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2)
- 2023(11571)
- 2022(9920)
- 2021(9566)
- 2020(7819)
- 2019(18415)
- 2018(18654)
- 2017(35949)
- 2016(19651)
- 2015(22253)
- 2014(22339)
- 2013(21900)
- 2012(19909)
- 2011(17903)
- 2010(17932)
- 2009(16120)
- 2008(15738)
- 2007(13745)
- 2006(12046)
- 2005(10533)
- 学科
- 济(72116)
- 经济(72036)
- 管理(57889)
- 业(54468)
- 企(46795)
- 企业(46795)
- 方法(32972)
- 数学(27544)
- 数学方法(27179)
- 中国(19900)
- 农(19865)
- 业经(17553)
- 财(17438)
- 学(16317)
- 地方(15539)
- 理论(15404)
- 贸(13420)
- 贸易(13412)
- 和(13383)
- 农业(13282)
- 制(13212)
- 易(13025)
- 技术(12804)
- 教育(11947)
- 划(11849)
- 务(11602)
- 财务(11535)
- 财务管理(11514)
- 环境(11385)
- 银(11025)
- 机构
- 大学(272393)
- 学院(271722)
- 管理(111140)
- 济(100343)
- 经济(97823)
- 理学(96361)
- 理学院(95287)
- 管理学(93675)
- 管理学院(93177)
- 研究(87311)
- 中国(63722)
- 京(58622)
- 科学(54907)
- 财(45208)
- 所(42883)
- 农(39961)
- 业大(39627)
- 中心(39526)
- 江(39480)
- 研究所(39159)
- 范(38352)
- 师范(38028)
- 北京(37221)
- 财经(36664)
- 经(33250)
- 州(32588)
- 院(32016)
- 农业(31195)
- 师范大学(30532)
- 技术(30422)
- 基金
- 项目(186791)
- 科学(146010)
- 研究(140580)
- 基金(132719)
- 家(114587)
- 国家(113590)
- 科学基金(97636)
- 社会(84995)
- 社会科(80360)
- 社会科学(80335)
- 省(73550)
- 基金项目(71003)
- 教育(65598)
- 自然(63546)
- 自然科(62026)
- 自然科学(62015)
- 划(61945)
- 自然科学基金(60880)
- 编号(60090)
- 资助(54261)
- 成果(49196)
- 重点(41430)
- 课题(41201)
- 部(40650)
- 发(39624)
- 创(39082)
- 项目编号(37236)
- 创新(36176)
- 科研(35119)
- 大学(35109)
- 期刊
- 济(111115)
- 经济(111115)
- 研究(79440)
- 中国(51644)
- 管理(41475)
- 学报(40642)
- 教育(38704)
- 科学(38372)
- 农(36406)
- 财(33252)
- 大学(30904)
- 学学(28461)
- 农业(26002)
- 技术(25254)
- 融(20792)
- 金融(20792)
- 业经(19494)
- 图书(17940)
- 财经(16796)
- 经济研究(16749)
- 经(14129)
- 理论(14128)
- 问题(14037)
- 科技(13734)
- 业(13649)
- 实践(13221)
- 践(13221)
- 现代(12872)
- 技术经济(12576)
- 情报(12488)
共检索到391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建树
战略、安全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均或多或少地涉及国家及其军事力量的运用,学科边界较为模糊。笔者认为,上述三个概念的内涵各有侧重。战略研究关注军事力量的运用,安全研究侧重"已获得价值的保护程度",和平研究关心包括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在内的暴力的消除。在研究议题方面,战略研究关注武力运用、核威慑、理性、战略文化等;安全研究涉及安全的主体、外部威胁类型和需要保护的价值;和平研究探讨缔造与维持和平。在研究范式方面,战略研究一般从现实主义理论切入;安全研究则多种范式竞风采,但自由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平研究在范式运用方面与安全研究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建构主义范式风头强劲。战略、安全与和平问题研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战略研究的一端讨论如何实施和赢得战争,和平研究的一端探究如何缔造与维持和平,这两端之间是安全研究,它构成一道长长的频谱,这个频谱从接近冲突与战争状态的极度不安全到接近和平状态的绝对安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道林 张立新 杜挺
研究目的:从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范畴研究土地管理学的学科内涵、内容体系及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归纳法,文献统计法。研究结果:土地管理学是研究土地管理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的学科,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侧重土地公共属性、社会属性问题研究。研究结论:目前,土地管理学研究框架已基本形成,围绕土地管理实践形成了一套知识体系和政策法律框架;在土地权籍理论方面基本形成雏形;未来研究在围绕实践需求基础上,土地管理基本理论研究应得到加强,并探索回归保障土地资源公共属性本质。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学 土地科学 研究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懋
本文试图通过战略研究范式角度,对波特的战略研究思想尤其是研究路径进行重新定位。大部分传统的企业战略研究都是从波特的基本思想开始,波特的研究成果作为战略管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商学院战略管理教学和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实践界和理论界,都对波特的战略思想提出一些质疑。本文借助对功能型战略研究范式的考察,对波特战略研究的范式进行了解分析,不但回应了对波特思想的质疑,而且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
战略思想 研究范式 研究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峰 胡志民
