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3)
2023(8219)
2022(6872)
2021(6080)
2020(5140)
2019(11255)
2018(10650)
2017(21191)
2016(11170)
2015(12154)
2014(11711)
2013(11766)
2012(10829)
2011(9807)
2010(9395)
2009(8472)
2008(8219)
2007(7150)
2006(5966)
2005(4958)
作者
(33059)
(27810)
(27783)
(26247)
(17689)
(13521)
(12341)
(10844)
(10647)
(9566)
(9565)
(9320)
(8692)
(8646)
(8603)
(8505)
(8460)
(8283)
(8131)
(7992)
(7020)
(6737)
(6455)
(6399)
(6238)
(6134)
(6118)
(5849)
(5557)
(5448)
学科
(57608)
经济(57541)
管理(36159)
(34429)
方法(31514)
数学(29655)
数学方法(29554)
(26440)
企业(26440)
(15238)
(13055)
(11541)
贸易(11541)
中国(11539)
(11196)
业经(9551)
农业(9260)
(9053)
财务(9051)
财务管理(9038)
企业财务(8754)
(7883)
环境(7821)
(7785)
金融(7785)
(7764)
地方(7761)
技术(7714)
(7250)
银行(7218)
机构
大学(167175)
学院(165636)
(77257)
经济(76294)
管理(68190)
理学(61439)
理学院(60875)
管理学(60106)
管理学院(59829)
研究(51079)
中国(37917)
(34284)
(31546)
(31209)
科学(30324)
财经(29373)
业大(27706)
(27195)
经济学(26230)
农业(25100)
(24651)
经济学院(24391)
中心(24134)
研究所(22868)
财经大学(22470)
(21404)
商学(20828)
商学院(20661)
经济管理(19575)
北京(18701)
基金
项目(122652)
科学(98624)
基金(95454)
(84996)
国家(84360)
研究(81637)
科学基金(73510)
社会(58428)
社会科(55945)
社会科学(55934)
基金项目(51364)
自然(48905)
自然科(47941)
自然科学(47928)
自然科学基金(47160)
(45653)
(38853)
资助(38510)
教育(37233)
(28448)
编号(28392)
重点(27118)
国家社会(26181)
(26036)
教育部(24949)
(24845)
科研(24477)
创新(24414)
人文(24195)
大学(23091)
期刊
(70669)
经济(70669)
研究(42937)
学报(30254)
科学(25909)
(25396)
(24960)
大学(22704)
学学(22230)
管理(21656)
中国(21568)
农业(16785)
(15378)
金融(15378)
财经(15094)
经济研究(14058)
(12891)
业经(11435)
技术(10071)
商业(9950)
问题(9926)
(9159)
统计(8999)
(8588)
(8514)
技术经济(8313)
理论(7880)
(7787)
业大(7651)
决策(7280)
共检索到215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齐祥芹  
文章结合住房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应的双重效应图形走势,理论分析发现房价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若房价上涨较为平稳,对消费的影响为财富效应,反之上涨过快,财富效应转为挤出效应,抑制消费增长。并结合实证分析,将住房双重属性纳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得出与理论分析一致结论。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幅度低于门槛值9.62%时,总体表现为财富效应,且效应大小随房价上涨呈倒U形曲线特征;若房价涨幅高于门槛值,呈现出挤出效应,且随房价进一步攀升更加明显。结合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形,不难发现,要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齐祥芹  
文章结合住房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应的双重效应图形走势,理论分析发现房价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若房价上涨较为平稳,对消费的影响为财富效应,反之上涨过快,财富效应转为挤出效应,抑制消费增长。并结合实证分析,将住房双重属性纳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得出与理论分析一致结论。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幅度低于门槛值9.62%时,总体表现为财富效应,且效应大小随房价上涨呈倒U形曲线特征;若房价涨幅高于门槛值,呈现出挤出效应,且随房价进一步攀升更加明显。结合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形,不难发现,要发挥房地产对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应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琪  江民星  戴玲  
消费升级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住房销售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门槛机制下,住房销售价格上涨并不一定会抑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在不同经济区间呈现不同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地方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应对当地所处的门槛阶段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冬梅  刘建江  
我国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上涨在增加居民财富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通过预算约束效应、替代效应、预防性储蓄等渠道产生抑制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房价上涨的挤出效应成为制约当前消费的重要因素。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复杂关系使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房价变化,不但要注重发挥财富效应,也要注重减轻挤出效应对消费的抑制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孝玲  陈倩  
选取2003年~2016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ystem-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且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斌  高波  
从一个社会整体来看,房价上涨一方面可以给拥有住房的家庭带来财富效应,增加其家庭福利;但另一方面,又给没有住房的家庭增加购房负担,带来预算约束效应,造成家庭福利损失。因此,房价上涨对居民总福利的影响,关键是看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孰大孰小。实证研究表明,1999-2006年我国房价上涨造成城镇居民户均福利净损失为216元/年,占同期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24%。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凯  庞震  
房子是我国家庭最有价值资产,房价上涨和居民消费不足在我国同时并存,文章构建房地产价格、居民消费与货币供应量的TVP-VAR模型,采用1998-2017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三者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存在财富效应,且财富效应具有时变性,随着时间推进而逐步减弱,在1998-2009年房价上涨对消费产生约0.19%~0.22%的促进作用,在2010-2013年约0.08%~0.17%的促进作用,2014-2017年仅为0.07%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陈先意  
本文以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会因居民对住房属性的侧重不同产生差异,若侧重其投资品属性,最终影响会是挤出效应,抑制消费。本文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差异以及住房属性的不同侧重,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存在明显挤出效应,且地区性差异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影响的广泛性,不仅直接挤出消费支出,还可作用于消费的其余影响因素间接抑制消费。因此,要减缓这种挤出效应,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要注重住房的消费品属性,合理调控房价上涨幅度,而且还需出台相关措施,例如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和努力摆脱土地财政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成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房价的波动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先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层面分析,并基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现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hausman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我国35个城市的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房价痛苦指数、挤出效应及人口流入的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解释,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小鹰  
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分析了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预防性储蓄效应这一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房价上涨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换言之,房价上涨通过不确定性因素和流动性约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最终会使居民消费下降,短期内预防性储蓄效应的影响系数要小于其长期影响系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作鹏  葛扬  贾春梅  
房价持续上涨对江苏各区域居民消费均产生了挤出作用,但是挤出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苏中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大;苏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居中;苏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小。造成三大区域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房价压力不同、居民住房自有率不同,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以及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因此,为了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分类调控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先租后买"观念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2014年均超过了0.115,房价上涨阻碍了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继平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传导机制,并基于我国2010年-2018年的季度数据,采用Gregory-Hansen非线性结构突变方法就房价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理论上而言,房价上涨既会通过财富效益、抵押效益和替代效应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可能会通过对城镇居民储蓄投资、房租增长等的间接影响而产生负向的挤出效应,最终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但经验研究却表明,2010-2018年期间,我国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非线性溢出效应,房价上涨在2010年第1季度到2017年第2季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所产生的正向促进效应要强于挤出效应,而在2017年第2季度之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的挤出效应明显要强于财富效应。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但金融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已经十分显著,亟待需要政府当局引起高度关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星宇  许士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但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其中收入不确定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房价的波动又加剧了收入的不确定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并建立以房价为门槛变量的模型,检验了我国2003—2016年不同房价区间的收入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门槛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低房价区间和高房价区间,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中等房价区间,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完善的住房供需市场,实施稳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扭转当前住房公积金错配是促进消费的有效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