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3)
- 2023(2831)
- 2022(2491)
- 2021(2571)
- 2020(2262)
- 2019(5298)
- 2018(5697)
- 2017(10433)
- 2016(5640)
- 2015(5824)
- 2014(5712)
- 2013(5402)
- 2012(4800)
- 2011(4372)
- 2010(4450)
- 2009(4050)
- 2008(4078)
- 2007(3311)
- 2006(3233)
- 2005(3024)
- 学科
- 济(19146)
- 经济(19110)
- 业(14350)
- 管理(14156)
- 企(11071)
- 企业(11071)
- 制(8086)
- 方法(7973)
- 农(7871)
- 数学(6938)
- 数学方法(6848)
- 财(6326)
- 体(6058)
- 中国(5883)
- 农业(5424)
- 体制(5127)
- 业经(5039)
- 银(4628)
- 银行(4623)
- 行(4485)
- 融(4170)
- 金融(4170)
- 度(3509)
- 制度(3507)
- 理论(3462)
- 学(3415)
- 税(3311)
- 税收(3200)
- 收(3160)
- 地方(3086)
- 机构
- 大学(70297)
- 学院(68210)
- 济(30480)
- 经济(29951)
- 管理(28370)
- 研究(25322)
- 理学(24272)
- 理学院(24052)
- 管理学(23703)
- 管理学院(23551)
- 中国(20642)
- 财(15835)
- 京(15030)
- 科学(13739)
- 农(13607)
- 所(12389)
- 中心(11584)
- 财经(11409)
- 研究所(11008)
- 江(10965)
- 经(10482)
- 业大(10352)
- 农业(10161)
- 范(9625)
- 北京(9564)
- 师范(9548)
- 院(8912)
- 经济学(8725)
- 经济管理(8510)
- 财经大学(8414)
- 基金
- 项目(44619)
- 科学(35951)
- 研究(33973)
- 基金(33686)
- 家(29450)
- 国家(29200)
- 科学基金(25391)
- 社会(21975)
- 社会科(20795)
- 社会科学(20791)
- 基金项目(17700)
- 自然(16263)
- 教育(16092)
- 省(16023)
- 自然科(15916)
- 自然科学(15914)
- 自然科学基金(15649)
- 编号(14502)
- 划(13688)
- 资助(13284)
- 成果(12172)
- 部(10734)
- 重点(9775)
- 教育部(9571)
- 国家社会(9452)
- 制(9400)
- 创(9264)
- 人文(8977)
- 发(8974)
- 课题(8918)
共检索到114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勇
当前,主张通过立法全面取消现存二元户籍制度的呼声很高。本文对此持保留态度。从转型视角看,改革户籍并不仅仅是法律上的破旧立新,户籍的全面放开不仅不能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反而会给城市带来混乱和破坏。本文认为户籍放开宜渐进有序:逐渐降低城市户口“含金量”,改善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并且户籍放开应按城市区别对待,走增量之路,不能搞“一刀切”。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户籍改革 渐进有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敏
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应为渐进式改革,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不同阶段的改革措施,同时注重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宏观经济及汇率政策相配合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核心内容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等,当前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资本账户渐进、有序、适度开放,为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和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德余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涉及到政策决策者、城市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城市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互动与妥协的过程。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有条件准入模式和居住证模式,但无论哪种改革方式,改革的政策方案应当能够有限度地化解政府职能部门与城市居民的阻力。文章从对户籍改革的利益关系调整的视角讨论户籍改革的阻力或难点、策略选择,现行的地方性户籍改革试验的特征以及进一步推进户籍改革的动力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利益关系 渐进模式 博弈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明春
中国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中能够平稳渡过,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现存的汇兑体制。人民币汇率和国内金融形势的表现验证了近年来我国在金融外汇领域的改革开放措施的成败得失。我个人认为,我们自1994年以来在外汇领域所采取的“渐进的改革和有序的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圣泽 侯武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为此,城镇化建设必须和发展好"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切实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革直至取消户籍制度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德魁
户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工市民化问题,不能只从老市民或城市经营的角度来设计,而应该惠及全民;解决民工问题的根本,不是对户籍简单的放开,而是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渐进过程;同时要扭转下层市民民工化的倾向。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市民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制度改革是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如果改革一方面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另一方面又需要依赖既得利益者自行削减其利益,制度改革就会出现"制度悖论"。我国户籍制度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已跨越"帕累托改进"阶段并进入了"存量利益"调整阶段。目前,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不但诱发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博弈困境,而且引致了制度改革的"制度悖论"。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需要以保障农村户籍利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镇不合理的户籍利益、引导市场逻辑的差异化利益与规模性(地区性)的户籍利益为思路,全面协调并重组户籍利益;通过构建顶层约束机制、大城市的联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殷强
