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5)
2023(10725)
2022(9505)
2021(8859)
2020(7275)
2019(16963)
2018(16830)
2017(33023)
2016(17859)
2015(19960)
2014(19944)
2013(19749)
2012(17915)
2011(16092)
2010(15913)
2009(14320)
2008(13572)
2007(11547)
2006(10031)
2005(8475)
作者
(50958)
(42483)
(41849)
(39885)
(26943)
(20296)
(18943)
(16761)
(16172)
(14825)
(14508)
(14070)
(13178)
(13136)
(12960)
(12719)
(12653)
(12520)
(12096)
(11819)
(10478)
(10076)
(10065)
(9562)
(9451)
(9309)
(9236)
(9201)
(8429)
(8383)
学科
(72140)
经济(72058)
管理(50526)
(48312)
(38453)
企业(38453)
方法(34794)
数学(30526)
数学方法(30228)
中国(21476)
(19933)
(16061)
地方(15897)
业经(15484)
(15375)
农业(14037)
环境(12095)
理论(11786)
(11739)
贸易(11734)
(11333)
技术(11213)
(11152)
(10785)
(10159)
财务(10102)
财务管理(10086)
(9987)
企业财务(9570)
(9172)
机构
大学(253293)
学院(250820)
管理(105910)
(99050)
经济(96803)
理学(93378)
理学院(92372)
管理学(90882)
管理学院(90433)
研究(81254)
中国(57399)
(53653)
科学(51643)
(42151)
(39922)
业大(39596)
(39359)
中心(36582)
研究所(36403)
财经(35397)
(34058)
(33468)
北京(33362)
师范(33206)
(32380)
农业(31212)
(29871)
经济学(29148)
(28203)
经济管理(27594)
基金
项目(183109)
科学(145075)
基金(134556)
研究(132967)
(116964)
国家(116024)
科学基金(100993)
社会(84412)
社会科(80003)
社会科学(79983)
基金项目(73134)
(70587)
自然(66801)
自然科(65287)
自然科学(65275)
自然科学基金(64089)
教育(60066)
(59692)
编号(54440)
资助(54308)
成果(42511)
(40144)
重点(40028)
(38275)
(37934)
课题(35966)
创新(35268)
科研(34781)
国家社会(34602)
教育部(34587)
期刊
(100579)
经济(100579)
研究(71861)
中国(41321)
学报(39542)
科学(37154)
管理(35520)
(35246)
大学(29912)
(29011)
学学(28111)
教育(25968)
农业(24866)
技术(20764)
(17064)
金融(17064)
业经(16750)
财经(16126)
经济研究(15697)
问题(15052)
图书(14571)
(13664)
理论(12908)
科技(12721)
(12104)
技术经济(12089)
实践(12039)
(12039)
现代(11776)
资源(11760)
共检索到343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克强  贺俊刚  刘红梅  
文章以城乡待遇为切入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实证分析了东部城市户籍堤坝效应对就业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乡待遇差距、城市就业吸引力、户籍堤坝效应强度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市民待遇高于农民待遇是农民进城就业的前提,东部城市户籍堤坝效应通过调整城乡待遇差距,成为影响农民是否进城就业的核心因素。(3)东部城市户籍堤坝效应呈现"不考虑中西部因素"及"考虑中西部因素"两类表现,存在"内助式吸引"与"外援式吸引"两条就业吸引力形成路径。因此文章建议,东部地区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资金与技术援助,补偿中西部地区户籍制度潜在利润损失;以"城乡统筹、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户进城;通过调节户籍堤坝效应强度,增强就业吸引力,提高东部城市利用户籍制度潜在利润的竞争力,同时要建立适应户籍堤坝效应消失后的新型户籍制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奕廷  蒲波  
基于空间经济学"城市引力"模型,构建了经济质量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测算了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质量,利用时间和货币距离计算了各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并综合计算了城市间的经济引力。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与成都、重庆两市间的经济引力仍存在较大差异;成渝城市群内部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城市间的地理距离与其经济距离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经济质量建设,完善成渝城市群交通路网结构,形成成渝城市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推进成渝城市群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奕廷  蒲波  
基于空间经济学"城市引力"模型,构建了经济质量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测算了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质量,利用时间和货币距离计算了各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并综合计算了城市间的经济引力。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各城市与成都、重庆两市间的经济引力仍存在较大差异;成渝城市群内部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城市间的地理距离与其经济距离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经济质量建设,完善成渝城市群交通路网结构,形成成渝城市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推进成渝城市群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达  江静  李金龙  
通过对国外关于选择物流运输服务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中欧班列始发城市铁路港货源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Location Quotient(LQ)模型和海关数据计算了6个典型中欧班列线路的货源吸引力。本文为中欧班列运营方科学提高线路的竞争力提供借鉴,认为政府在推进中欧班列未来发展时,可以考虑减少目前过多的始发城市布局,将着力点放到大力推进港口服务和线路运营两个维度上,通过推进跨国铁路货物运输相关国际合作协议的签订和落地保证中欧班列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简化和优化始发铁路港的通关规则和流程提高中欧班列国际货物运输的竞争力,通过始发铁路港设施设备的改造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也为定量分析中欧班列货源吸引力的理论工作者提供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昌华  
