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60)
2023(19953)
2022(17062)
2021(15760)
2020(13253)
2019(30173)
2018(29675)
2017(56981)
2016(30803)
2015(34357)
2014(34109)
2013(33758)
2012(30924)
2011(27912)
2010(27948)
2009(25585)
2008(24131)
2007(21131)
2006(18578)
2005(16334)
作者
(89511)
(74425)
(73847)
(70059)
(47128)
(35844)
(33554)
(29327)
(28547)
(26448)
(25215)
(25169)
(23594)
(23405)
(23167)
(22844)
(22139)
(22083)
(21315)
(21273)
(18604)
(18312)
(18079)
(17089)
(16881)
(16564)
(16556)
(16397)
(15015)
(14680)
学科
(126517)
经济(126379)
管理(86286)
(84219)
(68076)
企业(68076)
方法(54747)
数学(47981)
数学方法(47387)
中国(38933)
(34851)
(32116)
地方(30678)
(29077)
金融(29074)
(28181)
银行(28106)
业经(28082)
(27087)
(26082)
(24234)
农业(23852)
(22949)
贸易(22929)
(22189)
(20128)
财务(20045)
财务管理(20009)
环境(19579)
理论(19544)
机构
学院(429017)
大学(428747)
(172290)
经济(168630)
管理(167069)
研究(147024)
理学(144869)
理学院(143206)
管理学(140420)
管理学院(139678)
中国(113694)
科学(92336)
(91209)
(78544)
(76877)
(74160)
中心(68249)
业大(67926)
研究所(67892)
财经(63139)
(62603)
农业(60344)
(57541)
北京(57462)
(56182)
师范(55517)
(53448)
经济学(52101)
(51135)
财经大学(47131)
基金
项目(297941)
科学(233302)
基金(215853)
研究(212090)
(190311)
国家(188712)
科学基金(161376)
社会(134233)
社会科(127334)
社会科学(127300)
(116996)
基金项目(114673)
自然(106701)
自然科(104268)
自然科学(104238)
自然科学基金(102345)
(98851)
教育(97314)
资助(89103)
编号(85286)
成果(67432)
重点(66999)
(66008)
(64665)
(61870)
课题(59036)
创新(57788)
科研(57565)
国家社会(55296)
教育部(55056)
期刊
(186291)
经济(186291)
研究(123967)
中国(83841)
学报(72897)
(69671)
科学(65259)
管理(60241)
(58433)
大学(54892)
学学(52159)
(48325)
金融(48325)
农业(47209)
教育(44688)
技术(36224)
业经(31757)
经济研究(30252)
财经(30149)
(25887)
问题(24185)
(24030)
科技(21137)
(20531)
理论(20517)
商业(20062)
图书(20016)
技术经济(19931)
统计(19308)
业大(19028)
共检索到631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孝玲  陈倩  
选取2003年~2016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ystem-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且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建辉  
本文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影响居民消费的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效应,实证表明金融集聚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结论表明,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房价(房价收入比)和金融集聚的交互影响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增长。金融集聚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三重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当房价(房价收入比)低于第一个门槛时,金融集聚显著刺激居民消费,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一个门槛低于第二个门槛时,金融集聚不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二个门槛低于第三个门槛时,金融集聚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三个门槛时,金融集聚抑制居民消费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继平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传导机制,并基于我国2010年-2018年的季度数据,采用Gregory-Hansen非线性结构突变方法就房价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理论上而言,房价上涨既会通过财富效益、抵押效益和替代效应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可能会通过对城镇居民储蓄投资、房租增长等的间接影响而产生负向的挤出效应,最终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但经验研究却表明,2010-2018年期间,我国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非线性溢出效应,房价上涨在2010年第1季度到2017年第2季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所产生的正向促进效应要强于挤出效应,而在2017年第2季度之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的挤出效应明显要强于财富效应。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但金融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已经十分显著,亟待需要政府当局引起高度关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陈先意  
本文以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会因居民对住房属性的侧重不同产生差异,若侧重其投资品属性,最终影响会是挤出效应,抑制消费。本文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差异以及住房属性的不同侧重,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存在明显挤出效应,且地区性差异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挤出效应影响的广泛性,不仅直接挤出消费支出,还可作用于消费的其余影响因素间接抑制消费。因此,要减缓这种挤出效应,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要注重住房的消费品属性,合理调控房价上涨幅度,而且还需出台相关措施,例如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和努力摆脱土地财政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颜  周建军  
家庭消费是价格不确定性传导到国民经济行为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但国内消费始终低迷。既有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于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也鲜少涉及城市发展特征对住房财富与消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在非线性框架下实证检验了城市房价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房价水平上涨虽然增加了家庭财富,但同时也提升了住房服务的消费成本,正向的财富效应被负向的替代效应所抵消,导致其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体上呈现抑制作用。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房价增长率下,城市房价水平对居民消费呈现出非线性影响特征。要缓解房地产市场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关键是要促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将房价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未来要继续采取措施稳定房价,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从而扩大内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邢有为  
