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9)
- 2023(12382)
- 2022(10587)
- 2021(9792)
- 2020(8136)
- 2019(18240)
- 2018(18094)
- 2017(34286)
- 2016(19078)
- 2015(21186)
- 2014(21227)
- 2013(20609)
- 2012(18929)
- 2011(17068)
- 2010(17326)
- 2009(16240)
- 2008(16302)
- 2007(14924)
- 2006(13553)
- 2005(12277)
- 学科
- 济(71639)
- 经济(71512)
- 业(63033)
- 管理(57042)
- 农(46961)
- 企(41943)
- 企业(41943)
- 农业(31031)
- 方法(25069)
- 财(22731)
- 业经(22342)
- 制(21955)
- 数学(21528)
- 数学方法(21219)
- 中国(20222)
- 体(15050)
- 贸(14983)
- 贸易(14974)
- 易(14652)
- 银(14078)
- 学(14044)
- 银行(14038)
- 地方(13708)
- 行(13297)
- 务(13295)
- 财务(13257)
- 财务管理(13209)
- 企业财务(12482)
- 融(11936)
- 金融(11933)
- 机构
- 学院(271341)
- 大学(265545)
- 济(110099)
- 经济(107712)
- 管理(101464)
- 研究(90292)
- 理学(86725)
- 理学院(85814)
- 管理学(84376)
- 管理学院(83906)
- 中国(72540)
- 农(67058)
- 科学(55641)
- 京(55314)
- 财(53504)
- 农业(51676)
- 业大(47996)
- 所(46873)
- 江(43686)
- 中心(43311)
- 研究所(41718)
- 财经(40922)
- 经(36934)
- 州(34388)
- 北京(34260)
- 范(33763)
- 师范(33333)
- 省(33238)
- 农业大学(32635)
- 经济学(32399)
- 基金
- 项目(176018)
- 科学(137183)
- 研究(129324)
- 基金(126368)
- 家(111224)
- 国家(110128)
- 科学基金(93293)
- 社会(82305)
- 社会科(77512)
- 社会科学(77493)
- 省(70884)
- 基金项目(67291)
- 自然(59548)
- 教育(58210)
- 自然科(58135)
- 自然科学(58116)
- 划(58094)
- 自然科学基金(57099)
- 编号(54014)
- 资助(49879)
- 成果(43929)
- 重点(39454)
- 部(38618)
- 发(38152)
- 制(37520)
- 创(36979)
- 课题(36778)
- 农(36268)
- 创新(34545)
- 国家社会(33910)
- 期刊
- 济(132541)
- 经济(132541)
- 研究(79116)
- 农(69309)
- 中国(59808)
- 学报(46454)
- 农业(46073)
- 财(42654)
- 科学(40848)
- 大学(35613)
- 管理(34618)
- 学学(33846)
- 融(30733)
- 金融(30733)
- 教育(28442)
- 业经(27843)
- 业(22149)
- 技术(22141)
- 财经(20117)
- 问题(18838)
- 经济研究(18388)
- 经(17213)
- 版(16166)
- 农村(15261)
- 村(15261)
- 农业经济(14422)
- 世界(13781)
- 业大(13212)
- 经济问题(12764)
- 科技(12536)
共检索到419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桂宏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户籍制度多年来一直被学者认为是影响农民工问题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农民工问题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农民工问题形成之初,户籍制度起着身份歧视和限制就业等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机制完善,户籍制度对农民工问题影响作用弱化。因此,针对这种变化,改善农民工问题也要通过多种手段逐步解决。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农民工问题 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智勇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户籍制度却使这一进程受阻。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中遭遇就业机会、就业待遇以及就业保障歧视之根源,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必须加大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劳动力流动服务体系等,让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在就业求职、就业待遇、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歧视 户籍制度 权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锟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称不上是一次彻底的、成功的改革,与加速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它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和成本,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度瓶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户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时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其他二元制度,整体推进。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户籍制度 配套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的特殊条件下,"农民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生力军。但是,"农民工"所面临的歧视性待遇,又会制约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把"农民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是农村城镇化必须完成的艰巨历史任务。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城乡户籍制度 "农民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光辉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提供了向现代城市居民全面转移的机遇,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走出农村地域限制,发挥其生产创造潜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劳动力要素投入,伴随而来的是农村人口如何融入城镇生活、生产,即"市民化"问题。以制度性因素为切入点,构建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11-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数据,先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考察多重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再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着重分析户籍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随着户籍约束的减弱,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由于受到地区差异与财政支出状况等因素的调节作用,户籍制度改革正效应的大小有所变化,但结论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应该适度、合理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红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方振瑞
