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4)
- 2023(18294)
- 2022(15166)
- 2021(13592)
- 2020(11085)
- 2019(25063)
- 2018(24699)
- 2017(46752)
- 2016(25450)
- 2015(28336)
- 2014(28422)
- 2013(27780)
- 2012(25632)
- 2011(23518)
- 2010(23945)
- 2009(22503)
- 2008(22104)
- 2007(20155)
- 2006(18351)
- 2005(17076)
- 学科
- 济(120170)
- 经济(119988)
- 管理(78924)
- 业(72422)
- 企(58662)
- 企业(58662)
- 方法(39471)
- 中国(34816)
- 数学(33472)
- 数学方法(33102)
- 农(32255)
- 地方(30530)
- 业经(28157)
- 财(27330)
- 制(25063)
- 学(24503)
- 环境(22646)
- 农业(21702)
- 贸(19586)
- 贸易(19572)
- 银(19487)
- 银行(19437)
- 易(18914)
- 融(18791)
- 金融(18789)
- 行(18688)
- 发(17601)
- 体(17585)
- 划(17562)
- 地方经济(17256)
- 机构
- 学院(372104)
- 大学(370264)
- 济(159190)
- 经济(155879)
- 管理(137855)
- 研究(135784)
- 理学(116940)
- 理学院(115541)
- 管理学(113666)
- 管理学院(112991)
- 中国(103176)
- 科学(82485)
- 京(79898)
- 财(73578)
- 所(69866)
- 农(66419)
- 研究所(63023)
- 中心(60215)
- 江(58623)
- 财经(56885)
- 业大(55698)
- 农业(51561)
- 经(51303)
- 北京(50905)
- 范(49493)
- 院(49163)
- 师范(48942)
- 经济学(48687)
- 州(46192)
- 经济学院(43331)
- 基金
- 项目(242324)
- 科学(190136)
- 研究(175009)
- 基金(174227)
- 家(153431)
- 国家(152113)
- 科学基金(129005)
- 社会(114075)
- 社会科(108074)
- 社会科学(108042)
- 省(96069)
- 基金项目(91644)
- 自然(81516)
- 划(80376)
- 自然科(79469)
- 自然科学(79443)
- 教育(78900)
- 自然科学基金(77999)
- 资助(70088)
- 编号(69108)
- 发(57056)
- 成果(56578)
- 重点(55735)
- 部(52455)
- 创(50055)
- 课题(49902)
- 国家社会(47575)
- 创新(46981)
- 制(46625)
- 科研(45648)
- 期刊
- 济(192629)
- 经济(192629)
- 研究(114516)
- 中国(83038)
- 农(62144)
- 学报(60354)
- 财(57100)
- 科学(55942)
- 管理(54256)
- 大学(45736)
- 学学(43322)
- 农业(41619)
- 教育(39199)
- 融(37855)
- 金融(37855)
- 技术(32010)
- 业经(31342)
- 经济研究(30724)
- 财经(29160)
- 经(25258)
- 问题(24910)
- 业(22301)
- 贸(19271)
- 技术经济(19200)
- 版(17897)
- 科技(17627)
- 世界(17580)
- 资源(17483)
- 国际(17468)
- 商业(17437)
共检索到583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爱年 彭立威
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批判和超越,其核心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有关制度安排和决策程序着手,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文章针对我国战略环评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玉洁 刘秋妹 吕建华 朱坦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的国家之一,完善的立法体系是保障EIA有效性的基础。回顾了我国EIA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历程,阐述了EIA的立法背景和主要驱动力,最后从完善立法框架及建立外部支持保障机制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 立法 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卓有成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得到完善与发展,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入领
李珍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以下简称《社会》)已于1998年6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资料翔实、说理充分、观点独到,整个论证过程很有说服力,是一部自出机杼、自成一家的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学术专著。作者在《社会》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庆华
经济发展战略与现代化中的制度文明进展李庆华(中共中央党校100091)“现代化”是一个包含深刻而丰富历史内涵的范畴,它既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的范畴;既是一个国际一般性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范畴。就其内容而言,概括地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齐美东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更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构建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金融支持 制度保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伍世安
中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久推难转,是因为存在制度性障碍。转变发展方式与转换体制机制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由制度结构及其变迁形成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首先,传统制度性障碍表现为制度目标的设定立足于产出型指标的"赶超",而忽略了投入型、效益型和结构型指标。其次,从制度体系来看,落后的技术制度纵容了粗放式经济的发展,误导的经济制度固化了经济主体对旧的发展方式的利益眷念,软化的政治法律制度滞抑了向新发展方式的转变。消除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性障碍需要执政者狠下决心,强化顶层设计,容许基层和地方大胆制度创新。
关键词:
粗放 制度性障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娟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改善类生存现状和获得良好环境质量的保障。通过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定义及其发展,针对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后仍存在的问题,可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 公众参与 环境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大松 张建伟
根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任不同 ,可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划分为不同模式 ,本文重点对福利型和保障型两种主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从理论基础、非经济影响因素和经济发展效应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介绍了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并从中总结出我国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鹤 朱坦 戴树桂 邢纪萍 刘小琴
本文讨论了SEA开展的必要性 ,介绍了SEA的两种类型 ,论述了SEA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指出SEA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纽带。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晖 许能锐
一、海南建省初期发展战略的缺陷(一)初期发展战略的缺陷:制度软化。1988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小组经过调研和评估论证后编制了《海南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海南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贸旅并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得到海南省人代会和省一大的确认,最终形成了海南经济发展的指导战略。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这一战略并没有执行,不同观点的也随之出现,引发了"工业主导论"、"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种莳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提出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强化社会事业体制、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 制度安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可达
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是研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而我国现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从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科技体制创新、规范要素配置机制、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七个方面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进行重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开群
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在于效率。转型期,我国经济表现了低效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行为——绩效的逻辑分析框架,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低效成因在于市场制度扭曲。依据科斯定理,完善市场制度,必然会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进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市场制度,需要政府撤离市场,维护市场,而非行政干预市场,从而保证市场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制度,要求打破市场垄断。因此,市场制度决定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制度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政府 市场 制度 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飞 孔伟
掌握现行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机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文章从土地制度的视角分析了现行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机理,指出现行土地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及要素结构失衡的重要制度成因。文章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改革土地制度,增加地方政府和企业获得土地的难度,并减少它们从土地中获得的收益。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机理 土地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