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4)
- 2023(3589)
- 2022(3157)
- 2021(2972)
- 2020(2370)
- 2019(5372)
- 2018(5458)
- 2017(9936)
- 2016(5600)
- 2015(6564)
- 2014(6805)
- 2013(6393)
- 2012(5923)
- 2011(5370)
- 2010(5582)
- 2009(4897)
- 2008(5108)
- 2007(5060)
- 2006(4469)
- 2005(4147)
- 学科
- 管理(18745)
- 业(18616)
- 济(18611)
- 经济(18586)
- 企(17130)
- 企业(17130)
- 中国(6140)
- 财(6024)
- 农(5942)
- 业经(5626)
- 理论(5456)
- 方法(5423)
- 制(5168)
- 策(4950)
- 贸(4806)
- 贸易(4802)
- 地方(4753)
- 易(4700)
- 务(4402)
- 财务(4383)
- 财务管理(4363)
- 银(4259)
- 银行(4256)
- 教学(4238)
- 划(4090)
- 企业财务(4037)
- 技术(4027)
- 行(4025)
- 教育(4016)
- 和(3857)
- 机构
- 学院(78476)
- 大学(74336)
- 管理(28266)
- 济(27497)
- 经济(26578)
- 研究(24034)
- 理学(23222)
- 理学院(22943)
- 管理学(22514)
- 管理学院(22337)
- 中国(19588)
- 京(16026)
- 财(14498)
- 江(14120)
- 科学(13703)
- 所(11968)
- 州(11819)
- 中心(11438)
- 范(11217)
- 师范(11119)
- 财经(10835)
- 技术(10794)
- 北京(10347)
- 研究所(10292)
- 职业(10189)
- 经(9500)
- 农(9499)
- 院(9072)
- 业大(8547)
- 省(8407)
- 基金
- 项目(43045)
- 研究(35629)
- 科学(32847)
- 基金(28125)
- 家(23402)
- 国家(23140)
- 社会(19846)
- 科学基金(19760)
- 社会科(18693)
- 社会科学(18688)
- 省(18157)
- 教育(17823)
- 编号(17207)
- 成果(14851)
- 划(14627)
- 基金项目(14191)
- 课题(12528)
- 自然(12098)
- 资助(11960)
- 自然科(11801)
- 自然科学(11800)
- 自然科学基金(11590)
- 年(10933)
- 项目编号(10442)
- 性(9907)
- 重点(9777)
- 发(9554)
- 创(9101)
- 规划(9062)
- 部(8924)
共检索到130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向晖 胡继云 王雅黎 吕雄伟
本文论述了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提出战略联盟企业投入资源的个别振荡子与联盟体系统振动子的比值、战略联盟企业投入资源的互补性是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条件,同时指出联盟企业建立学习机制的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永明 张卫国 青雪梅
文章采用有别于传统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分析思路,从种群生态学的互惠竞争理论出发,先对LV模型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对May的互惠模型进行修正,使之与竞合型战略联盟的实际更吻合;再对模型进行讨论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联盟的稳定性不仅仅与互惠系数和竞争系数有关,而且与企业的自身增长率和收益密度制约有关。
关键词:
种群生态学 May 互惠竞争模型 稳定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玮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战略联盟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战略联盟组织的中间组织性质所导致的战略联盟组织对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的弱化,进而揭示了战略联盟组织稳定的关键在于组织内成员的博弈支付结构和博弈者对未来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稳定战略联盟组织应建立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的结论,阐述了这一机制的目标和内容,并针对我国战略联盟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健 韩茂祥
本文就战略联盟形成的背景、动因作了分析,进而讨论了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几个主要因素,指出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是基于绩效和时间两个纬度的。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稳定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家强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战略联盟这种新的组织形式也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长,承受不起如此快速的发展,联盟的不稳定性和解体率一直呈现一个较高的水平。本文以古诺寡头竞争为例,利用重复博弈理论,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机理进行博弈分析后认为,战略联盟在本质上是稳定的。
关键词:
战略联盟 不稳定性 博弈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政亮 徐飞
文章根据经典理论对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解释,受自然科学和系统科学稳定性研究的思想和概念启发,引入与系统演化密切联系的对称破缺视角,并尝试对战略联盟稳定性做出系统学意义上的诠释,以将经典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解释纳入一个统一分析框架中。在对战略联盟稳定性"对称破缺"做出探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对称破缺 系统演化 稳定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蔡继荣 胡培
本文从资源基础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和社会困境理论四个研究视角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相关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稳定性 研究脉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依 叶金福 邹艳
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借助Logistic规律模拟联盟竞合过程,得出联盟知识共享的稳定解;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系统仿真与算法推演得出联盟稳定性与联盟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为提升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和内部知识共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知识位势 知识共享 战略联盟 知识联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菲琼 范良聪
战略联盟,自诞生之初就一直经受着稳定性的考验。战略联盟是冲突性力量发展的点的集合,这些力量内生地对其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基于辩证法中的矛盾原理与Das和Teng(2000)提出的内在张力框架,深入探讨了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其中一对张力——合作与竞争,并利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的核心假设——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将随着联盟内合作与竞争力量之间的差异程度的扩大而上升。基于此结论,我们强调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基于合作竞争战略追求合成式租金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合作 竞争 战略联盟 稳定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忠德 陈婷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实现资源互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共赢的有效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联盟能否达到组建目标和完成目标任务,联盟稳定与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联盟稳定性的一次性静态博弈、动态博弈、重复博弈、演化博弈、合作博弈分析,得出了只有长期合作、建立信任关系、有合作成功的示范且比例较高、合作得益分配合理才能维持联盟稳定的相应结论,并从建立长远合作关系、选择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相关机制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运行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稳定性 博弈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必良 吴忠培 王玉蓉
一、企业战略联盟:形成 动因及稳定性问题 一般说来,企业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股权、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家强 万迪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和不确定,以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出现驱使企业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方式,以获得和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种新的合作方式就是战略联盟。但在实践中联盟的不稳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上,极大地制约联盟的健康发展。文章对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理论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每种理论解释做出一定的评析,以利于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战略联盟 不稳定性 交易成本理论 博弈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云龙 张新启 刘永松 杨立生
近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联盟稳定性、改进联盟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管理协同理论,从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关系协同、创新协同视角,以成员信任度为调节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联盟成员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协同、创新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生 王倩
分析并界定关系资本概念,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受到关系资本的影响,进而对不同的关系资本如何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提出改进建议。基于此,通过分析亲属、同窗、伙伴、同乡以及利益五种关系资本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基于关系资本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模型,利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定量研究,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关系资本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