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3年~2013年的数据,基于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发展对房价上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总体上推动了房价上涨;金融发展与房价上涨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它对于房价上涨的弹性系数从0.14降至0.08。根据研究结果,从金融发展角度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力求对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建言献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爱萍  徐君超  
金融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基于Hansen门槛模型,以金融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2)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非线性关系的表现形式在区域上存在差异。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促进作用却更为明显;东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但促进作用却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通过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量区域金融效率,以各地区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区域金融发展规模,运用Hansen的门槛规模模型检验了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效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最强;金融发展水平中等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依然存在;而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不再具有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深化金融发展规模与改善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德勇  刘章生  弓媛媛  
基于微观家庭决策模型的分析表明,房价上涨会对城镇在婚家庭的生育意愿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前者将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后者将导致生育意愿提高。实证研究发现,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即房价上涨会显著降低城镇在婚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没有房产或者仅有1处房产的家庭来说,因住房负担增加,其会放弃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拥有2处及以上房产的家庭来说,住房财富效应没有提高其二孩生育意愿。据此认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德勇  刘章生  弓媛媛  
基于微观家庭决策模型的分析表明,房价上涨会对城镇在婚家庭的生育意愿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前者将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后者将导致生育意愿提高。实证研究发现,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即房价上涨会显著降低城镇在婚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没有房产或者仅有1处房产的家庭来说,因住房负担增加,其会放弃二孩生育意愿;对于拥有2处及以上房产的家庭来说,住房财富效应没有提高其二孩生育意愿。据此认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忠东  朱孟楠  
本文以家庭收入为依据区分三类不同家庭,考察房价对不同家庭消费和总消费的不对称影响。结果显示:房价变动对高收入有房家庭的消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却通过缓解信用约束促进了受约束有房家庭消费;房价上涨对租房家庭消费表现为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购房首付比和住房租售比的提高而加强;房价对总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的房价与收入增长机制中表现出结构变迁,住房市场状况导致结构变迁出现异质性。运用门限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与消费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房价和收入的不同增长机制中,房价波动对消费产生微弱的挤出作用,房价低增长机制中的挤出效应更为显著;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的高房价、高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风  陈乐一  刘建江  
本文将房价、住房面积、消费习惯及借贷约束等变量引入消费者最优选择模型中,构建出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条件下,能够检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动态系统广义矩阵方法,采用我国29个省市的年度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实证分析。研究显示:①我国城镇居民受到较强消费习惯与收入敏感性的影响;②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为负,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为正,且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③中东西部地区房价波动对居住消费的影响均为负,但影响系数差异较大;对非居住消费的影响差异更为明显,对东西部地区影响为正,对中部地区为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屈原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家庭样本构建一个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房价每上涨1%,家庭总消费将增加0.041%。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房价上涨对户主是农业户口、45-64岁的中年组、东中部地区、收入位于最低25%以及收入位于最高25%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现住房价格水平较高的城镇无房居民家庭总消费会更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张所地  武斌  
房价的涨跌与其投资回报关系密切。文章从预期视角入手,探析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识别了房价与预期回报所形成的非线性双重时间序列模型,根据该模型给出了评估预期回报的方法,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对象,总体上、分区域、分时段地评估了其预期回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友群  王立勇  廖信林  
文章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中国等38个国家的政府债务与居民消费的渐进演变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政府债务规模进行了有效估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