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0)
2023(11316)
2022(8877)
2021(8039)
2020(6822)
2019(15187)
2018(14503)
2017(28821)
2016(15044)
2015(16314)
2014(16061)
2013(16074)
2012(14446)
2011(12717)
2010(13019)
2009(12604)
2008(12106)
2007(11073)
2006(9530)
2005(9038)
作者
(41733)
(34985)
(34629)
(32872)
(22349)
(16638)
(15592)
(13259)
(13248)
(12628)
(11932)
(11706)
(11321)
(10985)
(10968)
(10694)
(10277)
(10179)
(9979)
(9836)
(8519)
(8477)
(8416)
(7947)
(7944)
(7778)
(7692)
(7627)
(6906)
(6887)
学科
(79624)
(74755)
企业(74755)
(74180)
经济(74101)
管理(62278)
方法(31422)
业经(27976)
(26623)
(26497)
金融(26497)
数学(23745)
数学方法(23611)
(23589)
银行(23582)
(22956)
(22936)
中国(21309)
(21279)
财务(21261)
财务管理(21244)
企业财务(20271)
(18306)
农业(17788)
技术(16645)
(13958)
(13620)
理论(13440)
(12991)
体制(12327)
机构
学院(218440)
大学(210888)
(99933)
经济(98283)
管理(90316)
理学(77461)
理学院(76806)
管理学(75973)
管理学院(75565)
研究(65121)
中国(59648)
(49737)
(41877)
财经(39926)
(36396)
(36130)
科学(35611)
(32744)
中心(32433)
经济学(32101)
(31709)
财经大学(29801)
经济学院(29401)
业大(29379)
研究所(28374)
农业(28360)
商学(28008)
商学院(27764)
(26361)
北京(25677)
基金
项目(140891)
科学(114258)
基金(106683)
研究(103421)
(91274)
国家(90416)
科学基金(80851)
社会(70500)
社会科(67294)
社会科学(67282)
基金项目(56355)
(55484)
自然(51375)
自然科(50353)
自然科学(50342)
自然科学基金(49577)
教育(45766)
(44457)
资助(43266)
编号(39210)
(34789)
(33567)
(31727)
重点(30906)
创新(30436)
国家社会(30240)
(30182)
成果(29731)
(28914)
(28548)
期刊
(109306)
经济(109306)
研究(63947)
(42859)
管理(38579)
中国(38496)
(37428)
金融(37428)
(34557)
科学(28373)
学报(27891)
农业(22933)
大学(22305)
学学(21920)
财经(21068)
业经(19481)
技术(19103)
(18201)
经济研究(17864)
(14535)
问题(13962)
技术经济(13421)
财会(12838)
教育(11835)
现代(11816)
商业(11364)
(10954)
世界(10906)
理论(10228)
(9918)
共检索到327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静文  谭静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房价出现了快速增长。资产泡沫理论表明,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流动性效应,通过房产价值的提升提高企业负债能力,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二是杠杆效应,通过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发挥挤出其它部门投资的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流动性效应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35个大中城市宏观数据,本文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验证了在金融抑制背景下房价对企业投资的流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房价对数提高一个标准差,私有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将下降0.0134,降幅为5.05%。并且,经营时间更长或者内部资金更充裕的私有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冀志斌  石政  贾圆圆  
文章利用2003—2017年期间在沪深两市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中房屋建筑物相关数据,匹配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来实证检验房价变动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房价上升有利于缓解借方的融资约束。同时,房价上升对不同上市公司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房价上升,相对于轻资产企业,抵押资产较多的重资产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得更多。有无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都会得到缓解,但无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约束比有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缓解得更多。从地区分类来看,房价上升,我国中部地区的企业融资约束缓解得最多,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得最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精明  李欣  
采用2011~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财务柔性视角研究融资约束下房价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融资约束,高融资约束的核心表现是高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并且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大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大于规模以上企业;房价上涨能够显著降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存在高融资约束的情景下,企业具有较强的现金—财务柔性敏感性,并且房价作为外生变量会增强这种敏感性。制造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现金柔性储备,使现金效用最大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瑛  赵雪  
后危机时代中国房价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利用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抑制高房价透支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成为当前管理层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建立了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分析房价波动如何通过流动性约束影响消费,从而揭示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房价的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得出最优利率规则中房价的最优权重随预期通胀、产出缺口、房价和名义利率而变动的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进而认为,利率规则比货币供应量更能迅速调控房价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扩张。中国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虽然比较明显,但流动性约束的作用机制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显现,利率调控的效果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在理论上为中央银行制定应对房价的利率政策提供了一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安磊  李博阳  沈悦  
本文基于房价基本面与泡沫因素分解的视角,以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房价波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城市房价上涨对企业创新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房价的“资本再配置效应”强于“抵押担保渠道效应”。(2)房价波动的泡沫成分是房价上涨抑制企业创新的主要原因,而符合基本面的房价上涨则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基于融资约束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房价上涨、房价泡沫对融资约束较低的国有企业与大型企业创新产生的抑制效应要明显更弱。(4)作用路径的检验显示,房地产投资对实体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是房价波动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渠道。房价上涨、房价泡沫的积累促使房地产投资比重上升,导致资本过度向房地产市场聚集,挤出了实业可得资本,最终对企业创新产生抑制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仁祥  刘甜  
