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8)
2023(17104)
2022(14715)
2021(13698)
2020(11560)
2019(26630)
2018(25948)
2017(50626)
2016(26728)
2015(29848)
2014(29415)
2013(28742)
2012(26359)
2011(23237)
2010(23231)
2009(21628)
2008(20122)
2007(17563)
2006(15362)
2005(13245)
作者
(73792)
(61478)
(60749)
(58058)
(38994)
(29495)
(27902)
(23956)
(23421)
(21497)
(20919)
(20535)
(19130)
(19108)
(19031)
(18663)
(18096)
(17984)
(17568)
(17505)
(14854)
(14849)
(14748)
(14072)
(13802)
(13653)
(13395)
(13259)
(12224)
(11961)
学科
(106787)
经济(106579)
管理(78737)
(77759)
(65895)
企业(65895)
方法(51761)
数学(44865)
数学方法(44313)
中国(32513)
(30800)
(29171)
金融(29168)
(28581)
(27020)
银行(26983)
(25937)
业经(24321)
(21960)
地方(21391)
(21297)
(20960)
财务(20885)
财务管理(20846)
企业财务(19986)
农业(19510)
理论(19257)
(17749)
贸易(17735)
(17253)
机构
大学(372020)
学院(368633)
(151112)
管理(150662)
经济(148047)
理学(131758)
理学院(130385)
管理学(128021)
管理学院(127366)
研究(118732)
中国(93700)
(76696)
科学(71172)
(70411)
财经(57626)
(56965)
中心(56452)
(55414)
业大(53553)
(52616)
研究所(52180)
(51106)
北京(47947)
(47241)
师范(46785)
经济学(46558)
财经大学(43475)
(43213)
农业(43048)
经济学院(42214)
基金
项目(259853)
科学(206106)
基金(191740)
研究(190048)
(166399)
国家(164809)
科学基金(143373)
社会(123046)
社会科(116155)
社会科学(116120)
基金项目(102117)
(99799)
自然(93154)
自然科(91056)
自然科学(91033)
自然科学基金(89413)
教育(87545)
(83871)
资助(78682)
编号(77103)
成果(61395)
(57928)
重点(57354)
(54303)
(54067)
课题(51438)
国家社会(50899)
教育部(50595)
创新(50565)
科研(49908)
期刊
(155906)
经济(155906)
研究(107763)
中国(65042)
学报(56973)
(54323)
管理(53957)
科学(52741)
(49591)
大学(44598)
(43681)
金融(43681)
学学(42098)
教育(37658)
农业(33758)
技术(31335)
财经(28435)
经济研究(25601)
业经(24569)
(24272)
问题(20075)
图书(18419)
理论(18226)
技术经济(17454)
科技(17291)
(17166)
(16755)
实践(16583)
(16583)
现代(15895)
共检索到529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慕文  卢二坡  
家庭金融投资不仅能够分散居民家庭资产风险、促进资产保值与升值,而且也能够活跃资本市场交易、推动金融体系发展、维护经济平稳运行,是近年来微观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2012-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户籍身份、社会资本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从总体上来看,城市户籍与社会资本积累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金融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更加明显;二是从中介效应来看,社会资本是户籍身份影响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重要中介,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家庭更容易积累社会资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慕文  卢二坡  
家庭金融投资不仅能够分散居民家庭资产风险、促进资产保值与升值,而且也能够活跃资本市场交易、推动金融体系发展、维护经济平稳运行,是近年来微观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2012-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户籍身份、社会资本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从总体上来看,城市户籍与社会资本积累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金融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更加明显;二是从中介效应来看,社会资本是户籍身份影响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重要中介,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家庭更容易积累社会资本,从而更愿意参与金融投资;三是从交互效应来看,社会资本与户籍身份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具有交互作用,社会资本更有助于在城市居住的农村户口家庭参与金融投资。为此,要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打破户籍壁垒,增强居民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资本积累,促进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卫星  徐芊  王宫  
投资者主观能力感受对居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有显著影响。基于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根据家庭户主对市场了解程度的自我评价以及能力水平感受构建指标,发现居民家庭主观能力感受对居民家庭市场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研究也发现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健康状况等均会显著影响居民家庭的主观能力感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路  龚刚  李江一  
本文利用2013年CHFS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移民经历和户籍地位对城市家庭住房拥有率的影响。在对移民家庭的样本选择问题和户籍地位的内生性问题做妥善控制的条件下,本文发现,移民身份只是有限地延缓了移民家庭获得自有住房的进程,而无法获得当地城市户籍则会在根本上抑制家庭的住房需求,这可能是源于非户籍移民面临更大的未来不确定性和职业不稳定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飞  贾俊生  郑可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产效应强于实物资产的资产效应;(2)将实物资产细分为房屋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影响,家庭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有限;(3)将金融资产分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风险资产的影响。研究贡献在于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家庭消费的资产效应进行了专门性研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丰富了高收入家庭消费支出资产效应的研究,对提升高收入家庭消费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飞  贾俊生  郑可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产效应强于实物资产的资产效应;(2)将实物资产细分为房屋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影响,家庭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有限;(3)将金融资产分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风险资产的影响。