旅游业吸引力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对微型经济体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2002-2016年澳门城市人文发展水平、产业多元化程度与旅游业吸引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澳门城市人文发展与产业多元化对澳门旅游业吸引力具有长期推动作用,但产业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小于城市人文发展因素。短期内,澳门产业多元化对旅游业推动作用不显著,人文发展水平对旅游业发展推动比较显著,但效应小于长期作用。因此,澳门应积极推进城市内涵建设,提升人文发展对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化,夯实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昌华  
旅游业吸引力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对微型经济体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2002-2016年澳门城市人文发展水平、产业多元化程度与旅游业吸引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澳门城市人文发展与产业多元化对澳门旅游业吸引力具有长期推动作用,但产业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小于城市人文发展因素。短期内,澳门产业多元化对旅游业推动作用不显著,人文发展水平对旅游业发展推动比较显著,但效应小于长期作用。因此,澳门应积极推进城市内涵建设,提升人文发展对旅游业的吸引力;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化,夯实旅游业长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明  赵果庆  
本文建立了基于聚集效应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吸引力评价模型,并计算了我国30个城市的聚集吸引力,同时,对政策等非物质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集效应在中国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起决定作用,政策等非物质优势在目前FDI的引进中则处于次要地位,但对中西部城市吸引FDI的作用相对重要。我国西部在提高聚集效应的同时,也应争取国家的更多政策支持,并增大科研和教育投入,提高聚集效应,方可吸引较多的FDI。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骏  卢凤萍  古风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是当代江南的腹地,本文从江南文化的视角切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研究,从江南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和人居文化的角度建构起自然环境因子、人文景观因子和社会生活因子构成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拼贴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着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坚持就业导向,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当前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嘉靖  刘玉亭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市域总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常偏差过大,主要由于现有预测方法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在总结国内现有预测方法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吸引力的预测方法,以补充现有方法。通过解读城市吸引力的内涵,选取相关指标,再结合国内统计资料情况确定相关变量。为验证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国内三大城市群中的城市为案例,确定各指标与市域总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并提出该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及尚待改进的地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芳  黄仿伦  
文章根据房地产行业相关专家意见,建立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吸引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权重。依据安徽省2011年度16个城市的各个指标数据,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指标权重,对安徽省16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商品房市场)的投资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贺  
基于珠三角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专家意见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法测算区域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综合指数,对珠三角区域的大学生就业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个方面,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学生人群在珠三角区域大量就业,提升了珠三角区域就业人口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进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楚晖  张豪  
不同资助机制下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不同就业群体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我国劳动输入地和劳动输出地具备一定城乡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资助机制下不同就业群体在培训吸引力上具有差异,其中,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失业人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群体存在显著吸引力;而自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较高学历群体、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次数较多的群体更具有吸引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申跃  孟芊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留学选择的角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由学校教育、社会声望、地区特点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大学吸引力四因子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