本文通过分级指数构建法和熵权法测算2013~2019年的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科技金融环境、融资约束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在该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传导机理具有区域异质性、行业异质性和企业性质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广斌  侯林岐  
文章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1个地级市数据,分析了房价及房价增速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对创新能力同时存在流动性效应和挤出效应,高房价可以倒逼企业增加R&D内部经费支出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房价带来的高成本,同时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从而实现城市创新能力提高;但房价增速提高会加快房价跨过"倒U"型拐点,导致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使得企业研发投资向房地产行业流动,挤占企业创新资金;同时,房价增速的上涨与形成的高房价会改变劳动力的居住偏好,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了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孝玲  别奥  祝平衡  
本文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考察了房价上涨对制造业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机制,即房价上涨会减缓大型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却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为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困境,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建议应将房价维持在合理区间,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与悬崖式下跌,同时扩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红忠  傅家范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和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经济主体面临的资产流动性约束将不断放松。然而国内鲜有文献从资产流动性的角度研究内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信贷约束和资产流动性约束的NK-DSGE模型,分析资产流动性通过影响企业融资能力、进而影响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季度现金流量表数据,进行模型刻画和参数校准。研究发现:(1)当出现正向生产力、资产价格冲击时,产出、消费与投资扩张,并且该扩张效应与稳态资产流动性水平正相关;(2)当出现负向资产流动性冲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连玉君  彭方平  苏治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了融资约束对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流动性能够提高跨期投资选择权的价值,这意味着融资约束公司会保持更高的流动性并实施更为积极的流动性管理政策。本文的经验结果支持这一理论预期,我们发现:(1)融资约束公司会出于预防性或投机性动机将更多的现金流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方式留存于公司内部,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2)融资约束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行为更加积极和谨慎,当公司偏离目标现金持有水平后其调整速度明显快于非融资约束公司。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曾雅婷  邢晶晶  李宾  
新创企业在资源获取和配置方面存在相对弱势,尤其是传统金融排斥带来的融资约束不利于其持续成长。具有普惠性和精准性的数字金融则可以为新创企业提供更多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进而促进其成长。然而,现有文献关于数字金融发展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的专门研究较为缺乏,更缺少相关经验证据。本文认为,数字金融发展能够为新创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提升其金融资源获取和配置能力,从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以2012—2020年中小板和创业板新创企业为样本的分析显示:(1)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并存在“数字金融发展→缓解新创企业融资约束→增加新创企业研发投入→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的传导路径;(2)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新创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和数字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和数字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不显著,表明地区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数字金融功能和作用的发挥;(3)城市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受融资约束较强的非国有新创企业和更依赖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新创企业和非高新技术新创企业成长没有显著影响,反映出融资约束是新创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而技术创新是新创企业提升成长能力的主要路径之一。相比现有文献,本文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为数字金融发展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及其链式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拓展和深化了关于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及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存在“长尾效应”,有助于解决企业早期融资中的“最初一公里”堵点问题。因此,各地应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市场化和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积极效应;金融机构要关注各类企业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新创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与机会,强化技术创新,进而实现高质量持续成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勇  王思瑞  
融资约束一直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本应缓解融资约束的股权质押融资工具,却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后果,反而成为股权被质押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障碍。基于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在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基础上,将数字金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数字金融对股权质押带来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恶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困境;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会有效地缓解因股权质押带来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困境。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国有企业、非制造业和高股权制衡度的上市公司中,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使用工具变量回归以及替换核心变量度量指标的处理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磊  步晓宁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融资约束对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成本加成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由于金融抑制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私人所有和独立法人两类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最为严重。现阶段的金融改革并没有对金融抑制产生实质性影响,没有缓解私人所有和独立法人企业融资约束对成本加成的制约作用。切实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平高效的金融市场机制,消除政府干预对融资约束的扭曲性影响,是促进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