研究贡献在于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伍再华  李伟男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加剧了城乡割裂和社会分化,而且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考察了户籍对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并验证了家庭借贷约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户籍是导致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不同户口类型、不同区域相同户籍的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户籍影响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行为的过程中,借贷约束的中介作用确实存在。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和区域壁垒,提高农村家庭与贫困地区家庭的收入水平,破除家庭商业保险市场参与的障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洪  徐斌  李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金融交易活动的增加,然而当前家庭资产结构仍旧较为单一,投资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所得数据,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以及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风险金融资产配额,优化资源配置;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净资产较低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其在提高资本市场参与度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在支持水平上有意识地向低净资产家庭倾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洪  徐斌  李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金融交易活动的增加,然而当前家庭资产结构仍旧较为单一,投资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所得数据,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以及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风险金融资产配额,优化资源配置;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净资产较低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宏波  李昕宇  
针对日益凸显的流动人口教育负担问题,文章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构建了家庭教育支出模型,在加入户籍二元变量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城市户籍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户籍意味着更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和更多机会,对家庭教育支出具有挤出效应,总体而言,城市户籍使家庭教育支出减少近38.9%,户籍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2)户籍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文章考察了市场化水平等地区特征的影响,分样本回归表明,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户籍引起的差异被缩小。文章建议,政府在深化落实"两为主"的政策的同时,通过教育财政政策的改革着力解决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二元结构,以缓解日益凸显的城市"洼地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肖攀  胡宗义  
本文利用CFPS微观面板数据,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进行界定与识别区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社会资本都显著地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将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脱离收入、生活条件、机会贫困的概率以及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概率,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诸类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积累增加将显著增加家庭脱离相对收入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机会贫困的概率,也将增加家庭二维贫困缓解的概率,同时显著降低家庭陷入相对收入贫困和生活条件贫困的概率。教育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仅对家庭二维、三维贫困缓解(收入为相对标准)正向统计显著,表现出相互强化的互补关系。未能找到社会资本缓解绝对收入贫困及其多维贫困组合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温兴祥  郑凯  
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将使更多的农村移民实现户籍身份的转换,成为城市里的永久性居民。农村移民在城市能否实现主观福利的融合,事关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文章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户籍身份的农转非是如何影响农村移民的主观福利的。实现了户籍身份转换的农村移民的幸福感高于未实现户籍身份转换的农民工,逐步回归和OB分解的结果均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保障状况和社会资本状况的改善,可能是户籍身份转换提高农村移民主观福利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收入和人口学特征这些传统因素无法解释农转非对农村移民主观福利的影响。对农转非农村移民和城镇原住民的主观福利状况的考察表明,两者之间不存在幸福感的显著差异,即农转非农村移民实现了主观福利上的城市融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艳华  余畅婉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农村家庭样本数据,从“接入沟”和“使用沟”两个维度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接入沟”和“使用沟”问题,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其阻碍机制主要归结为信息传输机制、学习机制和社交机制。这种阻碍作用具有代际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特征,其代际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对中、老年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显著高于青年家庭;其地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使用沟”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无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永仓  温涛  王小华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数字金融需求方的视角研究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其收入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异质性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进而促进农户家庭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