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47)
- 2023(19251)
- 2022(16386)
- 2021(15366)
- 2020(12963)
- 2019(29519)
- 2018(29220)
- 2017(57050)
- 2016(30750)
- 2015(34507)
- 2014(34379)
- 2013(33648)
- 2012(30771)
- 2011(27506)
- 2010(27513)
- 2009(25627)
- 2008(25319)
- 2007(22482)
- 2006(19916)
- 2005(17848)
- 学科
- 济(126289)
- 经济(126118)
- 业(109194)
- 管理(105258)
- 企(96856)
- 企业(96856)
- 方法(56060)
- 数学(45901)
- 数学方法(45272)
- 财(40520)
- 农(38110)
- 业经(35787)
- 中国(30809)
- 制(28992)
- 务(27340)
- 财务(27255)
- 财务管理(27205)
- 农业(25948)
- 企业财务(25806)
- 理论(22901)
- 技术(22615)
- 地方(22263)
- 贸(21882)
- 贸易(21872)
- 学(21799)
- 和(21600)
- 策(21320)
- 易(21277)
- 体(20760)
- 划(20395)
- 机构
- 学院(437615)
- 大学(434134)
- 济(177520)
- 管理(177321)
- 经济(173722)
- 理学(152694)
- 理学院(151123)
- 管理学(148577)
- 管理学院(147757)
- 研究(138782)
- 中国(107530)
- 京(91301)
- 财(87272)
- 科学(82654)
- 财经(68584)
- 农(68406)
- 所(67782)
- 江(65758)
- 中心(64176)
- 业大(62703)
- 经(62379)
- 研究所(60900)
- 北京(57285)
- 范(54618)
- 师范(54146)
- 农业(53240)
- 经济学(52962)
- 州(52280)
- 院(50866)
- 财经大学(50853)
- 基金
- 项目(291303)
- 科学(231039)
- 研究(216630)
- 基金(212523)
- 家(182866)
- 国家(181264)
- 科学基金(158244)
- 社会(137088)
- 社会科(130015)
- 社会科学(129984)
- 省(113674)
- 基金项目(112267)
- 自然(102510)
- 自然科(100172)
- 自然科学(100150)
- 教育(99946)
- 自然科学基金(98356)
- 划(94551)
- 编号(89014)
- 资助(87567)
- 成果(71879)
- 部(64747)
- 重点(64238)
- 创(61953)
- 发(61302)
- 课题(60698)
- 创新(57348)
- 制(56603)
- 教育部(56175)
- 国家社会(56114)
- 期刊
- 济(199933)
- 经济(199933)
- 研究(129818)
- 中国(82024)
- 财(70882)
- 管理(70239)
- 农(63446)
- 学报(62333)
- 科学(59109)
- 大学(49332)
- 学学(46616)
- 教育(46194)
- 农业(43603)
- 技术(40944)
- 融(40694)
- 金融(40694)
- 业经(34288)
- 财经(34010)
- 经济研究(30754)
- 经(29143)
- 问题(25849)
- 业(23774)
- 技术经济(22366)
- 现代(21123)
- 理论(20605)
- 财会(20190)
- 科技(20071)
- 版(19820)
- 商业(19588)
- 图书(19399)
共检索到647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赤平 孔莉霞 苗龙
防范僵尸企业形成和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对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7—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我国部分城市颁布的房产限购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其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房产限购政策有效地抑制了僵尸企业形成,在实施严格限购的城市这一效应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房产限购政策通过改善制造业企业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抑制了僵尸企业形成;房产限购政策加速了僵尸企业退出市场,有利于对现有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该结论为引导企业“脱虚入实”,抑制僵尸企业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房地产 限购政策 僵尸企业 双重差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宁 王雪方 孙莲珂 靳庆鲁
21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超额回报使利润渐趋收窄的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偏离其主营业务,造成企业投资行为"脱实向虚",对我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形成巨大挑战。本文以我国47个城市颁布的房产限购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16年212个地级市及97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房产限购政策能否有效抑制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趋势。使用双重差分设计的研究结果表明,房产限购政策在抑制企业投资性房地产投资的同时,能够促使企业聚焦主业,增加对实体资产的投资,实现企业投资结构的"脱虚返实",上述政策效应在限购政策更加严格的地区更为显著。此外,房产限购政策的实施缓解了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创新投入的增长速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若冰 张东荣 方心 林细细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议题,限购政策作为政府稳定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手段,对房地产企业以及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上市房地产企业2008—2013年以及2015—201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两轮限购对上市房地产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两轮限购政策均显著降低了上市房地产企业市场价值,当企业在限购城市销售占比越大时,价值下降幅度越大;第二,从企业经营绩效来看,两轮限购对其实际盈利和营运能力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第一轮提高了企业偿债的经营风险,而第二轮只是影响了企业的资产增长能力;第三,两轮限购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异质性影响,第一轮并未显著影响房价上涨,而第二轮则显著遏制了房价上涨;第四,从股票市场看,第一轮限购主要是通过企业经营风险影响投资者预期,而第二轮限购则是通过影响房价来改变投资者预期,这进一步凸显了"房住不炒"的政策作用。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制定与推进政策时应关注预期的作用,这对于当前"房住不炒"政策的长期实施及其政策效果的长期稳定都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阳敏
在压力测试理论和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房地产企业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体系,对我国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进行了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本文压力测试表明:在面对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冲击时,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都很弱,"限购令"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冲击形成的风险与危害最大,影响次之的是"房产税"政策,虽然"土地管理"政策冲击导致房地产企业风险排第三,但影响程度也较大;即使在相同风险压力下,民营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要相对优于国有的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在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有针对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冲击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或风...
