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8)
2023(3479)
2022(2939)
2021(2830)
2020(2454)
2019(5571)
2018(5490)
2017(11053)
2016(5916)
2015(6551)
2014(6449)
2013(6347)
2012(5820)
2011(5204)
2010(5406)
2009(5056)
2008(5444)
2007(5008)
2006(4394)
2005(4225)
作者
(15490)
(12831)
(12723)
(12127)
(8454)
(6201)
(5876)
(4939)
(4877)
(4717)
(4401)
(4330)
(4162)
(4155)
(4120)
(4032)
(3967)
(3907)
(3682)
(3616)
(3248)
(3029)
(3019)
(2967)
(2950)
(2931)
(2922)
(2752)
(2524)
(2508)
学科
(26195)
(23977)
经济(23948)
(22615)
企业(22615)
管理(21282)
方法(12077)
数学(10727)
(10698)
数学方法(10648)
保险(10607)
(9291)
(7886)
财务(7874)
财务管理(7861)
(7826)
中国(7621)
企业财务(7585)
(6916)
银行(6916)
(6502)
(5620)
金融(5620)
业经(5192)
(5185)
(4889)
贸易(4886)
(4826)
(4678)
(4479)
机构
学院(83766)
大学(83205)
管理(36206)
(35840)
经济(35099)
理学(30350)
理学院(30112)
管理学(29760)
管理学院(29581)
研究(23508)
中国(23389)
(21101)
财经(16621)
(16576)
(15058)
财经大学(12639)
(12220)
(11508)
中心(11349)
金融(11310)
科学(11192)
(10912)
北京(10874)
商学(10675)
商学院(10589)
经济学(10579)
(10268)
经济学院(9577)
研究所(9396)
公司(9038)
基金
项目(48766)
科学(39310)
基金(37246)
研究(36400)
(30893)
国家(30648)
科学基金(27602)
社会(23954)
社会科(22792)
社会科学(22784)
基金项目(19134)
自然(18190)
自然科(17855)
自然科学(17851)
自然科学基金(17605)
(17410)
教育(16991)
资助(16542)
编号(15050)
(15035)
成果(12329)
(11516)
教育部(10540)
人文(10482)
(10359)
重点(10335)
(10021)
项目编号(9950)
课题(9834)
(9581)
期刊
(38713)
经济(38713)
研究(28020)
(17654)
(17040)
金融(17040)
管理(14722)
中国(14659)
科学(8895)
财经(8580)
学报(7919)
(7131)
(7033)
大学(6738)
学学(6482)
技术(6315)
经济研究(5947)
业经(5766)
财会(5536)
理论(5462)
教育(5351)
实践(4972)
(4972)
(4920)
问题(4596)
国际(4592)
会计(4534)
现代(4428)
农业(4399)
保险(4299)
共检索到130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红  赵荣权  朱震  胡耀丹  
随着加入战略联盟的上市公司数量与日俱增,战略联盟的资本市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我国2009—2021年上市公司战略联盟合作公告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加入战略联盟总体上抑制了企业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这种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低、财务风险高、管理层权力大和媒体关注度低的样本中更显著。这表明,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营稳定性、强化联盟内外部监督是战略联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式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均能显著抑制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在区分联盟各方特征后发现,当联盟对象为上市公司、企业性质为非龙头企业时,战略联盟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为上市公司开展战略联盟合作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规范联盟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战略联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功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施先旺  刘会芹  
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战略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差异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研究中对战略差异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和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战略差异可以通过信息路径(信息不透明度)和会计路径(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而较高的审计质量以及信息披露评级可以有效缓解战略差异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健  王百强  曹丰  
本文考察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2003—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公司战略对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正向影响,并且民营企业的上述影响显著强于国有企业。进一步地,本文对公司战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公司战略通过融资需求和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两条路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司战略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同时,找到了新的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对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及监管层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松令  王淼  刘亭立  
我国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董事联盟关系,其对公司治理产生的重要影响会反映在上市公司股价中。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参与人群的差异性,股价崩盘风险在近几年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鉴于此,文章以2008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董事联盟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董事联盟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较大;同时,董事网络中心企业的股票收益向好发展,但股价的稳定性要弱于网络边缘的企业。因此,为维稳我国股市的繁荣发展,上市公司在建立董事联盟关系要秉持适度联结的原则,防范过度联盟造成股价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宝华  罗宏  周微  杨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陈伶茜   周先波  
企业投放广告的初衷是增加产品知名度并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期频繁爆发的广告费过高引致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得学术界将广告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理论上适度广告投入可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而过度广告投入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寻求短期利益或掩饰经营不善的自利工具,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研究广告投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年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加剧次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广告投入不仅影响产品市场,还对金融市场具有溢出效应;广告投入对股票价格的这种溢出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企业规模大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广告投入增加会通过提高媒体报道数量和分析师跟踪数量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变更回归样本和核心变量测度指标后,广告投入的溢出效应依然稳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禹  胡国柳  
