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1)
2023(4969)
2022(4256)
2021(4037)
2020(3246)
2019(7548)
2018(7651)
2017(14046)
2016(8016)
2015(9092)
2014(9372)
2013(8948)
2012(8466)
2011(7649)
2010(8031)
2009(7171)
2008(7541)
2007(6900)
2006(6327)
2005(5794)
作者
(23848)
(19837)
(19831)
(18805)
(12952)
(9674)
(9070)
(7734)
(7579)
(7422)
(6946)
(6776)
(6702)
(6357)
(6189)
(6059)
(5964)
(5892)
(5831)
(5673)
(5144)
(4919)
(4878)
(4861)
(4617)
(4492)
(4456)
(4364)
(4115)
(4025)
学科
(28295)
经济(28252)
(21035)
管理(20558)
(15268)
企业(15268)
(12095)
(11607)
贸易(11602)
(11439)
中国(10775)
方法(10775)
数学(8712)
数学方法(8536)
农业(8498)
(8199)
(7724)
(7419)
出口(7405)
出口贸易(7405)
业经(7322)
(7249)
(6816)
理论(6564)
(6283)
银行(6267)
(6012)
人口(5956)
地方(5917)
(5519)
机构
大学(117702)
学院(117537)
(44913)
经济(43847)
管理(41439)
研究(40981)
理学(35148)
理学院(34680)
管理学(33928)
管理学院(33713)
中国(31258)
(25469)
科学(25420)
(22728)
(22015)
(21932)
(20356)
研究所(19725)
中心(18853)
业大(18013)
(17839)
师范(17643)
农业(17589)
财经(17344)
(15869)
北京(15857)
(15580)
(14290)
师范大学(14057)
经济学(13959)
基金
项目(73311)
科学(57028)
研究(55431)
基金(52159)
(46036)
国家(45604)
科学基金(38157)
社会(33701)
社会科(31685)
社会科学(31676)
(28388)
基金项目(27145)
教育(26365)
编号(24425)
自然(24313)
(24122)
自然科(23731)
自然科学(23723)
自然科学基金(23330)
资助(21626)
成果(21159)
重点(16783)
课题(16744)
(16378)
(15777)
(14766)
(14715)
大学(14175)
教育部(14010)
国家社会(13945)
期刊
(52268)
经济(52268)
研究(36820)
中国(25925)
(20799)
学报(19358)
科学(18368)
教育(17625)
(17253)
大学(14632)
管理(13765)
农业(13611)
学学(13447)
(11483)
金融(11483)
技术(10553)
业经(8971)
财经(8198)
(8006)
图书(7851)
问题(7644)
经济研究(7424)
(7066)
(6978)
(6845)
国际(6606)
书馆(5673)
图书馆(5673)
(5586)
论坛(5586)
共检索到18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萱,袁志坚  
户口登记资料对历次人口普查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参考”作用。因此,如何发挥和利用户口登记制度的优势,改进户口整顿的方法,使户口整顿与人口普查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各级人口普查工作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人口普查的亲身实践,试就户口整顿与人口普查的相互联系、户口整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户口整顿的时间选择等做一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广胜  
中国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有比较完整的户口登记资料。1982年进行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利用了户口登记资料中可以利用的某些方面。事实证明,在人口普查中利用户口登记资料是有效的,成功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清  
中国即将要进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如何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应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估、资料开发力度和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大力宣传人口普查,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以提高人口普查方法的科学性,增强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李景武  
一、问题的提出 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不断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以是否吃商品粮作为市镇人口的划分标准,而应该以人口所居住的地域范围作为划分市镇人口的口径。1982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我国市镇总人口比重在急剧上升。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市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20.6%,而到1989年同样口径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在同一时间内,对11亿多人口逐一进行了21个项目的登记调查。这次普查,准备时间短,只有一年半,而国际上通常准备时间为3—5年;经费少,中央财政拨付的人均普查经费只有0.16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人均普查经费最高的为10余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普查经费亦达2美元;流动人口多,全国有流动人口3000多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规模空前,困难空前。现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取得普查登记、数据手工汇总和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的圆满成功,并将取得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等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成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伦  
海底龙宫中究竟都有哪些居民?现在有了"龙宫户口簿"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气候变化或是漏油事件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何种影响?现在也有了可供衡量这些变化的全球基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为民,崔红艳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 ,2 0 0 0年 1 1月 1日零时 ,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 1 2 65 83万人 ,漏报率为 1 81 %。意味着普查直接登记人口只有 1 2 43 3 7万人 ,比公布人数少 2 2 46万人。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普查直接登记的 1 2 43 3 7万人进行了评估 ,指出普查登记人口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 ,漏报人口超过 2 0 0 0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同仁  
经国务院批准,将于1984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赞助。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利用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已经得出的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的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评价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这次普查的经验。八月份,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建华  
普查登记,是人口普查全部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艰巨的一步。普查登记工作做好了,就为最终取得良好的普查成果奠定了基础。普查登记是需要动员和组织几亿人民群众和几千万普查人员共同参加的一件大事。因而必须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的普查办法;训练好一支责任心强,作风细致、业务熟练的普查队伍;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使十亿人民都明瞭人口普查的意义和要求,对普查工作积极支持和合作。我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是在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82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人口在10亿以上,普查的内容共有19个项目。经过手工计算的主要数字,已于1982年10月27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全部普查资料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1984年年底可以处理完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海桂  
201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段数据存在多处矛盾,如2010年10~14岁年龄段人数75532610人比2000年的0~4岁年龄段的人数68978374人还要多(考虑死亡因素,2010年10~14岁年龄段人数应比2000年的0~4岁年龄段的人数少)。这些矛盾告诉我们应该是200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是有水分的。文章试图通过前后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联系,利用死亡剔除法来修正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婉清  
本文介绍了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调查目的、内容、具体组织实施方法等,其科学的调查设计方法、规范的操作流程、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及丰富的公开信息资源,为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加快完善我国人口普查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国及各地的人口变化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