针对当前科技战略思想、战略理论、战略研究方法不完善、未达共识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溯源并梳理战略思想的发展与演化,对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应用领域的战略思想、战略理论的特征进行总结;研究提出我国语境下科技战略的内涵与特点,以及科技战略研究的6类范式:跟随创新的战略范式、政治主导的战略范式、场景牵引的战略范式、技术推动的战略范式、学界酝酿的战略范式、竞争驱动的战略范式,并提出涵盖6类范式的集成式科技战略研究框架。
关键词:
科技战略 研究范式 创新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伟升 朱协 文传浩
绿色品牌和品牌生态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将两者融合的绿色品牌生态系统内涵是什么?文献研究表明,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以获得绿色忠诚、实现绿色发展为目的,兼具商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是商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耦合发展的产物,对“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因此,论文结合实际案例,从是否存在主导品类出发,将绿色品牌生态系统分为三类,紧扣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核心品牌载体,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七个研究议题,并从理论创新、内外部衍生应用、价值识别和评估以及未来完善空间几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伟升 朱协 文传浩
绿色品牌和品牌生态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将两者融合的绿色品牌生态系统内涵是什么?文献研究表明,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以获得绿色忠诚、实现绿色发展为目的,兼具商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是商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耦合发展的产物,对“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因此,论文结合实际案例,从是否存在主导品类出发,将绿色品牌生态系统分为三类,紧扣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核心品牌载体,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七个研究议题,并从理论创新、内外部衍生应用、价值识别和评估以及未来完善空间几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余义勇 杨忠
传统观点认为知识溢出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及独占性利益的获取,这也是“开放式创新悖论”的重要论点之一,然而现实中企业主动向外界披露知识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与传统经典理论相悖。目前主流研究多聚焦于知识溢出的消极面,忽略了战略性知识披露可能带来的潜在积极效应。现今,开放与共融时代的到来为战略性知识披露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梳理战略性知识披露相关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据此,本研究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战略性知识披露进行概念界定,并通过概念辨析进一步明确了其内涵;其次,对源企业进行战略性知识披露的动机、边界条件及披露内容、程度和方式进行阐释以明晰其内在逻辑;最后,提出战略性知识披露过程循环理论及衍生性研究分析框架,不仅对战略性知识披露发挥效用的整个过程机制进行进一步探讨以阐释其原理,而且对相关衍生性研究进行展望以拓展其理论边界。总之,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战略性知识披露相关研究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探索思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秉 吴超
[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在系统安全行为管理方面具有十分广泛而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运用类比法,借鉴信息行为相关研究,以已有安全信息行为相关研究为基础,首次正式提出11个安全信息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念,并运用数理逻辑方法表示各基本概念。基于此,系统阐释安全信息行为的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既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亦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清晰严谨的研究框架,有利于引导安全信息行为研究从"零散化"走向"集成化",有利于指导构建完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永进
概念史是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新兴研究范式,它通过分析概念的语义内涵和发展演变,考察其历史语境、思想脉络、内在逻辑及其所构筑的知识体系。将概念史运用至毛泽东研究,可以有效弥补旧有范式的诸多缺陷和不足,实现由人物、事件导向到问题导向的转换,为深化毛泽东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目前,概念史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使用边际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范式意义的发挥还需要学界共同努力。
关键词:
概念史 话语分析 毛泽东研究 范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国建
本文基于库恩范式理论,采用抽样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用经验数据的形式客观展现了我国会计研究的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利用经验研究的结论勾勒了一个由"核"会计研究范式"次"会计研究范式和"泛"会计研究范式构成的三级会计研究范式模型,每一个层级的研究范式界定各自的研究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中所揭示的引导会计研究的框架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会计研究范式的内涵,把握会计研究的重心,推动会计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核心期刊 研究范式 现状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长林 李世梅 罗静
