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4)
- 2023(9500)
- 2022(8029)
- 2021(7359)
- 2020(6172)
- 2019(13613)
- 2018(13399)
- 2017(25392)
- 2016(13592)
- 2015(14990)
- 2014(14256)
- 2013(13882)
- 2012(12719)
- 2011(11599)
- 2010(11822)
- 2009(11075)
- 2008(11271)
- 2007(10391)
- 2006(9109)
- 2005(8272)
- 学科
- 济(54951)
- 经济(54862)
- 管理(51772)
- 业(46405)
- 企(41358)
- 企业(41358)
- 方法(20377)
- 财(17383)
- 数学(16977)
- 数学方法(16781)
- 技术(16256)
- 制(15745)
- 中国(14513)
- 业经(13409)
- 农(12938)
- 技术管理(12340)
- 体(10815)
- 银(10577)
- 银行(10554)
- 务(10402)
- 财务(10384)
- 财务管理(10360)
- 行(10125)
- 融(10089)
- 金融(10086)
- 学(9998)
- 企业财务(9892)
- 体制(9241)
- 划(9123)
- 理论(9084)
- 机构
- 大学(194465)
- 学院(192715)
- 济(82416)
- 经济(80862)
- 管理(76187)
- 理学(65609)
- 理学院(64904)
- 管理学(63948)
- 研究(63817)
- 管理学院(63564)
- 中国(48745)
- 财(42452)
- 京(39424)
- 科学(36238)
- 财经(33105)
- 所(30858)
- 江(30236)
- 经(30099)
- 中心(29090)
- 研究所(27700)
- 农(27297)
- 经济学(26636)
- 业大(25386)
- 财经大学(24772)
- 北京(24336)
- 经济学院(24003)
- 范(23728)
- 师范(23492)
- 院(23270)
- 州(23070)
- 基金
- 项目(129237)
- 科学(105034)
- 基金(96637)
- 研究(96196)
- 家(83709)
- 国家(83049)
- 科学基金(72796)
- 社会(64659)
- 社会科(61471)
- 社会科学(61458)
- 基金项目(51129)
- 省(50445)
- 自然(45617)
- 自然科(44686)
- 自然科学(44672)
- 教育(44581)
- 自然科学基金(43957)
- 划(42206)
- 资助(37633)
- 编号(36353)
- 创(33452)
- 制(30705)
- 创新(30329)
- 成果(30203)
- 部(29575)
- 重点(29264)
- 国家社会(27747)
- 发(26968)
- 课题(26199)
- 教育部(26167)
共检索到292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莹莹 陈可石 高庆浩
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OLS模型,采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工具变量的2SLS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从创新资金和人力资本传导视角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负向影响大中城市的创新能力,支持理论分析中房价上涨"杠杆效应"大于"流动性效应"的假说;城市创新资金和人力资本的传导效应成立,且显著负向影响大中城市的创新能力,支持理论分析中房价上涨会导致创新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错配而进一步抑制城市创新能力的假说;人均GDP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型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伟 洪涛 李彩云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厘清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消除其障碍因素是提高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主要思路。本文从城市房价管理的角度分析房价与城市创新的联系机制、效应评估和政策选择,发现当前的房价上涨整体阻碍了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一二线城市的负面效应尤其明显;房价上涨主要通过知识型员工流动、企业研发强度以及政府财政中科教支出比重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其中介效应呈现出依次递减的态势。地方政府要将房价管理定位为提升城市创新的重要工具:对于房价过度上涨的一线城市应加大对房价的控制力度,对于轻微上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城市创新 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伟 洪涛 李彩云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厘清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消除其障碍因素是提高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主要思路。本文从城市房价管理的角度分析房价与城市创新的联系机制、效应评估和政策选择,发现当前的房价上涨整体阻碍了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一二线城市的负面效应尤其明显;房价上涨主要通过知识型员工流动、企业研发强度以及政府财政中科教支出比重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其中介效应呈现出依次递减的态势。地方政府要将房价管理定位为提升城市创新的重要工具:对于房价过度上涨的一线城市应加大对房价的控制力度,对于轻微上涨的二线城市应积极促使房价回归正常水平,对于三线城市则需维持房价在现有合理范围内;一二线城市在具体举措上应着力于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靠中高端产业的发展来消化房价上涨压力,三线城市可承接一二线城市的产业转移,依靠低房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城市创新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城市创新 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文春 荣昭
自1998年以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其中不乏工业企业的身影。工业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房地产的同时,势必影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研究开发项目。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重点研究了房价上涨对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和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房价上涨越快,当地企业的创新倾向越弱。本文为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影响我国企业创新的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
关键词:
房地产 制造业企业 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宗明
本文认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价上涨和居民消费下降的重要制度性因素。首先,我们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获得了这一观点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货币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后,可以发现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对房价上涨和消费下降有显著的影响。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分权和房价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机制上确认了财政分权对于房价上涨和消费下降的重要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房价 消费抑制 转移动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东平 杨景院