资源税改革势在必行,但目前还存在改革的难点。本文认为,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应制定一个"时间表",循序渐进,逐渐完善,以缓冲改革带来的压力,达到较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
资源税 渐进改革 理性预期 时间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循序渐进,在新股发行、上市公司及市场交易监管、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方面共同发力,多管齐下,用足够长的时间来实现股票定价体系的转换和接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说明注册制改革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从注册制改革的时间跨度,可见其复杂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学峰 王兆宇 李佳明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在市场渐进有效的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现有文献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研究和明确的结论。本文对上证50指数所代表的子市场的噪声交易情况进行了度量,同时构建状态空间方程并采用Kalman滤波法测度了该市场的渐进有效性,进而研究投资者噪声交易对我国市场渐进有效性的水平及其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市场整体上趋于有效,噪声交易的平均水平在各时期比较平稳;噪声交易会起到微弱的降低市场有效性水平的作用,增加渐进有效性的短期波动,但是从长期看并不能影响市场趋于有效的趋势。本文结论说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不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非有效的根本原因,但是非理性行为也在短期内给市场的有效性进程造成阻滞。
关键词:
噪声交易 渐进有效性 水平与波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1979年以来,中国的改革走了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即渐进式改革的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它的巨大成就已被世人所公认。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改革的路还很长,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有的问题还很严重。成功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具体的改革方式,选择最佳的改革道路,以降低改革的社会成本,提高改革的社会效益。 实践表明,渐进式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关键在于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进行有效协调,作出正确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刘敏
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进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以降低落户门槛为标志的狭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是递减的,以"降低落户门槛+综合配套改革"为标志的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更为积极持续,进城农民最关注的是住房保障和农村土地权益。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根据农民进城落户的多元化诉求,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农村权益,实施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联动性改革保障农民进城福利,培育与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相匹配的城镇载体。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边际落户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开亚 张力 陈筱
文章通过落户门槛的比较,探讨城市落户改革进程的障碍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哪些共性和差异,以及落户改革障碍产生的大环境。作者在盘点中央与地方政府市场化改革以来所实施的户籍新政的基础上,构造落户门槛指数检视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取和限度。研究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城市落户门槛存在着"质"的共性但有"度"的差别,以落户条件为圆心的城市户籍现有改革,是以公共资源配置考虑、发展资源争夺为核心的地方利益博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若建
文章描述分析了2000年人口普查所反映出的户籍的基本状况和地区差异,指出东南沿海地区与北京等特大城市是户籍状况最复杂的地区。文章介绍了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取向的空间差异,认为目前可以分成基本开放户籍、降低入户“门槛”与没有实质开放三种类型。指出在户籍状态不太复杂的地区应抓紧户籍制度改革,及时采用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在户籍状态复杂、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应采取稳妥的政策,分人群、小区域、分阶段逐渐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关键词:
人口 户籍制度 区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琼 吴泽南 胡涛 张芯悦 叶静怡
农民工户籍选择关系个人福利和国家农地使用效率。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将推拉框架置于非对称性户籍改革的历史和理论逻辑中,刻画了户籍与城市公共服务脱钩、农业户籍不与土地权益脱钩的制度改革,以及土地预期价值提升下农民工户籍和土地流转决策。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和土地预期价值提升是农民工保留农业户籍的两个经济动因。由此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大量保留农业户籍和耕地承包权的农民工家庭无劳力耕种承包地。这种“人地分离”是导致耕地撂荒的重要原因。综上,本文建议,针对农民工家庭不愿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政府应制定更明确的惩治和管理规定,以提高撂荒耕地成本,从根源上降低撂荒意愿;针对农民工家庭因其耕地细碎、偏远、耕作条件差等原因无法自行转包导致的耕地撂荒,需地方政府扶持性协调,出资改善耕种条件,鼓励以耕地经营权入股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与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合力推动撂荒地复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