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5)
- 2023(11507)
- 2022(9898)
- 2021(8766)
- 2020(7303)
- 2019(17082)
- 2018(16848)
- 2017(32591)
- 2016(17937)
- 2015(20144)
- 2014(20505)
- 2013(20589)
- 2012(19650)
- 2011(18211)
- 2010(18372)
- 2009(17008)
- 2008(17004)
- 2007(15471)
- 2006(13801)
- 2005(12628)
- 学科
- 济(85518)
- 经济(85443)
- 业(47066)
- 管理(43849)
- 方法(33639)
- 企(31254)
- 企业(31254)
- 数学(29933)
- 数学方法(29684)
- 农(29037)
- 中国(27112)
- 地方(23804)
- 农业(20631)
- 财(19446)
- 业经(18101)
- 学(16185)
- 贸(15178)
- 贸易(15168)
- 易(14603)
- 制(14107)
- 银(13558)
- 银行(13509)
- 环境(13198)
- 行(12974)
- 发(12881)
- 融(12808)
- 金融(12804)
- 地方经济(12527)
- 和(11594)
- 收入(11233)
- 机构
- 学院(267317)
- 大学(266785)
- 济(114120)
- 经济(111647)
- 管理(99106)
- 研究(96792)
- 理学(84897)
- 理学院(83760)
- 管理学(82239)
- 管理学院(81713)
- 中国(71684)
- 科学(59644)
- 京(57856)
- 农(52643)
- 财(50311)
- 所(49951)
- 研究所(45303)
- 中心(44069)
- 业大(42456)
- 江(41709)
- 农业(41138)
- 财经(39711)
- 范(37809)
- 师范(37475)
- 北京(36506)
- 经(35897)
- 经济学(35625)
- 院(34152)
- 州(33203)
- 经济学院(32299)
- 基金
- 项目(174590)
- 科学(137208)
- 研究(127004)
- 基金(125663)
- 家(109625)
- 国家(108693)
- 科学基金(92333)
- 社会(81630)
- 社会科(77279)
- 社会科学(77252)
- 省(69000)
- 基金项目(67043)
- 自然(58244)
- 划(58009)
- 教育(57439)
- 自然科(56887)
- 自然科学(56871)
- 自然科学基金(55852)
- 编号(52207)
- 资助(50531)
- 成果(43056)
- 发(42105)
- 重点(39393)
- 部(38242)
- 课题(36004)
- 创(35318)
- 发展(34562)
- 展(34071)
- 国家社会(33863)
- 科研(33229)
- 期刊
- 济(130311)
- 经济(130311)
- 研究(80985)
- 中国(54866)
- 农(49390)
- 学报(43000)
- 科学(39886)
- 财(37030)
- 农业(33215)
- 管理(32990)
- 大学(32239)
- 学学(30250)
- 教育(28563)
- 融(25463)
- 金融(25463)
- 业经(22671)
- 技术(22269)
- 经济研究(20840)
- 财经(19389)
- 问题(19296)
- 业(17143)
- 经(16752)
- 技术经济(13884)
- 图书(13523)
- 版(13458)
- 统计(13169)
- 商业(13143)
- 贸(13112)
- 资源(12668)
- 现代(12272)
共检索到404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顾紫荆
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移民的幸福感缺失问题。研究认为,收入方面的户籍歧视并没有造成城市移民的幸福感缺失,社会保障、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三类非收入因素是造成城市移民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具体的作用机制为:农业户籍城市移民由于没有本地户籍,其在获取社会保障、改善生活环境上处于弱势地位;非农户籍城市移民虽然实现了户籍转换,但在社会融合、住房需求等身份认同上依然面临很多障碍。
关键词:
幸福感 城市移民 户籍歧视 非收入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基于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夏普利分解法、因果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变量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贡献率仅次于收入和健康;户籍歧视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降低其城市生活适应性,进而导致农民工幸福感的恶化。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城市融入意愿在户籍歧视与农民工幸福感中间发挥显著的因果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户籍歧视对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不存在代际异质性。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户籍歧视,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入和市民化步伐,是提升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三百 白金兰
本文基于中国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个人年收入与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获得户籍迁移者与城市原居民的"收入-幸福"饱和点为年收入5.47万元,未获得户籍者的这一数值高达37万元,从年收入层面来看多数居民的"幸福拐点"尚未到来。进一步运用平均处理效应估计方法,考察迁移行为和户籍身份对城市移民幸福感的影响。线性假定的模型发现,考察迁移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时需要考虑个体异质性,估计结果则表明获取户籍迁移并未降低迁移者的幸福感,未获取户籍迁移则降低了迁移者的幸福感。非线性假定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未获取户籍迁移者的幸福感显著低于获取户籍迁移者。可见,未获取户籍迁移者幸福感更低,并不能被迁移行为本身所解释,...