从理论上看,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存在成本效应、投资转移效应、关联效应、融资效应和分配效应等,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人力资本门限,说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为降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应从降低工业企业成本、深化工业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手,并根据各省市区具体情况采取差别化的政策。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工业产出 抑制作用 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臧武
1.在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的进入调整阶段。在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结束之前,经济缺乏相应的增长点,而地方债务危机、民生和减免税费等持续压力下,可以刺激房地产这一国民经济支柱的复苏。然而,复苏以一线带动二线,然后传到三四线城市的想法,可能这种预期很难实现。资本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程 王仁曾
利用2005年至2013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该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地,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房价上涨通过导致产业间资源错配和挤占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后还考虑了房价上涨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效应,发现房价上涨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所在城市房价上涨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最后为保证结论的稳健性,还进行了多方面的回归检验,结论仍然有效。研究结论对房价调控政策或深化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对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东平 杨景院
从理论上看,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存在成本效应、投资转移效应、关联效应、融资效应和分配效应等,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人力资本门限,说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为降低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的抑制作用,应从降低工业企业成本、深化工业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手,并根据各省市区具体情况采取差别化的政策。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工业产出 抑制作用 门限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崔玉 蔡真
关于我国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尤其是对个人非营业住房持有环节开征房产税的讨论由来已久。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要在"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物业税是房产税特定时期的一种提法,这是我国首次提及对个人非经营性房产持有环节进行征税),房地产税改革被纳入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议事日程。2011年1月,上海和重庆就分别以不同的税收方案,开展对个人非营业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工作。近年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罗尚忠
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各个国家都认识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在各方面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但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成效仍然使我们感到个人和组织的潜力发挥不足。这里从房价上涨来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颜 周建军
家庭消费是价格不确定性传导到国民经济行为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但国内消费始终低迷。既有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于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也鲜少涉及城市发展特征对住房财富与消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在非线性框架下实证检验了城市房价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房价水平上涨虽然增加了家庭财富,但同时也提升了住房服务的消费成本,正向的财富效应被负向的替代效应所抵消,导致其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体上呈现抑制作用。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房价增长率下,城市房价水平对居民消费呈现出非线性影响特征。要缓解房地产市场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关键是要促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将房价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未来要继续采取措施稳定房价,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从而扩大内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蒋来用
一、当前我国房价上涨属于非理性上涨历史经验表明,房价上涨和GDP增长具有同向性,经济的持续发展会促使房价相应上涨,而房价的持续下降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衰退。因此,房价上涨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看房价上涨的幅度和群众接受的程度。衡量一定时期的房价上涨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看是否对宏现经济运行起促进作用;二是看是否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如果房价上涨过快,危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亮
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所采用的常用的政策之一是增加土地供应的数量,但这一措施在现实中并不总是有效的。笔者构建了一个简化的房价与地价的决定模型,分析了政府的土地供应数量对房价和地价的影响。笔者认为,政府调控措施的效果依赖于具体的市场条件,特别是投机现象的严重程度和预期房价对地价变动的敏感程度。如果一个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投机现象,则增加土地供应的政策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而不是降低房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天祥 苗建军
将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部分传导机制模型化。利用这一模型,发现房价上涨对于有房者和无房者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房价上涨使财富从无房者向有房者集聚,使无房者的福利水平下降。房地产的财富效应依赖于脱离居住用途而进入流通领域的住宅数量,投机因素的存在会强化这种功能转变。一方面使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闲置房,另一方面使无房者无房可租,无房可住。针对不同研究者对房地产财富效应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通常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的问题,经济模型对此给出了一个解释。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房地产业 传导机制 住宅地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