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7)
- 2023(7501)
- 2022(6284)
- 2021(5789)
- 2020(4915)
- 2019(10908)
- 2018(10980)
- 2017(21275)
- 2016(11744)
- 2015(13111)
- 2014(13093)
- 2013(12840)
- 2012(11708)
- 2011(10723)
- 2010(10975)
- 2009(10606)
- 2008(10396)
- 2007(9638)
- 2006(8777)
- 2005(8079)
- 学科
- 济(47465)
- 经济(47381)
- 农(44941)
- 业(44637)
- 管理(33956)
- 农业(29823)
- 企(24186)
- 企业(24186)
- 业经(16989)
- 制(16087)
- 方法(14668)
- 中国(14135)
- 财(13289)
- 数学(12778)
- 数学方法(12648)
- 体(11696)
- 农业经济(9975)
- 发(9190)
- 村(9101)
- 农村(9093)
- 地方(8893)
- 银(8807)
- 银行(8799)
- 体制(8670)
- 策(8552)
- 行(8446)
- 贸(8164)
- 贸易(8160)
- 土地(8117)
- 易(8035)
- 机构
- 学院(168543)
- 大学(164430)
- 济(74310)
- 经济(72900)
- 管理(65882)
- 理学(56856)
- 研究(56449)
- 理学院(56321)
- 管理学(55584)
- 管理学院(55267)
- 农(47665)
- 中国(45474)
- 农业(36061)
- 财(34672)
- 京(33558)
- 科学(31871)
- 业大(30764)
- 所(28228)
- 中心(27352)
- 江(27051)
- 财经(26475)
- 研究所(24998)
- 经(23998)
- 农业大学(22225)
- 经济学(21746)
- 经济管理(21005)
- 范(20743)
- 师范(20572)
- 州(20547)
- 北京(20224)
- 基金
- 项目(110222)
- 科学(87891)
- 研究(85251)
- 基金(80874)
- 家(69361)
- 国家(68654)
- 科学基金(59320)
- 社会(56281)
- 社会科(52911)
- 社会科学(52901)
- 省(43937)
- 基金项目(43063)
- 教育(37358)
- 编号(36508)
- 自然(35638)
- 划(35227)
- 自然科(34789)
- 自然科学(34780)
- 自然科学基金(34185)
- 资助(31089)
- 成果(29857)
- 农(28342)
- 制(27931)
- 部(25476)
- 发(24411)
- 重点(24191)
- 课题(23727)
- 国家社会(23631)
- 创(23084)
- 性(22662)
共检索到263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智勇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户籍制度却使这一进程受阻。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中遭遇就业机会、就业待遇以及就业保障歧视之根源,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必须加大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劳动力流动服务体系等,让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在就业求职、就业待遇、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歧视 户籍制度 权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婧芳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全,仍需规范公有单位的用工和招聘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桂宏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户籍制度多年来一直被学者认为是影响农民工问题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农民工问题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农民工问题形成之初,户籍制度起着身份歧视和限制就业等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机制完善,户籍制度对农民工问题影响作用弱化。因此,针对这种变化,改善农民工问题也要通过多种手段逐步解决。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农民工问题 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基于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夏普利分解法、因果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变量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贡献率仅次于收入和健康;户籍歧视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降低其城市生活适应性,进而导致农民工幸福感的恶化。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城市融入意愿在户籍歧视与农民工幸福感中间发挥显著的因果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户籍歧视对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不存在代际异质性。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户籍歧视,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入和市民化步伐,是提升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提出基于自然实验的工资差异分解方法用于分析个体特征差异、进入市场前教育歧视和市场后户籍歧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工工资率是农民工工资率的1.79倍,两类劳动力工资差异的69.77%、14.01%和12.99%分别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农民工进入市场前受到的教育歧视和进入市场后受到的户籍歧视导致的。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大力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镇工和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锟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称不上是一次彻底的、成功的改革,与加速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它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和成本,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度瓶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户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时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其他二元制度,整体推进。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户籍制度 配套改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芹 刘万顺
建构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过程理论"分析模型,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制度排斥和非制度排斥造成了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并对制度排斥和非制度排斥存在的理由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促使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式微的路径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探索。
关键词:
过程理论 社会排斥 身份认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月琴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者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自主创业的环境,形成稳定的促进就业政策和制度,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然而,如何消除城乡就业制度上的不平等现象,怎样形成平等的就业制度,目前在全国只在部分地区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存
本文对《青年农民工:流动与就业》一书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此书以务实和预判为基础,采用的研究逻辑、研究内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科学准确,深入分析了青年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就业、工作与生活方面的现状和态势,提出了预见性建议,笔者认为该书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新型产业工人就业与流动的研究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流动态势 就业状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元 高汉
由于城市二级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程度高于一级市场,农民工在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会低于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工资歧视。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上海市10 000个家庭样本进行了检验,并采用转换模型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城市二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分别比在一级市场上所受到的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低18.5和27个百分点。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分别应对不同市场中性质不同的歧视。
关键词:
歧视 农民工 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的特殊条件下,"农民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生力军。但是,"农民工"所面临的歧视性待遇,又会制约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把"农民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是农村城镇化必须完成的艰巨历史任务。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城乡户籍制度 "农民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光辉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提供了向现代城市居民全面转移的机遇,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走出农村地域限制,发挥其生产创造潜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劳动力要素投入,伴随而来的是农村人口如何融入城镇生活、生产,即"市民化"问题。以制度性因素为切入点,构建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11-2017年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数据,先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考察多重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再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着重分析户籍制度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随着户籍约束的减弱,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由于受到地区差异与财政支出状况等因素的调节作用,户籍制度改革正效应的大小有所变化,但结论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应该适度、合理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红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方振瑞
本文构建出一个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二元经济体系下农民工迁移、户籍制度改革及周期性波动因素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基于2000—2012年季度数据的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实际数据具有很高匹配度,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乡区生产技术进步与宽松型货币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差距;(2)城乡居民偏好冲击分别解释了各自消费的大部分波动,城镇居民收入的大部分波动可由城区生产技术冲击所解释,乡村居民收入波动的主要解释因素为劳力迁移成本冲击;(3)若政府调整现行户籍制度以降低农民工迁移成本,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都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而且还可以缩小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时磊 史宇轩
我国特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不能同等地享有劳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这些外部生存障碍是否对农民工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值得研究。文章基于广东省制造企业-员工匹配的实证调查,采用BIF大五人格量表,分析同在制造业工作的农民工和城市工的人格差异。研究发现:户籍不同的农民工和城市工在16~25岁群组人格特质相差不大,甚至农民工的尽责性要稍高于城市工;从26~35岁群组起两者之间出现人格距离,农民工五个维度的人格特质开始低于城市工,随着年龄的增长两者人格距离越来越大;56岁以上的群组,两者人格距离最为明显。这说明50后农民工在临近退休时,因各方面保障的缺乏人格特质与城市工有了显著差异。建议改革户籍制度,特别是要破除农民工在享有城市资源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无形墙。
关键词:
人格特质 户籍制度 农民工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