关键词:
幸福感 人口迁移 户籍身份 平均处理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震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收入调查数据,采用不同的工资分解方法,从地区分割、职业分割和收入阶层的角度测算并分析了户籍工资差异及户籍歧视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在不同经济发展区域都存在;户籍歧视的加剧体现在工资歧视和就业歧视两方面;对于极低工资、低工资和较高工资的劳动者而言,户籍歧视带来的收入不平等问题相当严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世伟 郭凤鸣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东北地区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的工资差异、行业分布差异、社会保险差异和劳动报酬差异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工资差异的16%、行业分布差异的50%和社会保险享有差异的43%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劳动报酬差异的48%是由个人特征差异引起的,而劳动报酬差异的23%、16%和13%则分别是由户籍制度引起的行业分割、行业内部的工资歧视和福利歧视造成的。因而,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员工福利制度,有助于缩小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的劳动报酬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峰 魏先华
文章利用CHNS(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9年的横截面7 300个微观数据,根据Probit模型和逐步回归法测度了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水平、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城乡户籍的差异等因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通过引入教育与性别、户籍的交互项分析了就业市场性别和户籍歧视问题。结果表明,户籍和性别仍然是显著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而农村户口与教育差异的交互项对于就业影响明显,性别与户籍交互项对就业影响呈弱负相关。这证实农村居民通过提高教育程度将有助于其改善其就业环境,农村女性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政府需要给予更多关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户口 就业歧视 就业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书云 张广宇
本文在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工资比较模型测算了郑州市的歧视系数。通过对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两种不同歧视系数的比较和讨论 ,透视农民工福利缺失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揭示“逆歧视”问题的实质和根源 ,最后提出了加快改革、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等推动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福利缺失 不平等竞争 逆歧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海远 李实
本文侧重评估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为了克服个体户籍类型的自选择和样本偏差问题,本文重点考察了近年来户籍属性发生转换的群体,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的方法来构造反事实,从而在拟实验环境下去估计户籍歧视的价值。在2007年与2008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尽可能多地控制了可观测因素、随时间不变及随时间同步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户籍歧视对个体收入的纯影响。结果表明,仅仅因为是户籍职业选择歧视,农户个体的收入将会减少3.5%。在剔除户籍歧视因素后,整体收入差距会明显下降,平均来看,基尼系数会从0.499下降为0.488,从而表明户籍歧视对我国收入差距有显著...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歧视 拟实验评估方法 收入差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波 许春招 李勇刚
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劳动力供给—失业均衡模型,引入住房价格和户籍歧视因素,得出城市房价上涨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和户籍歧视减弱引致城市失业率上升的两个命题。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12年中国3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房价上涨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产生阻碍,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引发城市失业率上升。户籍歧视减弱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率上升。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房价波动和户籍歧视对城市失业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房价上涨,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有效抑制城市房价上涨...
关键词:
住房价格 户籍歧视 劳动力流动 城市失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盛凯 陈池波
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2017),系统研究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农村户籍劳动力"非制度性歧视"问题以及市场均衡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公有和私有制部门均普遍存在对农村户籍劳动者的"非制度性歧视",工资差异约有52.16%来自于"非制度性歧视"";非制度性歧视"在均衡处存在的重要前提是用工主体利用异质性雇佣关系实现对劳动力的筛选以及对劳动力市场的隐性分割,进而通过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加速推动城镇户籍劳动者的相对劳动价格向更高水平收敛,导致"非制度性歧视"随时间变化逐渐内化为特征差异,成为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元 王昊
本文基于一个城市劳动力样本首次将他们区分为本地工人、本地农民、外地工人和外地农民,并研究了对于外来工人和外来农民的地域歧视及户籍歧视,结果发现:首先,相对于本地工人而言,外地农民受到了56.5%的歧视,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这个比例分解为26%的地域歧视与30.5%的户籍歧视;其次,如果直接利用劳动力的可支配月工资进行研究,而不考虑工作小时数、缴纳"三金"和个人所得税,则会在相当程度上低估对外来农民的歧视;第三,虽然外地农民受到了明显的地域歧视,但是外地工人却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域歧视。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并为制订降低歧视的政策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户籍歧视 地域歧视 城市劳动力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楠
本文根据北京城区两次调研数据,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物价波动、就业对低收入人群幸福感影响显著;住房和政府施政表现影响各类人群幸福感。因此,稳定物价,减少失业率、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可以作为"十二五"时期民生政策真正着力点。
关键词:
幸福感 物价波动 低收入群体 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莉 李实 William A.Darity Jr. Rhonda Vonshay Sharpe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数量剧增,然而农民工却长期遭受着方方面面的歧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但是,收入差距在多大程度上来源于歧视,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以2007年CHIPs(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4种方法分解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工资差异,考察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程度,重点突出指数基准问题对分解结果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存在对农民工明显的工资待遇歧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工资差异中的36%无法用禀赋差异解释。本文还强调工资收入歧视并不是检验户籍歧视的唯一指标,准确判断户籍歧视需要更广阔的...
关键词:
工资差异 农民工 歧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户籍歧视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会阻碍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本文结合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5年和2017年专项调查数据,从户籍性质与户籍属地双重维度,系统考察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户籍歧视问题。研究表明:首先,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存在户籍歧视,且主要体现为本地与非本地的属地歧视,而非城乡歧视。其次,健康教育层面的属地歧视在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上均有所体现。最后,以广州市样本为例,从2015年到2017年,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继续拉大,属地歧视并未趋于止步。上述结果表明,虽然公共卫生服务“费随人走”的财政支持机制已经建立,但长期流动人口与常住地户籍人口之间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仍任重道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