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9)
2023(7170)
2022(6180)
2021(5578)
2020(4579)
2019(10079)
2018(9835)
2017(19203)
2016(10486)
2015(11653)
2014(11527)
2013(11080)
2012(10317)
2011(9440)
2010(9743)
2009(9250)
2008(9437)
2007(8777)
2006(7953)
2005(7617)
作者
(28804)
(24002)
(23839)
(22875)
(15479)
(11335)
(10951)
(9180)
(9123)
(8661)
(8216)
(7987)
(7893)
(7869)
(7803)
(7365)
(7285)
(7125)
(6884)
(6816)
(6136)
(5892)
(5725)
(5638)
(5421)
(5397)
(5375)
(5327)
(4785)
(4695)
学科
管理(43368)
(39172)
(39162)
经济(39081)
(36702)
企业(36702)
(15748)
(15738)
方法(14262)
业经(11834)
(11249)
(11041)
数学(10974)
数学方法(10840)
中国(10595)
(10550)
财务(10524)
财务管理(10501)
企业财务(10022)
(9487)
银行(9474)
体制(9287)
(9118)
(9048)
(8200)
金融(8198)
(8046)
(7868)
贸易(7860)
(7712)
机构
学院(151916)
大学(151902)
(63715)
经济(62337)
管理(60972)
理学(52064)
理学院(51567)
管理学(50949)
管理学院(50626)
研究(49293)
中国(39955)
(34589)
(31102)
财经(26497)
科学(25659)
(23941)
(23827)
(23235)
中心(22907)
研究所(20410)
(19914)
财经大学(19628)
北京(19288)
经济学(19242)
(18755)
(18201)
(18037)
师范(17864)
业大(17846)
商学(17493)
基金
项目(96110)
科学(77535)
研究(73513)
基金(71704)
(60802)
国家(60318)
科学基金(53138)
社会(49115)
社会科(46586)
社会科学(46572)
基金项目(37141)
(36546)
教育(34369)
自然(32660)
自然科(31914)
自然科学(31908)
自然科学基金(31366)
(30604)
编号(29625)
资助(28617)
成果(25646)
(25079)
(22496)
重点(21588)
课题(20919)
(20580)
国家社会(20469)
教育部(20142)
(20028)
(19694)
期刊
(76197)
经济(76197)
研究(47588)
中国(32766)
(28957)
管理(26688)
科学(19770)
(19673)
学报(19158)
(18790)
金融(18790)
教育(16050)
大学(15929)
学学(15012)
财经(14064)
农业(12387)
技术(12275)
业经(12234)
(12010)
经济研究(11275)
问题(9712)
(8827)
现代(7784)
国际(7684)
理论(7482)
财会(7482)
世界(7167)
改革(7055)
(7055)
(7019)
共检索到238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玮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战略联盟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战略联盟组织的中间组织性质所导致的战略联盟组织对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的弱化,进而揭示了战略联盟组织稳定的关键在于组织内成员的博弈支付结构和博弈者对未来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稳定战略联盟组织应建立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的结论,阐述了这一机制的目标和内容,并针对我国战略联盟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向晖  胡继云  王雅黎  吕雄伟  
本文论述了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提出战略联盟企业投入资源的个别振荡子与联盟体系统振动子的比值、战略联盟企业投入资源的互补性是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条件,同时指出联盟企业建立学习机制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必良  吴忠培  王玉蓉  
一、企业战略联盟:形成 动因及稳定性问题 一般说来,企业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股权、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耀德  王忠诚  李俊华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创新主体结成战略联盟的形式,开展真诚而有效的合作,合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产学研战略联盟系统不稳定状况的问题及成因是多方面的,可从提高产学研战略联盟主体的心理契约入手,设计出盟友甄选与退出机制、促进文化融合的内在互信机制、严守契约的动态协调监督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原则的利益分配机制,以期增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系统稳定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家强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战略联盟这种新的组织形式也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长,承受不起如此快速的发展,联盟的不稳定性和解体率一直呈现一个较高的水平。本文以古诺寡头竞争为例,利用重复博弈理论,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机理进行博弈分析后认为,战略联盟在本质上是稳定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健  韩茂祥  
本文就战略联盟形成的背景、动因作了分析,进而讨论了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几个主要因素,指出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是基于绩效和时间两个纬度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政亮  徐飞  
文章根据经典理论对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解释,受自然科学和系统科学稳定性研究的思想和概念启发,引入与系统演化密切联系的对称破缺视角,并尝试对战略联盟稳定性做出系统学意义上的诠释,以将经典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解释纳入一个统一分析框架中。在对战略联盟稳定性"对称破缺"做出探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蔡继荣  胡培  
本文从资源基础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和社会困境理论四个研究视角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相关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依  叶金福  邹艳  
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借助Logistic规律模拟联盟竞合过程,得出联盟知识共享的稳定解;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系统仿真与算法推演得出联盟稳定性与联盟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为提升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和内部知识共享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永明  张卫国  青雪梅  
文章采用有别于传统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分析思路,从种群生态学的互惠竞争理论出发,先对LV模型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对May的互惠模型进行修正,使之与竞合型战略联盟的实际更吻合;再对模型进行讨论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联盟的稳定性不仅仅与互惠系数和竞争系数有关,而且与企业的自身增长率和收益密度制约有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菲琼  范良聪  
战略联盟,自诞生之初就一直经受着稳定性的考验。战略联盟是冲突性力量发展的点的集合,这些力量内生地对其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基于辩证法中的矛盾原理与Das和Teng(2000)提出的内在张力框架,深入探讨了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其中一对张力——合作与竞争,并利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的核心假设——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将随着联盟内合作与竞争力量之间的差异程度的扩大而上升。基于此结论,我们强调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基于合作竞争战略追求合成式租金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敬稳  彭正银  
笔者针对企业网络组织嵌入过程中关系易裂解的问题,应用演化博弈论中单种群演化模型研究了影响企业网络组织稳定性的诸因素,并进行了治理机制的探讨。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组织中成熟的学习机制是保持网络组织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同时适度的企业间关系嵌入强度将对企业网络组织的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当企业单纯依靠网络成员间自发的嵌入关系维持相互间的合作时,企业的结构嵌入强度也与企业网络组织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进一步引入外部治理机制后,信息公开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有利于企业网络组织维持稳定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平南  宋静  阮国祥  
文章从组织演化的视角提出战略网络组织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历史性等特征,而其稳定性表现为具有适应外部环境的良好的社会属性和保证效率和有效性的良好的经济属性。由于战略网络组织的独特性,其稳定性还表现为伙伴的匹配性、关系的协同性和成员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战略网络稳定性的判定标准和评价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解学梅  王宏伟  
以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方法,从联盟合作机制视角,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机制模型,对联盟稳定性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命题: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共同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长效合作机制,该四维机制作为联盟运行的机制保障,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政府政策能强化联盟合作机制对联盟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结论可为战略联盟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