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7)
2023(8508)
2022(7052)
2021(6629)
2020(5491)
2019(12330)
2018(11808)
2017(23140)
2016(11834)
2015(13083)
2014(12293)
2013(11998)
2012(10749)
2011(9623)
2010(10196)
2009(10056)
2008(9266)
2007(8882)
2006(7938)
2005(7358)
作者
(30383)
(24903)
(24795)
(23334)
(16155)
(11738)
(11176)
(9590)
(9326)
(9021)
(8354)
(8283)
(7997)
(7968)
(7734)
(7665)
(7431)
(7349)
(7113)
(6870)
(6093)
(5926)
(5730)
(5717)
(5641)
(5629)
(5609)
(5553)
(4874)
(4835)
学科
(53723)
(51362)
企业(51362)
管理(48048)
(43268)
经济(43225)
(27726)
银行(27715)
(26807)
金融(26807)
(26545)
(19473)
中国(19298)
方法(17943)
(17778)
技术(16060)
(16037)
财务(16016)
财务管理(15994)
企业财务(15454)
数学(14696)
数学方法(14590)
业经(13638)
技术管理(12236)
中国金融(11210)
地方(10467)
(10136)
(9786)
理论(9166)
体制(9147)
机构
学院(158803)
大学(155641)
(69017)
管理(67656)
经济(67573)
理学(57692)
理学院(57221)
管理学(56705)
管理学院(56368)
中国(47916)
研究(45463)
(36220)
(30878)
财经(28357)
(25630)
(24975)
(24719)
中心(24440)
银行(24067)
(22593)
科学(22238)
(22155)
金融(21697)
财经大学(21382)
商学(20999)
(20969)
经济学(20901)
商学院(20819)
(20234)
北京(19527)
基金
项目(97806)
科学(79735)
研究(75853)
基金(72251)
(59811)
国家(59270)
科学基金(54172)
社会(50431)
社会科(48191)
社会科学(48182)
(39576)
基金项目(38202)
教育(35010)
自然(33544)
自然科(32904)
自然科学(32902)
自然科学基金(32418)
(31758)
编号(30196)
资助(28601)
(27822)
创新(24806)
成果(24642)
(21729)
重点(21630)
课题(21077)
(21051)
国家社会(20390)
项目编号(20253)
(20233)
期刊
(75941)
经济(75941)
研究(50897)
(40391)
金融(40391)
中国(33690)
(31463)
管理(31036)
科学(17532)
教育(15929)
学报(15425)
(15158)
财经(15005)
技术(13977)
大学(13289)
业经(12769)
(12666)
学学(12595)
经济研究(12217)
财会(9685)
技术经济(8803)
理论(8747)
科技(8740)
农业(8527)
问题(8508)
会计(8414)
现代(8353)
商业(8337)
(8207)
国际(8035)
共检索到255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国良  谢思维  
加强创新能力和健全商业信用体制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战略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路径和手段。本文从从公司战略层面出发,使用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衡量公司战略的激进程度,探讨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将商业信用融资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其中,分析检验商业信用在两者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激进度与公司创新成果显著正相关,且商业信用融资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战略激进的公司可以通过获得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企业选择合适的战略定位,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以及提升创新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蓉丽  夏圣洁  王化成  
公司战略的制定影响公司整体发展方向。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激进度越高,创新成果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和产品竞争较强的情况下,公司战略激进度对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管理层激励和失败容忍度在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通过分析战略激进度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对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治理层激励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胡中涵  
文章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并以公司战略激进度为中介变量,审计意见类型和风险承担水平为调节变量,分析它们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呈正相关,且这一关系在聘请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公司战略激进度在股权质押与投融资期限错配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显著缓解股权质押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而企业高风险承担水平会提高股权质押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力。文章研究结论对规范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优化企业投融资期限结构以及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俊领  刘志远  全晶晶  
利用沪深A股2009-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战略激进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公司战略越激进,管理层语调操纵越严重;机制检验表明,公司战略激进度通过融资需求和股权激励影响管理层语调操纵;异质性分析显示,国有产权性质、高质量内部控制、更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够显著抑制公司战略激进程度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沛璋  李英  
融资约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公司战略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战略激进度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战略激进度与融资约束关系的基础上,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的战略越激进,其融资约束越严重;激进型战略下的管理者更善于伪装,具体表现为激进型战略下代理成本提升的管理者伪装行为,最终导致融资约束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审计质量较低、公司总部位于东部、公司总部位于非18个“一带一路”重点省市的情况下,战略激进度对融资约束的加剧作用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亭亭  
探索金融化与创新的良性循环机理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而理清金融化与企业创新战略决策的内在逻辑是把握金融资本与研发资本转化机制的重要切入点。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年-2018年面板数据,基于创新位势差异的视角考察了金融化对于企业创新战略激进度影响和机制的主体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化通过数字化转型机制显著提高了“创新者”的创新战略激进度,知识产权壁垒对于金融化与“创新者”的创新战略激进度的正向关联机制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金融化对于创新者创新战略激进度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获得一定政策倾斜和选择较长研发周期的情境下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维度,为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小刚  李响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丰富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双重优势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对整体资源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传统的“先污后治”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调节效应以及门槛回归检验,探讨融资约束、战略激进对绿色创新投入和产出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创新投入对绿色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及战略激进对绿色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并存在门槛效应。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企业应加大绿色创新活动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绿色创新转化能力;建立相应的融资管控机制,严格管控企业投资方向;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科学战略,优化现有的企业战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方红星  楚有为  
