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6)
2023(7265)
2022(6093)
2021(6089)
2020(4921)
2019(11196)
2018(11014)
2017(19648)
2016(10489)
2015(12207)
2014(11759)
2013(11712)
2012(11363)
2011(10436)
2010(10254)
2009(9798)
2008(9892)
2007(8462)
2006(7602)
2005(7205)
作者
(29927)
(25701)
(25218)
(24198)
(16367)
(12355)
(11346)
(9976)
(9810)
(8838)
(8787)
(8577)
(8136)
(8073)
(8018)
(7786)
(7630)
(7278)
(7199)
(7190)
(6459)
(6069)
(6045)
(5833)
(5806)
(5657)
(5447)
(5423)
(5128)
(5123)
学科
(46772)
经济(46720)
管理(26258)
(25564)
方法(20361)
中国(19175)
数学(18330)
数学方法(18138)
(17897)
企业(17897)
(15746)
贸易(15739)
(15559)
(14468)
(10093)
农业(9753)
(9685)
(9521)
(9507)
(8873)
银行(8864)
业经(8721)
(8661)
(8510)
出口(8502)
出口贸易(8502)
(8418)
金融(8418)
关系(7013)
(6518)
机构
大学(158265)
学院(151629)
(74046)
经济(72974)
研究(61710)
管理(56025)
中国(50003)
理学(48009)
理学院(47377)
管理学(46637)
管理学院(46355)
(35347)
科学(34268)
(31631)
(31418)
研究所(28369)
中心(27698)
(27086)
财经(25153)
经济学(24535)
(23313)
北京(23084)
经济学院(22080)
(21588)
业大(21162)
农业(21068)
(21053)
(20856)
师范(20667)
财经大学(18847)
基金
项目(98948)
科学(79391)
基金(76754)
研究(71614)
(68231)
国家(67737)
科学基金(57272)
社会(49237)
社会科(46634)
社会科学(46628)
基金项目(39305)
自然(35571)
自然科(34838)
自然科学(34828)
自然科学基金(34284)
(32275)
教育(32203)
资助(32034)
(29564)
编号(26839)
(24468)
中国(22975)
成果(22820)
国家社会(22644)
重点(22497)
教育部(21267)
(20862)
(19621)
大学(19380)
人文(19373)
期刊
(78597)
经济(78597)
研究(51761)
中国(36052)
学报(25642)
科学(24920)
(24559)
(23186)
管理(20928)
大学(20194)
学学(18639)
农业(16930)
(16186)
金融(16186)
教育(15489)
(13949)
经济研究(13845)
财经(13475)
国际(12719)
技术(11845)
(11839)
世界(11628)
问题(11001)
(10219)
业经(9468)
图书(8801)
技术经济(8031)
(7691)
统计(7444)
资源(7379)
共检索到247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广胜  
中国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有比较完整的户口登记资料。1982年进行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利用了户口登记资料中可以利用的某些方面。事实证明,在人口普查中利用户口登记资料是有效的,成功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建华  
普查登记,是人口普查全部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艰巨的一步。普查登记工作做好了,就为最终取得良好的普查成果奠定了基础。普查登记是需要动员和组织几亿人民群众和几千万普查人员共同参加的一件大事。因而必须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的普查办法;训练好一支责任心强,作风细致、业务熟练的普查队伍;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使十亿人民都明瞭人口普查的意义和要求,对普查工作积极支持和合作。我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是在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路磊  
1996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向我们提供了1989年全年的分年龄、分性別的死亡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为进行死亡率登记质量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评价死亡登记资料的质量是一项很重要且比较困难的工作。这里既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统计资料的质量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还不很多,而国外的一些数理人口学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普查资料,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地阐明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这次普查资料,对于下次人口普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可能是不无裨益的。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是随着资料的公布和提供而逐步展开的。1982年10月公布第一批手工汇总的简要资料之后,开发利用工作开始起步;1983年底公布10%抽样的电子计算机汇总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1985年7月公布电子计算机汇总的全部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本文是作者应国际人口科学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fhe ScientificStudy of Population)之邀撰写的一篇论文,已在1985年6月5—12日于意大利弗罗伦萨举行的国际人口会议《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专题讨论会上宣读,并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82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人口在10亿以上,普查的内容共有19个项目。经过手工计算的主要数字,已于1982年10月27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全部普查资料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1984年年底可以处理完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同仁  
经国务院批准,将于1984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赞助。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利用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已经得出的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的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评价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这次普查的经验。八月份,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985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了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第二次科学讨论会。到会代表74人,收到论文65篇。会议共分为五个专题小组,现将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许多论文指出,人口状况是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人口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服务对象。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经济建设计划、规划、都必须把人口数量及各种构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于1984年3月26—3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在人口普查方面所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总结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处理的经验,交流分析普查资料的初步成果。 出席这次讨论会的代表共85人,其中国外代表40人,他们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益民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取得了良好成果,证明所制定的人口普查办法是成功的。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现代化的、科学的人口普查办法。 一、人口普查办法的制定,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并建立在 反复调查、反复试点、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 中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共有28条。集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适应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明浩,周祖根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为了及时取得普查的结果,在资料的汇总上分成三个步骤。即:首先进行全面的手工汇总,以取得主要数字。然后,采用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样本的群体以各区(县)的居民小组(生产队)和相当于这一级的集体户为单位,在各区(县)范围内抽取10%的居民小组(生产队)和相当于这一级的集体户作为提前抽样汇总的样本进行机器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松  张凌云  刘洋  綦群高  
文章利用Arcgis10.0软件,运用Moran's I指数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上分析新疆主要民族分布格局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新疆主要民族的Moran's I指数大于0,表明主要民族人口分布存在聚集和分散现象。以天山为界,维、汉民族入口在南北疆有明显的区域分异,北疆地区汉族人口集聚度较高,南疆地区维吾尔族聚居度较高。1982~2010年,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人口的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而回族人口分布格局变化明显。在多民族地区以民族间空间交流为基础,通过实施文化、经济和空间融合性规划设计,有利于引导区域间的民族融合;同时,开展区域性"社会规划",优化布局区域性的教育、医疗、交通、社会服务等公共资源,为有序实现民族空间的融合提供保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为民,崔红艳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 ,2 0 0 0年 1 1月 1日零时 ,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 1 2 65 83万人 ,漏报率为 1 81 %。意味着普查直接登记人口只有 1 2 43 3 7万人 ,比公布人数少 2 2 46万人。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普查直接登记的 1 2 43 3 7万人进行了评估 ,指出普查登记人口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 ,漏报人口超过 2 0 0 0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