比较是认识和把握职业学科概念意涵的重要方法。对职业学科与职业科学的比较发现:两者连接的纽带是职业及职业知识,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呈现方式不同,二是产生时间不同,三是相互作用不同。对职业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较发现:两者都是类型学科的总称且都重视实用知识和技术知识,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逻辑起点不同,即应用学科主要对应社会应用,职业学科主要对应职业岗位;二是逻辑主线不同,即应用学科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职业学科是面向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职业研究;三是逻辑支点不同,即应用学科建设的是应用型高校、职业学科建设的是职业技能型高校,应用学科依托的是应用创新团队和应用发展平台,职业学科依托的是职业创新团队和职业发展平台;四是逻辑旨归不同,即应用学科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职业学科是为职业进步服务。
关键词:
职业学科 职业科学 应用学科 比较视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飞 綦成双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数据作为第五大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推动数字创业实践的潮涌。其中机会是数字创业活动的核心,但数字创业机会建构的过程研究仍然存在空白。在建构主义视角之下,作为能够塑造创业个体认知与组织决策的学习行为,对于推进机会创造有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于数字创业学习这一构念,通过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与数字创业的相关研究,探索数字创业主体在机会建构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阐释了数字创业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并依循“影响动因—学习行为—机会建构”逻辑,探索性地提出了数字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议题。本文认为,特定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在塑造数字创业学习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创业行动者通过开展“在想中学”的认知学习和“在做中学”的情境学习推进数字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并基于经验学习实现对数字创业机会的适应性迭代。本文旨在进一步揭示数字时代建构主义机会观与学习观的互动关系,丰富创新驱动创业的微观机理研究。
关键词:
创业学习 数字创业 建构主义 创业机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关新华 谢礼珊
学术界对服务主导逻辑和价值共创思想的研究主要聚焦价值共创的积极方面,忽略了失败或错误的共创过程可能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学者们开始将价值共毁的概念引入服务主导逻辑领域。本文以价值共毁作为关键词,在中英文主流数据库中检索出47篇中英文文献,然后整理了价值共毁的提出背景、概念界定,从价值共毁的内在机制、不同互动情境下的价值共毁、技术应用引致的价值共毁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了价值共毁过程循环理论框架,进而从影响因素、互动中的资源与流程、状态与动态、结果与反馈及干预机制等方面阐述未来研究展望。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整理了已有研究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
价值 价值共创 价值共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升 季雷
通过对有关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发展与分化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回顾和比较,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对福利制度本身进行孤立分析,忽视了其调节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未能认识到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分化是内嵌于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系统性变化。这种分析范式使大量研究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显著因素视为影响福利制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导致研究结论的碎片化和局限性。尽管如此,各历史时期的研究议题变迁却在不知不觉中呈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基于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解释福利制度发展和分化的理论框架,将上述零散的研究有机地统一到历史唯物主义更加宏大的理论框架中,做到理论与历史逻辑的统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云 朱明侠
奢侈品管理科学的范式研究是以广义定义为核心内容的规范研究到论证和确定狭义定义为主要方向的实证研究之间至关重要的一个研究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奢侈品形成的历史考略入手,对奢侈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确定了现代奢侈品定义的发展逻辑,理清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和差异的历史成因,构建了奢侈品管理科学的基本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奢侈品广义定义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为奢侈品管理领域的研究解决了科学划界问题。
关键词:
奢侈概念 奢侈品管理 范式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