本文构建出一个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二元经济体系下农民工迁移、户籍制度改革及周期性波动因素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于2000—2012年季度数据的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实际数据具有很高匹配度,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乡区生产技术进步与宽松型货币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差距;(2)城乡居民偏好冲击分别解释了各自消费的大部分波动,城镇居民收入的大部分波动可由城区生产技术冲击所解释,乡村居民收入波动的主要解释因素为劳力迁移成本冲击;(3)若政府调整现行户籍制度以降低农民工迁移成本,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都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而且还可以缩小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时磊 史宇轩
我国特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不能同等地享有劳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这些外部生存障碍是否对农民工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值得研究。文章基于广东省制造企业-员工匹配的实证调查,采用BIF大五人格量表,分析同在制造业工作的农民工和城市工的人格差异。研究发现:户籍不同的农民工和城市工在16~25岁群组人格特质相差不大,甚至农民工的尽责性要稍高于城市工;从26~35岁群组起两者之间出现人格距离,农民工五个维度的人格特质开始低于城市工,随着年龄的增长两者人格距离越来越大;56岁以上的群组,两者人格距离最为明显。这说明50后农民工在临近退休时,因各方面保障的缺乏人格特质与城市工有了显著差异。建议改革户籍制度,特别是要破除农民工在享有城市资源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无形墙。
关键词:
人格特质 户籍制度 农民工 制造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盛志 温兴祥 陈杰
本文基于异质性主体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从理论上刻画了作为短期移民的农民工和农村进城永久移民的储蓄率差异。由于户籍差异,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经济状况欠佳且无健全的社会保障,为了支付老年时期的生活成本,他们在城市工作期间的储蓄率会高于实现了户籍身份转换的永久移民。进一步地,本文使用CHIP2013年数据对农民工和永久移民的储蓄率差异进行了RIF回归分解。总分解结果表明,要素效应缩小了农民工与永久移民的储蓄率差异,而结构效应却会扩大两者储蓄率的差异;构成分解结果进一步表明,户主的人力资本特征差异会缩小两者储蓄率的差
关键词:
农民工 储蓄率 户籍制度 RIF回归分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存
本文对《青年农民工:流动与就业》一书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此书以务实和预判为基础,采用的研究逻辑、研究内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科学准确,深入分析了青年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就业、工作与生活方面的现状和态势,提出了预见性建议,笔者认为该书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新型产业工人就业与流动的研究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流动态势 就业状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智勇
传统的就业歧视理论往往忽略歧视形成中的非制度因素。文章结合农民工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和就业保障等问题,从户籍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中所受歧视的制度性根源,指出投资地区热点的转换并不是引起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用工短缺的真正原因,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歧视和工资差异才是该地区民工荒形成的背后力量。
关键词:
投资区域 就业歧视 户籍制度 民工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飞武 傅晨
农民工的户籍制度改革意愿是户籍制度改革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31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工(78.4%)希望户籍制度改革,其中:是否有子女上学、城镇购房计划、承包地、想落户城镇及就业城市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意愿有显著影响;子女教育和升学问题是农民工希望户籍制度改革的最重要原因;农民工不希望户籍制度改革则主要是担心失去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以及今后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上升等后续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制度 改革意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经济利益而非公平、公正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着眼于权利配置与利益分配的新政治经济学更适合指导其改革。从演化逻辑来看,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经济系统的需求驱动并带有利益协调的特征,改革进展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在利益分化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具有异质性特征,其行为博弈不存在"帕累托的最优解"。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需要以公平、正义的逻辑来重组户口背后的利益格局与权利配置,具体包括:以权利配置、利益重组为价值取向,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内容,以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的户籍为重点对象,以合理引导区域之间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化利益、取消历史累积的不合理利益...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改革 利益 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俊焘 钱文荣
利用2013年浙江省9个城市2398份农民工调研数据,借鉴移民融合理论,运用制度学习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制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代际和户籍地差异。结论有:(1)制度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市民化水平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中知晓度和公平度感知均显著,而老一代农民工中仅有公平度感知显著;(2)公平度和知晓度感知分别正向调节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市民化水平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秉承了以上结果,老一代农民工仅公平度感知对人力资本存在正向调节,外地农民工仅知晓度感知对社会资本存在正向调节,本地农民工的公平度感知同时存在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调节;(3)人力资本和社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盛广耀
第一,强化国家(而非地方)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制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协同改革。无论是改革动因中价值理性的回归、"诺斯悖论"的破解,还是改革路径依赖的打破,以及改革方式中利益关联的改变,都有赖于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推进。一方面,制度建设本身就是中央政府的权责,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户籍政策调整,解决不了制度关联的系统性问题;与户籍制度相连的各项制度改革,也依赖于国家层面的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