可能掩盖了家庭背景影响的复杂性。通过将四分类的父母最高学历作为家庭背景的测量指标,本文对中国东部某"985"高校本科生满意度调查的个案研究表明:(1)家庭背景与学生满意度呈现非线性关系("钟型"曲线);(2)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发现家庭教育背景在满意度的两种维度上存在相反的效应:在教学培养、学习状态两个指涉教育内在目的激励维度上,低学历家庭的学生满意度显著偏低;而在学术环境和校园生活维度两个指涉教育外部条件的保健维度上,高学历家庭的学生满意度显著欠佳。多元回归模型证实,在考虑个人特征和学习收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友群  王立勇  廖信林  
文章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中国等38个国家的政府债务与居民消费的渐进演变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政府债务规模进行了有效估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慕绣如  
文章在对传统规制指标改进的基础上,运用2003年~2013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就环境规制与FDI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一是考虑地区行业组成特点的环境规制指标更能反应一个地区的规制水平;二是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益,环境规制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在最优的规制强度区间内,环境规制才能促进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文进  张坤  
文章选取2001~2011年宏观季度数据,采用VEC模型对消费、家庭债务和房价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长期,家庭债务和房价对消费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房价对消费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因可能在于成本约束和替代效应的影响比较小;短期内,当偏离长期均衡时,三者将以-0.196129的弹性调整到长期均衡状态。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消费与房价之间存在双向反馈机制,家庭债务与房价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家庭债务与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家庭债务不是消费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子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地实施了旨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伴随着赤字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也将显著攀升。有鉴于此,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债务、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非线性关系展开深人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之间的互补程度将逐渐减弱,政府在促进消费、带动内需方面的作用也将呈现渐进减弱的态势。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尽管我国仍具备可控的国债融资空间,现阶段依靠扩张性政府支出来刺激消费仍具有一定的政策操作空间,但我们必须对此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并在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火根  龙建辉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Hansen and Seo(2002)最新发展的门限协整方法(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两机制门限协整,当对均衡的偏离小于或等于门限值-7.85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倾向于不向均衡状态调整,而当对均衡的偏离大于门限值-7.85时,他们都倾向于向均衡状态调整,并且能源消费的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小莉  潘浩然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文中选取人均GDP、能源强度、资本形成总额作为阈值变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发现资本形成总额为最优阈值变量,这一结论显示出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中资本投入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使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②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加,人均GDP达到13 000元左右时,能源消费量对收入水平较敏感,能源消费弹性分别为0.473 1和0.394...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琴  
本文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差距的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效应,实证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结论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房价(房价收入比)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交互影响进一步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三重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当房价(房价收入比)低于第一个门槛时以及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一个门槛低于第二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不显著;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二个门槛低于第三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三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红艳  颜军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造协调性测度模型对流通成本变动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关系进行测算,并运用动态面板平滑模型对不同门限变量下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协调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全国26个省份的协调度处于上升趋势;大部分省份的指标协调度均值呈较高的水平,全国总体呈左偏分布状态。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以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作为门限变量时的非线性转换函数具有明显的平滑转化特征;以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为门限变量时的非线性影响效果更强烈。流通成本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在门限变量低于3.904时呈负向线性效应,之后非线性正向效应逐渐增强,流通成本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在门限变量低于5.517时呈现线性正效应,之后逐渐转为非线性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