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2)
2023(7850)
2022(6472)
2021(6229)
2020(5224)
2019(11895)
2018(11491)
2017(21828)
2016(11674)
2015(13039)
2014(12766)
2013(12553)
2012(11463)
2011(10241)
2010(10805)
2009(10696)
2008(10185)
2007(9798)
2006(9040)
2005(8569)
作者
(31972)
(26404)
(26322)
(24959)
(17098)
(12472)
(11959)
(10160)
(10134)
(9736)
(8992)
(8825)
(8676)
(8544)
(8322)
(8112)
(7857)
(7803)
(7604)
(7529)
(6570)
(6344)
(6320)
(6028)
(6020)
(5999)
(5922)
(5881)
(5358)
(5172)
学科
管理(51064)
(46993)
(44597)
企业(44597)
(41434)
经济(41376)
(26272)
金融(26271)
(25135)
银行(25127)
(24274)
中国(19059)
(18662)
方法(16396)
(15579)
(14276)
财务(14231)
财务管理(14203)
企业财务(13615)
业经(13192)
数学(12164)
数学方法(12039)
中国金融(11116)
理论(10823)
(10668)
(9889)
地方(9863)
(9251)
(8921)
人事(8018)
机构
大学(164509)
学院(164311)
管理(68760)
(66434)
经济(64728)
理学(56772)
理学院(56180)
管理学(55484)
管理学院(55131)
中国(48415)
研究(48174)
(37401)
(34236)
财经(28261)
(26636)
科学(25628)
中心(25450)
(25444)
(23102)
(22670)
(21894)
北京(21663)
银行(21160)
财经大学(21077)
(20468)
(20422)
师范(20298)
研究所(20185)
(19950)
商学(19880)
基金
项目(95996)
科学(77073)
研究(73254)
基金(71246)
(59621)
国家(59033)
科学基金(52733)
社会(47300)
社会科(44934)
社会科学(44919)
基金项目(37316)
(36962)
教育(34484)
自然(33647)
自然科(32971)
自然科学(32969)
自然科学基金(32441)
编号(30511)
(30466)
资助(29259)
成果(25870)
(21683)
重点(20876)
课题(20872)
(20819)
项目编号(19944)
(19660)
教育部(19610)
人文(19505)
(19448)
期刊
(81290)
经济(81290)
研究(52820)
中国(37683)
(35308)
金融(35308)
(33435)
管理(31756)
科学(20842)
学报(20344)
教育(18563)
(18386)
大学(16706)
财经(16204)
学学(15506)
技术(14068)
(13843)
业经(12907)
经济研究(11605)
农业(10907)
问题(9336)
财会(9100)
现代(8892)
图书(8836)
理论(8810)
会计(8547)
技术经济(8235)
商业(8106)
(7913)
实践(7865)
共检索到272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沛璋  李英  
融资约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公司战略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战略激进度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关系的基础上,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的战略越激进,其融资约束越严重;激进型战略下的管理者更善于伪装,具体表现为激进型战略下代理成本提升的管理者伪装行为,最终导致融资约束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审计质量较低、公司总部位于东部、公司总部位于非18个“一带一路”重点省市的情况下,战略激进度对融资约束的加剧作用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国良  谢思维  
加强创新能力和健全商业信用体制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战略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路径和手段。本文从从公司战略层面出发,使用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衡量公司战略的激进程度,探讨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将商业信用融资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其中,分析检验商业信用在两者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激进度与公司创新成果显著正相关,且商业信用融资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战略激进的公司可以通过获得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企业选择合适的战略定位,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涛永  孟丽  
把握战略激进度是企业绩效提升的关键,以往研究未关注战略激进度对企业技术距离的影响。以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系统GMM检验企业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间的关系,以及管理者变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分析型战略有助于技术距离缩小,但进攻型和防御型战略不利于缩小技术距离。在管理者变更频率较高的企业中,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间的U型关系更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间的U型关系在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中表现更显著。相比于职业经理人,由控股股东继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在较少继任者两职兼任的情景下,管理者变更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涛永  孟丽  
把握战略激进度是企业绩效提升的关键,以往研究未关注战略激进度对企业技术距离的影响。以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系统GMM检验企业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间的关系,以及管理者变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分析型战略有助于技术距离缩小,但进攻型和防御型战略不利于缩小技术距离。在管理者变更频率较高的企业中,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间的U型关系更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战略激进度与技术距离间的U型关系在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中表现更显著。相比于职业经理人,由控股股东继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在较少继任者两职兼任的情景下,管理者变更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俊领  刘志远  全晶晶  
利用沪深A股2009-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战略激进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公司战略越激进,管理层语调操纵越严重;机制检验表明,公司战略激进度通过融资需求和股权激励影响管理层语调操纵;异质性分析显示,国有产权性质、高质量内部控制、更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够显著抑制公司战略激进程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胡中涵  
文章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并以公司战略激进度为中介变量,审计意见类型和风险承担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它们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呈正相关,且这一关系在聘请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公司战略激进度在股权质押与投融资期限错配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显著缓解股权质押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而企业高风险承担水平会提高股权质押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力。文章研究结论对规范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优化企业投融资期限结构以及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小刚  李响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丰富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双重优势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对整体资源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传统的“先污后治”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调节效应以及门槛回归检验,探讨融资约束、战略激进对绿色创新投入和产出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创新投入对绿色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及战略激进对绿色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并存在门槛效应。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企业应加大绿色创新活动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绿色创新转化能力;建立相应的融资管控机制,严格管控企业投资方向;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科学战略,优化现有的企业战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巩敏焕  王礼力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管理者能力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显著地缓解了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且该结论并未因样本公司区域、行业和最终控制人属性的异质性而产生分化,具有较好稳健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平  
文章选择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融资约束水平对企业资本错配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管理者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上市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错配现象,融资约束水平对资本错配存在“U型”影响结构,这一结论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样本中均成立,但是民营企业的临界值点小于国有企业,说明民营企业资本错配对融资约束的忍耐力更差。企业管理者能力对融资约束与企业资本错配的负相关阶段存在同向强化作用,但对融资约束与企业资本错配的正相关阶段不存在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巩敏焕  王礼力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管理者能力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显著地缓解了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且该结论并未因样本公司区域、行业和最终控制人属性的异质性而产生分化,具有较好稳健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宫兴国  陆垚  林春雷  
企业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战略差异度是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然而,战略差异度变化带来的风险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与企业初衷背离。为了探究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选择2012—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提升战略差异度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不利于财务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适度的财务柔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缓解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在高股权激励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结论可丰富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也可为企业通过战略规划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利用财务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欢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的关系,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战略和融资约束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作用和公司治理作用,显著降低了由企业战略激进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欢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的关系,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战略和融资约束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企业战略激进程度与融资约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作用和公司治理作用,显著降低了由企业战略激进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祖光  贺斯奇  万迪昉  
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性资本会诱发异质性资本冲突,资本融合成为影响混改效果的关键。在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以2013年—2021年竞争性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异质性资本融合通过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两种途径提高企业战略激进程度;异质性资本融合通过提高企业高管外部薪酬差距来改变企业战略激进度,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抑制异质性资本融合对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正向影响。不确定性主要通过改变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管理层激励机制改善难以替代股东层面的变革。股东层面异质性资本融合和股权多元化对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乃胜  肖宋敏  魏建成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为样本,首次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考察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应计、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横向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战略非激进的企业,战略激进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战略由非激进型变更为激进型战略时,企业会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减少真实盈余管理。最后,在应计盈余管理中采取激进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正向盈余,避免负向盈余。将战略选择与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相联系,丰富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