关键词:
风险压力测试 因子分析 房地产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荣 郑晓婷
2010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五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以数量管制性质的"限购令"最为严苛。本文按照户籍和限购地域两个标准对限购政策了进行细分,在倍差法的研究框架内,通过动态面板模型CMM估计来评估限购政策对抑制住宅价格上涨的效果。实证研究发现,对非户籍购房人实施限购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限购范围影响政策效果,仅在市区范围内限购难以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通过对限购政策效果的评估,本文认为,投资(投机)性需求是推动我国房价上升的主要动力,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在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货币超发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房地产泡沫的根源所在,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所在。
关键词:
限购政策 房地产调控 倍差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栾甫贵 汤佳颖
以僵尸企业僵尸指数为研究基础,基于2010~2016年金属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企业研发的三种衡量变量(研发强度、专利数量、新产品数量)抑制新的僵尸企业形成的可能性以及投资效率对此影响的促进作用,并基于PSM模型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可以抑制新的僵尸企业形成、降低现有僵尸企业的僵化程度;企业新产品数量对僵尸指数的影响作用最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投资效率越高的企业,其新产品数量抑制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可能性越大;基于PSM模型的进一步验证表明,企业新产品数量和僵尸指数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造成的影响度约为6%,企业研发可以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这一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国琴 闫晓旭
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普遍迅速上涨,出现了较为严重房产泡沫。2017年,我国政府提出的房地产税改革、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等举措再次引发激烈讨论。本文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在计算机化的实验环境中设置房产交易市场,模拟房产交易,从而分析了房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检验了我国现存各项房产政策抑制房产市场泡沫的作用大小。结论为:房产价格泡沫主要产生于交易者的"竞争非理性",增加交易费用、单方面征收房产税对房产泡沫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限贷、提高首付比例等政策可较为有效地抑制房产泡沫;房产政策的"组合拳"往往对抑制泡沫更为有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卜国琴 闫晓旭
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普遍迅速上涨,出现了较为严重房产泡沫。2017年,我国政府提出的房地产税改革、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等举措再次引发激烈讨论。本文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在计算机化的实验环境中设置房产交易市场,模拟房产交易,从而分析了房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检验了我国现存各项房产政策抑制房产市场泡沫的作用大小。结论为:房产价格泡沫主要产生于交易者的"竞争非理性",增加交易费用、单方面征收房产税对房产泡沫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限贷、提高首付比例等政策可较为有效地抑制房产泡沫;房产政策的"组合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和连 陈人豪 张伟豪
在中国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存在着产能过剩与产能短缺并存的特殊情况,所以进口竞争能否抑制僵尸企业形成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1998—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研究了进口竞争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的增强有利于抑制僵尸企业形成,且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进口竞争更有利于抑制国有控股混改企业和无主导资本混改企业的僵尸化;进口竞争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缩短技术距离的渠道,在增加行业平均收益的同时,为当前较差但有潜力的企业保留生存发展空间,从而抑制僵尸企业形成;僵尸企业的传染效应和城市级别会阻碍进口竞争的积极作用,但数字投入可以扩大进口竞争的正面影响。本文研究对于更好地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方兴
面对日益高涨的住宅价格,我国各城市陆续出台两轮住房限购令以控制房价。本文利用2010—2017年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数据,基于DID模型考察房地产限购令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发挥的作用,并检验两轮限购政策效果的相对大小。本文的实证结论发现,房地产限购令略微减低了新建住宅同比房价,但未能控制二手房房价的上涨,断点回归也支持这一结论。同时,从住宅建筑面积大小细分来看,限购政策控制新建住宅价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面积144平米以上的新建住宅上。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一轮限购政策主要抑制投机性需求,第二轮限购政策的效果则相
关键词:
房地产 限购政策 倍差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利润率并降低企业负债率,从而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对异质企业新僵尸企业的形成具有不同影响,更大程度作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此外,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利于对现有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政府应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处置僵尸企业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龙鹏 钟易霖 汤志伟
本文基于地级行政区设立行政审批中心的时间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行政审批改革能否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研究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有效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自然进入率越高的行业,行政审批改革对僵尸企业抑制效应越显著;随着地区政府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行政审批改革对僵尸企业形成的抑制程度增加;行政审批中心的进驻部门与窗口数量越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越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俊松 王军
房产税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其施行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7-2015年全国35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利用DID模型检验了上海和重庆房产税试点对居民消费、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站在居民消费视角来看,我国房产税试点中不存在明显的政策预期效应;房产税试点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居民消费倾向和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且对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力度更大;对居民生存型消费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却并不显著。因此,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同时,需要对房产税的税制设计进行优化,着力弱化其对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俊松 王军
房产税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其施行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7-2015年全国35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利用DID模型检验了上海和重庆房产税试点对居民消费、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站在居民消费视角来看,我国房产税试点中不存在明显的政策预期效应;房产税试点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居民消费倾向和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且对居民发展型消费的影响力度更大;对居民生存型消费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却并不显著。因此,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同时,需要对房产税的税制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