商业信用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不同特征的企业在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需求与供给双重角度检验了公司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战略对商业信用融资有显著影响,相比防御型战略,采取进攻型战略的企业商业信用水平更高。从商业信用的需求角度看,进攻型战略通过加剧公司面临的信贷约束,增加了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需求;从商业信用的供给角度看,进攻型战略公司通过降低供应商集中程度,增强其相对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进而从供应商处获得更多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需求与供给达成均衡的结果,而公司战略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影响商业信用水平。战略特征是企业一般特征背后影响商业信用融资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丰富了公司战略和商业信用领域的研究,对企业结合战略特征做出合理融资决策也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芸   马硕   魏田苡薇  
在科技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关键议题。本文采用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战略激进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越高,技术创新成果越丰富,且主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渠道机制实现。此外,以饮酒文化为代表的关系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分别在战略激进度影响技术创新中产生负向、正向调节作用。拓展研究发现,战略激进度对技术创新质量提升效果相对弱化。本文研究结论为管理者决策、激励技术创新与培育高价值专利提供新的思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玉香  朱紫怡  杨萍  杨林  
借鉴权变思想,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动态视角探究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选择的战略越激进,企业创新水平越高,而在衰退期两者的关系并不显著,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移不断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在职消费均可以正向促进战略激进度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但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公司战略以及高管激励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正文   许康  
文章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动态能力和资源配置理论,构建主效应和边界机制的双重固定效应验证模型,实证检验管理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管理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在进行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以及动态面板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管理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受到企业战略激进度的正向调节及金融错配的负向调节;企业竞争优势在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增长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非国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管理创新促进可持续增长作用更显著,管理创新的影响不存在区域异质性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来芳  孙河涛  
自2010年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启动以来,这一新兴做空机制受到了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不同内外部环境下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公司被融券卖空规模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战略激进对融券卖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于防御型企业战略,进攻型企业战略被融券卖空的规模更大。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企业所属行业的创新导向和企业内部的代理动机显著地影响企业战略与融券卖空规模之间的关系。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公司战略激进对融券卖空规模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在代理成本高的企业中,公司战略激进对融券卖空规模的正向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战略的经济后果、融券卖空的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对于企业防范被融券卖空风险、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决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杰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财务战略定位上的异质性特征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异质性财务战略显著降低了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收益波动程度增加和通过操纵性应计项目实施的盈余管理程度增强所引发的盈余质量降低,是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异质性财务战略影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中介路径,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考虑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后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加剧了财务战略定位上的异质性特征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庄俊明  林永佳  于守金  
采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增加公司战略激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两职合一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战略激进度的关系会更显著。再者,研究发现控制权维护条件下激进的战略调整会相应增加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操纵程度。最后,基于综合评估经济后果的视角,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形下,公司激进的战略调整并不利于公司的未来价值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栓文  徐旭姌  
现金股利分配一直是影响投资者决策和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定位对现金股利分配具有显著影响,企业战略越激进,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越低;激进型企业容易陷入外部融资困境,为了避免融资难融资贵,企业倾向降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较货币政策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现金股利分配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与现金股利分配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有效的内部控制以及税收激励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战略激进度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为现金股利发放的动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