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1)
2023(13028)
2022(10623)
2021(9512)
2020(8022)
2019(17951)
2018(17423)
2017(33916)
2016(17742)
2015(19767)
2014(19434)
2013(19456)
2012(17769)
2011(16037)
2010(16684)
2009(16071)
2008(15678)
2007(14426)
2006(13022)
2005(12114)
作者
(52362)
(43182)
(43157)
(40610)
(27732)
(20626)
(19526)
(16750)
(16531)
(15692)
(14756)
(14462)
(14135)
(13841)
(13768)
(13450)
(13010)
(12692)
(12403)
(12236)
(10803)
(10766)
(10625)
(10044)
(9804)
(9772)
(9653)
(9628)
(8768)
(8734)
学科
(86778)
(85868)
经济(85763)
(81558)
企业(81558)
管理(69370)
方法(33532)
业经(32823)
(26646)
金融(26646)
(26541)
(25575)
中国(25148)
(24451)
银行(24422)
数学(23956)
(23763)
数学方法(23726)
(20656)
财务(20632)
财务管理(20612)
(20269)
企业财务(19550)
技术(19456)
农业(19188)
地方(18262)
理论(17899)
(16433)
(15550)
(15358)
机构
学院(266605)
大学(259314)
(117897)
经济(115719)
管理(107763)
理学(91911)
理学院(91093)
管理学(89948)
管理学院(89472)
研究(85623)
中国(73393)
(55118)
(53966)
科学(48832)
(44300)
财经(43509)
(42818)
(41653)
中心(39789)
(39235)
研究所(38384)
业大(36257)
经济学(35900)
农业(34906)
北京(33826)
(33492)
经济学院(32342)
财经大学(31975)
商学(31835)
商学院(31573)
基金
项目(167862)
科学(134348)
研究(124392)
基金(122801)
(105555)
国家(104580)
科学基金(91907)
社会(81410)
社会科(77488)
社会科学(77469)
(67935)
基金项目(64152)
自然(58305)
自然科(57012)
自然科学(56995)
自然科学基金(56098)
教育(55217)
(54855)
资助(50191)
编号(49059)
(39349)
(39152)
成果(38826)
(38391)
重点(37844)
(36551)
创新(35820)
课题(34219)
国家社会(33515)
(32654)
期刊
(137805)
经济(137805)
研究(79628)
中国(52531)
管理(48652)
(45984)
(42219)
(37491)
金融(37491)
科学(36179)
学报(35392)
农业(28411)
大学(27889)
学学(26827)
技术(24981)
业经(24781)
财经(22830)
教育(21667)
经济研究(21532)
(19934)
(17656)
问题(17573)
技术经济(16120)
(14632)
现代(14596)
商业(14160)
世界(14069)
国际(13380)
财会(12751)
经济管理(12517)
共检索到412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刘军  
组织概念包含多个层次 ,主要有企业内的组织形态、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及产业间的组织形态、国家组织形态等。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主线是沿第一个层次展开 ,而产业组织理论则是沿第二个层次展开。两种理论虽然分属不同学科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融合和交叉 ,促进了理论的共同发展。现在基于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企业在多个层次的组织上均出现了新特征 ,这促进了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 ,也必将带动产业组织理论在新的视角中获得突破和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健柏  兰勇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组建战略联盟进行合作竞争是为了增强自身和所属价值链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指出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是独特资源和能力,企业战略联盟是为了实现这些资源和能力共享。它们分别解释了企业战略联盟彼此竞争合作的动因和本质。博弈论则为联盟成员的合作竞争规则和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三个理论的融合为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合作行为研究提供了综合范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晓绯  李春华  
企业在参与战略联盟时,既要通过价值链优势环节的互补来共享资源与知识,也要采取适当的策略行为保护自身的核心能力。为打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资源位障碍,关键是增强认知障碍、增大时间跨度、重视隐性知识积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  
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对企业竞争情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通过联盟可以分享和交流有一定隐秘性的竞争情报,竞争情报模式也随战略联盟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建立联盟的企业竞争情报业务主要通过基于内网、外网与因特网的竞争情报系统来开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至发  
从资源理论的角度,企业是其拥有的资源集,企业拥有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战略联盟可实现联盟伙伴之间战略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战略资源。相应地,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战略联盟伙伴间资源共享的竞争优势、资源互补的竞争优势和新资源的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青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和国内企业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人才结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纷纷掀起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浪潮,形成了许多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巨型战略联盟。企业战略联盟的迅速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国外跨国公司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经验对国内企业有很大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芳荔  
介绍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反竞争情报的概况,分析企业战略联盟中存在的竞争情报风险,从关键信息评估和分析、反竞争情报策略组合配置以及效果评测与反馈入手构建企业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模型体系,从人力资源、合法结构、联盟流程3个方面构建企业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机制。最后提出企业战略联盟反竞争情报实施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家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联盟这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广度和深度上亦有较大的突破,这都得益于战略联盟的强大竞争优势。本文从战略联盟的制度、技术、组织和理念四个方面,对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对此问题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茂华  
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分析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组织学习、推动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创造新的机会。为了发挥优势,企业应该明确目标,选好伙伴,定好协议,加强合作和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邹文杰  
本文认为,企业能力差异是企业间结成战略联盟的本质原因,企业能力缺陷克服、企业核心能力互补是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内在动因,由此产生了基于能力的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战略联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实现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对于竞争能力较弱的我国西部企业 ,面对国内、国际的竞争 ,如何才能在资源有限、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获得竞争优势呢 ?对此 ,笔者认为战略联盟不失为今天西部企业的一大竞争策略。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 ,在论述战略联盟的优势和主要类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西部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并结合西部企业的现状 ,提出了西部企业构建有效战略联盟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莲  
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战略模式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战略联盟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指出,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企业间合作竞争组织,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绩效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玉英  田萌  
本文通过生态位理论研究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以及战略联盟企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结果表明战略联盟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可以实现互惠共生,协同发展。当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可以通过生态位的相对分离,减少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同时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实现竞争力的整合和战略联盟企业的共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红岩  
集知识化、信息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时代的革命。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由此引发了经济领域众多的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法的管理革命。企业联盟,作为一种网络经济时代在竞争中求合作的新形态,运势而生,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未来市场运作的全新模式——亚市场,它越益成为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斌  
一、企业战略联盟:特征和动因 战略联盟概念最早是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