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62)
2023(20924)
2022(17819)
2021(16473)
2020(14032)
2019(31684)
2018(31234)
2017(60027)
2016(32801)
2015(36506)
2014(36141)
2013(35810)
2012(32491)
2011(29088)
2010(28882)
2009(26961)
2008(26906)
2007(23871)
2006(21058)
2005(18660)
作者
(96048)
(80026)
(79559)
(75760)
(50790)
(38380)
(35962)
(31362)
(30588)
(28462)
(27292)
(27128)
(25470)
(25343)
(24752)
(24561)
(23850)
(23820)
(23043)
(22948)
(20019)
(19538)
(19535)
(18379)
(17913)
(17784)
(17766)
(17765)
(16023)
(15764)
学科
(135795)
经济(135608)
(110761)
管理(107339)
(96375)
企业(96375)
方法(61062)
数学(50574)
数学方法(49884)
(41046)
(40006)
业经(35967)
中国(33243)
(28349)
(28113)
财务(28031)
财务管理(27982)
农业(27703)
(26833)
企业财务(26506)
地方(25864)
理论(23105)
技术(22923)
(22856)
贸易(22845)
(22324)
(22188)
(20542)
(20226)
环境(20003)
机构
学院(467525)
大学(466367)
(186204)
管理(184624)
经济(182320)
理学(159808)
理学院(158025)
管理学(155073)
管理学院(154209)
研究(153787)
中国(116897)
(99158)
科学(97404)
(88547)
(83806)
(77812)
业大(73980)
研究所(70744)
财经(70551)
中心(70358)
(69912)
农业(66015)
(64216)
北京(61901)
(58217)
师范(57532)
(56154)
经济学(56095)
(55367)
财经大学(52342)
基金
项目(319804)
科学(251485)
基金(233340)
研究(227719)
(205491)
国家(203786)
科学基金(175114)
社会(144417)
社会科(136934)
社会科学(136899)
(125171)
基金项目(123325)
自然(116249)
自然科(113600)
自然科学(113567)
自然科学基金(111548)
(105423)
教育(104394)
资助(96316)
编号(91048)
成果(72642)
重点(71776)
(69705)
(67483)
(67431)
创新(62699)
课题(62635)
科研(61922)
国家社会(59794)
教育部(59334)
期刊
(204575)
经济(204575)
研究(132465)
中国(88892)
学报(78639)
(76597)
(71631)
科学(70717)
管理(70707)
大学(59667)
学学(56759)
农业(52164)
教育(45198)
技术(40774)
(39766)
金融(39766)
财经(34757)
业经(34674)
经济研究(31703)
(29788)
(28722)
问题(26785)
(23679)
技术经济(23547)
科技(22754)
统计(21971)
理论(21423)
现代(21187)
财会(20832)
商业(20551)
共检索到683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沂  赵梦晓  
选取2008年~2017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和西藏,下同)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区域差异性视角研究东、中、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推动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作用显著,且在不同分位数水平和不同区域内,这种推动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就全国而言,劳动力成本越高,房价上涨对劳动力成本的正向效应越明显。就东、中、西部地区而言,房价上涨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具体来说,东、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越高的省份,房价上涨更容易促使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且东部地区省份这一现象尤为显著;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只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较高的省份会产生正向效应,对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省份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所地  范新英  
房价波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探讨房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构建收入、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35个大中城市1999-2011年的样本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城市房价主要由收入拉动而非成本推动,收入是影响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利率变动对房价影响不显著;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各影响因素作用大小具有明显差异,房价水平越高的城市,房价受收入影响作用越大,而受成本、人均GDP等因素影响程度越小。研究结论对不同城市依据自身特征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超  顾海  李佳佳  
本文运用2期面板数据对性别工资差异进行了分解研究。研究表明,从截面的角度来看,2009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状况明显好于2006年;从动态的角度来看,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消除不可观测的性别异质性后再进行分解,不同性别劳动力工资变化的差异,几乎完全由个体特征的变化来解释,而非歧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值得作深入研究。本文运用1998~2012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物流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在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下,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物流业对东部地区经济位于低分位点的省份的贡献较大,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处在高分位点省份的经济贡献较大,对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带动作用最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永红  陈奡楠  张彬  
文章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城市房价上涨及区域性房价差异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房价具有"门槛"效应,城市房价的上涨促进了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集聚而阻碍了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呈高技能偏向型特点;同时,房价上涨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房价具有"门槛"效应,但中部地区房价上涨引致了劳动力"极化"——即低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聚集,劳动力质量向两端偏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胡亚南   尹文玺   田茂再  
本文控要地区和时间的变化,文究2011-2013年控部六省各地市地低工区标和上调对企时劳动力成本的间的性影响。利用2011-2013年控国微观数据库控控部六省要造时企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低工区标和每提升1%,要造时企时劳动力将整体平均上涨0.039%,其控,劳动密集型企时上涨0.107%,而区本密集型企时劳动力成本将平均下降0.055%。借助2011-2013年安徽省和江西省地低工区上涨的“和自然实验”证实了地低工区标和提升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主要集控在低工区水平的企时的结论。对工区水平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时存在溢出效应,但对区本密集型企时有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效应。并且地低工区政策对于不同行时性的的企时影响具有间的性。相关部门在调整地低工区标和时应将地低工区的分位水平考虑在内,实行行时差间性地低工区水平,并且需要考虑企时的成本创新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重润  路迪  
