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8)
2023(11258)
2022(9515)
2021(8972)
2020(7445)
2019(16763)
2018(16887)
2017(31877)
2016(17232)
2015(18764)
2014(18176)
2013(17593)
2012(15984)
2011(14530)
2010(14957)
2009(14273)
2008(14186)
2007(13106)
2006(11963)
2005(10815)
作者
(45553)
(39006)
(38237)
(36268)
(24230)
(18429)
(17007)
(14750)
(14696)
(13585)
(13120)
(12925)
(12451)
(12136)
(12022)
(11673)
(11150)
(11083)
(11081)
(10960)
(9721)
(9370)
(9197)
(9082)
(8674)
(8649)
(8629)
(8540)
(7714)
(7539)
学科
(66654)
经济(66557)
(64372)
管理(53917)
(46291)
(44241)
企业(44241)
农业(30466)
(22251)
业经(22186)
方法(22135)
中国(19401)
数学(18923)
(18742)
数学方法(18734)
技术(17958)
(15884)
(14153)
银行(14140)
(13644)
(13073)
金融(13070)
体制(12462)
地方(12211)
技术管理(12172)
(11718)
(11470)
贸易(11458)
(11183)
(10883)
机构
学院(236557)
大学(232617)
(105039)
经济(103079)
管理(95573)
理学(81616)
理学院(80879)
管理学(79878)
研究(79711)
管理学院(79408)
中国(65593)
(52599)
(50814)
(47901)
科学(43224)
农业(39679)
(38883)
财经(38364)
中心(38019)
(37966)
业大(37001)
(34852)
研究所(34161)
经济学(30971)
北京(29808)
(29181)
(28808)
师范(28569)
财经大学(28016)
经济管理(27977)
基金
项目(152235)
科学(122689)
研究(118502)
基金(111430)
(95437)
国家(94491)
科学基金(82796)
社会(77952)
社会科(73608)
社会科学(73590)
(60842)
基金项目(59157)
教育(53295)
自然(50208)
(49270)
自然科(49103)
自然科学(49094)
编号(48942)
自然科学基金(48303)
资助(42683)
成果(39855)
(37728)
(36231)
(34783)
创新(34328)
重点(33611)
(33483)
课题(33174)
国家社会(32626)
(31046)
期刊
(127625)
经济(127625)
研究(75695)
中国(58530)
(56748)
(39710)
农业(37687)
管理(36494)
科学(32104)
(31508)
金融(31508)
学报(31212)
教育(27654)
大学(26151)
业经(26059)
学学(24550)
技术(21273)
财经(19792)
(18686)
经济研究(17752)
(17047)
问题(16841)
农村(15080)
(15080)
农业经济(14093)
世界(13430)
技术经济(12895)
科技(12743)
(12193)
经济问题(11766)
共检索到379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国光  
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农民与市场的呼唤林国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要“打破地区封锁、城乡分割的状况”,“使各种经济资源在更大的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忠良  王东方  
劳动力市场呼唤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李忠良,王东方(甘肃省静宁县委党校)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1年和1958年国家公布的两个户口管理条例,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核心内容或基本特点是:户口的不可迁徙性。在原则上已把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丹  李霄敏  
在长期以来形成传统户籍管理体制下,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造成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在各种权益分配和实现方式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体现为各种不平等。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吁我国户籍制度必须作出积极的回应。户籍改革是我国未来国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牵涉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是其权益实现方式的一次根本性转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锟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称不上是一次彻底的、成功的改革,与加速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它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和成本,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度瓶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户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时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其他二元制度,整体推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文  
本文利用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以极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北京市为例,对大城市外来劳动力的群体特征、外部就业环境、城市的潜在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认识中国现时期这一重要人口现象作出了理论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虹  
“农转非”是指公民的户籍管理类别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 ,获得“农转非”的身份对于公民来说 ,能够享受到不同于农民的特殊待遇。比如 ,可获得教育、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和实惠 ,享受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而在现实中 ,“农转非”仅仅指因“征地”而转为居民的这部分人。由于城乡差别太大 ,“农转非”要真正成为“居民”还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在文化素质、就业技能、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方面 ,“农转非”这个群体从整体上还难以与城市居民进行平等竞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陈玉华  吴小艳  
自古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社会里,户籍和地籍是高度重叠、紧密相连、共生互动的。户籍是分配土地的依据,也是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的基础。当前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户口变动的情况日益增多,比如农民流动导致的人户分离现象等等,从而使这些人与其原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刘敏  
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进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以降低落户门槛为标志的狭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是递减的,以"降低落户门槛+综合配套改革"为标志的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更为积极持续,进城农民最关注的是住房保障和农村土地权益。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根据农民进城落户的多元化诉求,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农村权益,实施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联动性改革保障农民进城福利,培育与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相匹配的城镇载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尹希果  马大来  
本文以对重庆市228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故土情结和对城乡生活节奏差别的关注程度等因素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农民的家庭总支出、子女的城市求学状况、成员外出务工状况和是否有城市亲戚关系等因素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此外,土地流转补贴、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等政策支持情况对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也有正向影响。而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家庭总收入和政府设定的计划生育政策过渡期等因素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无显著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山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清除户籍与福利捆绑,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性障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是推进福利去户籍化,福利与户籍脱钩,建立城镇公共服务获取的新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邹农俭  
现存的“城镇户口”并不是进城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应寻找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要求的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改户口性质这一符号 ,而应致力于做好建立新型户口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韫  
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陈先森  吴天宏  
长期以来,我国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之间联系紧密、关系复杂。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建设之间匹配与协调,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户籍制度是国家搜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伯文  
我国现行的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政策 ,将公民权益同户口性质相挂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这种户籍制度的弊端正日益显现 ,亟待加快改革。应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为此 ,要实行公民居住地登记户口 ;逐步实现自由迁徙 ;形成居民户口簿、公民身份证两种证件和常住、暂住两种户口有机构成的管理方式 ;最终确立以《户籍法》为基础、以各地方户籍管理规章相配套的户籍法规体系 ,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公共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