本文以2009-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战略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是导致二者正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经理人更容易通过企业战略差异窖藏"坏消息",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对于如何监管企业战略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德帅  董曼茹  付彬  
本文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公司战略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实行差异化的战略可以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并验证了其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造成的。本文的研究较为清楚的梳理了公司战略差异、真实盈余管理和股价崩盘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战略选择及其背后影响的认识,对恢复投资者信心,促进股市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颖  巩在武  
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交易数据,研究了异质性交易策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的当期情绪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前期情绪,能够显著影响风险资产特质收益率的波动:个人交易者倾向于做出骑乘泡沫行为,而机构交易者则倾向于利用市场噪声情绪推高风险资产价格并提前变现离场。同时,在对股价崩盘风险和异质性交易策略之间可能存在的系统性断点进行门限检验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相对力量效应对风险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门限点。当机构投资者的相对力量效应超过特定的阈值点时,股价长期崩盘风险会随着相对力量效应的提高而降低;而当个体交易者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机构交易者相对力量降低时,股价长期崩盘风险会提高。因此,有效引导交易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回归价值面本身,避免出现噪声蛊惑和诱导交易,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交易风险的关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熊家财  
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结合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剖析,发现股票流动性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国有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股票流动性较高的公司,这种正相关关系较弱。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并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增强市场流动性、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并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袁有  危英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场化债转股企业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债转股企业相对于非市场化债转股企业而言,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较低,且市场化债转股后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债转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的中介作用能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以上结论一方面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市场化债转股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另一方面对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对优化股权结构、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祖顺  王双微  刘浩思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随着金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金融服务也不断趋于完善和多样化,以满足企业日益剧增的融资需求,参与股权质押融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股权质押融资会不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使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融资确实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1)股权质押融资会随着杠杆率加大而加大股价崩盘风险;(2)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比非民营企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大。希望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微观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党论  郭蒙  
近年来,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监管层也出台新规从严规范股东减持。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数据为例,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被减持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地,从上市公司层面选取盈利能力和股价高估作为调节变量、从市场层面选取投资者情绪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可以起到"减速器"的作用,盈利水平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小;股价高估则起到"助力器"的作用,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大,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是"催化剂",投资者情绪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实证结果丰富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也为监管层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慧婷  张晓  刘莹  
在市场机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个股股价崩盘的异象依然反复发生。文章以2012—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检验了过度投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在现金流充足的公司中,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二是过度投资在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减少过度投资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公司,现金股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果更显著。本研究对公司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并有效发挥这一政策的治理效用,以及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宇  徐龙炳  
本文以限售股解禁前后大股东的资本运作为视角,基于2007-2014年数据,首先呈现大股东的资本运作方式,然后从其运作机制及经济后果来阐述资本运作的前因后果。研究发现:(1)资本运作方式有八种,其中,股权转让、资产收购和资产剥离最常用,资本运作方式的选择存在同群效应。资本运作多数都会选择在限售股解禁前后。(2)大股东在限售股解禁前后进行资本运作的原因是,希望借助资本运作提高股价,高位减持套现,获取高额收益。(3)资本运作的经济后果是,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配合限售股解禁及减持的资本运作是大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