房地产价格对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663家上市公司2008-2016年微观数据,研究房价上涨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估计方法采用SYS-GMM。回归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企业劳动力成本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013。房价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存在规模差异、行业差异以及产权差异。本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房价上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娜  任燕燕  
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Copula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非线性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首先,房价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波动幅度,整体而言房价对居民消费价格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其次,在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和房价上涨较慢的城市中,房价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再次,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房价的影响作用也会发生改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非线性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龙鹏  
消费升级是拉动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04-2017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住房价格与居民收入水平合力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居民住房整体上以消费属性为主,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是"挤出效应"而非"财富效应",收入增长可以减弱但难以完全抵消掉房价上涨的负效应;分地区看,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阻碍该地区消费升级的主要因素,东部地区则主要是住房价格及增速过快,中部地区居民收入变动与房价变动相对均衡。另外,政府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升居民消费升级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本文考察了FDI通过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途径对广东省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内资企业的生产率处于高位水平时,FDI通过水平溢出途径的技术溢出表现正向显著作用;生产率较低时易受到挤出效应的负面影响。FDI通过后向关联溢出途径促进了上游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提升,通过前向关联溢出途径,对生产率水平处于中等以及中等偏上的下游内资企业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FDI对国有企业的技术溢出相比全部内资企业,在水平溢出的变化方向和前向关联溢出方面表现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勇  吴甜甜  
利用对异质性分析较为成熟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全国311个城市2005-2012年数据进行了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整体具有显著弱财富效应,但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影响差异较大。通过k-均值法对各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国城市分为五线。房价对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出弱挤出效应;对二、三、五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弱财富效应;对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显著财富效应。同时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勇  吴甜甜  
利用对异质性分析较为成熟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全国311个城市2005-2012年数据进行了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整体具有显著弱财富效应,但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影响差异较大。通过k-均值法对各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国城市分为五线。房价对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出弱挤出效应;对二、三、五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弱财富效应;对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表现为显著财富效应。同时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翠香  晏冰  方行明  
基于CHFS2011数据,运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估计了住房及房价对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影响,发现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刺激了家庭的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消费,而对于无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替代效应减少了家庭消费。具体地讲,在整个消费分布上,房价上涨对家庭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U"型,而房价上涨对非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户主受教育水平及城乡分布等变量都是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翠香  晏冰  方行明  
基于CHFS2011数据,运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估计了住房及房价对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影响,发现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刺激了家庭的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消费,而对于无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替代效应减少了家庭消费。具体地讲,在整个消费分布上,房价上涨对家庭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U"型,而房价上涨对非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户主受教育水平及城乡分布等变量都是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显著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丽颖  张伟亮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西部九省区市2001-2014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财政科技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波动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波动,技术进步的差距扩大了各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2)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上财政科技投入对其促进的方式不同。本文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需要准确定位自身全要素生产率所处的发展阶段,合理引导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流向,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