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2)
- 2023(18876)
- 2022(16078)
- 2021(14973)
- 2020(12580)
- 2019(28284)
- 2018(27988)
- 2017(53401)
- 2016(29356)
- 2015(32354)
- 2014(31527)
- 2013(31156)
- 2012(28344)
- 2011(25380)
- 2010(25171)
- 2009(23178)
- 2008(23061)
- 2007(20402)
- 2006(17821)
- 2005(15615)
- 学科
- 济(112445)
- 经济(112314)
- 业(102735)
- 管理(97456)
- 企(96077)
- 企业(96077)
- 方法(52142)
- 数学(41749)
- 数学方法(41292)
- 财(35636)
- 业经(32332)
- 中国(28802)
- 农(28227)
- 务(25919)
- 财务(25846)
- 财务管理(25816)
- 技术(24851)
- 企业财务(24568)
- 学(23943)
- 制(22378)
- 理论(22181)
- 贸(21128)
- 贸易(21115)
- 易(20561)
- 地方(20385)
- 和(20319)
- 划(19449)
- 农业(19395)
- 银(17477)
- 策(17467)
- 机构
- 学院(409968)
- 大学(408191)
- 管理(164278)
- 济(160483)
- 经济(157063)
- 理学(142240)
- 理学院(140665)
- 管理学(138400)
- 管理学院(137636)
- 研究(134388)
- 中国(99540)
- 京(86328)
- 科学(85312)
- 财(74552)
- 农(69740)
- 所(67642)
- 业大(64122)
- 研究所(61914)
- 江(60841)
- 中心(60543)
- 财经(59969)
- 农业(55106)
- 经(54567)
- 北京(53784)
- 范(51375)
- 师范(50763)
- 院(49025)
- 州(48925)
- 经济学(47720)
- 技术(45368)
- 基金
- 项目(282134)
- 科学(221573)
- 基金(204499)
- 研究(202035)
- 家(180594)
- 国家(179022)
- 科学基金(153539)
- 社会(127428)
- 社会科(120820)
- 社会科学(120789)
- 省(111541)
- 基金项目(108586)
- 自然(101811)
- 自然科(99504)
- 自然科学(99475)
- 自然科学基金(97761)
- 划(93899)
- 教育(92792)
- 资助(83346)
- 编号(81025)
- 成果(64394)
- 重点(63342)
- 创(62469)
- 部(61172)
- 发(59610)
- 创新(57733)
- 课题(55985)
- 科研(54136)
- 国家社会(52319)
- 教育部(52253)
- 期刊
- 济(173974)
- 经济(173974)
- 研究(114956)
- 中国(77682)
- 学报(70059)
- 管理(64854)
- 科学(63019)
- 农(61579)
- 财(60533)
- 大学(52176)
- 学学(49589)
- 教育(44692)
- 农业(42255)
- 技术(36949)
- 融(33292)
- 金融(33292)
- 财经(29695)
- 业经(29538)
- 经济研究(28019)
- 经(25516)
- 业(24618)
- 问题(22013)
- 科技(21988)
- 技术经济(21698)
- 版(20231)
- 图书(19062)
- 现代(18957)
- 商业(18812)
- 财会(18137)
- 理论(18133)
共检索到593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振全
文章从战略柔性的视角出发,选取2016—2018年三年间16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地探讨技术创新、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一定的滞后影响;无形资产与研发人员比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比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显著,但无形资产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不存在调节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创业板企业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战略柔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振全
文章从战略柔性的视角出发,选取2016—2018年三年间16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地探讨技术创新、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一定的滞后影响;无形资产与研发人员比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比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显著,但无形资产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不存在调节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创业板企业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战略柔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历男 赵璞 冯宇
如何提高组织柔性推动技术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组织柔性理论和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分析框架,并在调研基础上对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柔性对渐进创新起促进作用,但对突变创新反而有不利的影响;而能力柔性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顾客导向只能提高资源柔性,对能力柔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会增强企业的能力柔性,但会降低企业的资源柔性。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柔性影响的差异,阐述了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丽文 任相伟 李翼凡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企业绿色转型、提升企业绩效。鉴于企业发展受内外部因素的联动影响,尝试构建动态环境规制嵌入下战略柔性、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采集173份有效调查问卷,通过层次回归对影响企业转型和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情境下,战略柔性、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提升效应,但是伴随战略柔性强度增大,其贡献度减小;两者交互效应能显著正向提升企业绩效,且绿色创新在不同水平的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不同中介作用,说明变革管理理念和强化绿色创新是遏制战略柔性过高导致企业绩效贡献度下降的重要措施,绿色创新对战略柔性的效应发挥起到纽带作用;动态环境规制在战略柔性、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动态环境下政府规制政策更多地对企业决策和创新行为带来抑制效果。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企业应加强内生路径建设、注重环境规制政策引导、实现政企双赢与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栋虹 曹乐乐
本文首先在动态能力理论框架下将战略柔性二维度(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模型。然后,利用386份长三角地区创业型中小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分层回归、Bootstrapping及AMOS结构方程方法逐一检验,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和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战略柔性二维度在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战略柔性二维度中介效应存在差异化,能力柔性发挥的中介作用远大于资源柔性。最后,基于实证结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相伟 孙丽文
当前企业推进绿色转型进程、提升企业绩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企业主动应对内外部因素联动影响的重要性,以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在探讨了企业变革发展驱动机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动态环境规制嵌入下的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以及差异化强度的动态环境规制在二者关系中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边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情境下,前瞻柔性、响应柔性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响应柔性的贡献度较高;两者交互效应亦能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表明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预测、反应能力以及将两者协同配合是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一般强度的动态环境规制在前瞻柔性、响应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均不起显著的调节效应;高强度动态环境规制仅在响应柔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显著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动态环境下,一般强度的政府规制政策对企业的决策和创新等行为更多的是无显著影响,充分尊重其自主发展;同时政府要根据环境变化,合理控制环境规制实施强度,谨防给企业应对环境冲击造成额外的负担。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企业加强多重柔性机制建设的力度和政府注重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作用的策略,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淑英 孔宁宁
本文旨在分析战略柔性、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合法性分别在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以3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战略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突破性创新直接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市场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战略柔性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技术不确定性仅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秦晓蕾 杨东涛
文章以上海、江苏和广东三地462家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在柔性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柔性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柔性战略对企业绩效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在柔性战略和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换言之,柔性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又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来间接实现。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 柔性战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爱辉
本文以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以及差异化战略、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差异化战略能促进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绩效随着技术创新投入的强度增加而增加,是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通过技术创新投入进行的差异化战略能提升企业绩效。
关键词:
差异化战略 技术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爱辉
本文以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以及差异化战略、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差异化战略能促进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绩效随着技术创新投入的强度增加而增加,是正相关关系;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通过技术创新投入进行的差异化战略能提升企业绩效。
关键词:
差异化战略 技术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赖丹 罗琴 方文龙
减税降费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制度安排。文章基于减税降费这一宏观政策背景实证检验了企业税负与有效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在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减税降费显著促进了企业有效技术创新;相比所得税税负而言,降低流转税税负对有效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财务柔性对企业税负与有效技术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在区分不同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后发现,在高市场竞争程度下减税降费更能激励企业进行有效技术创新。文章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企业税负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对有效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促进我国整体创新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金生 柯雯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发展韧性较强,如何促进其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组织搜寻与知识管理理论,引入知识重构作为中介变量,战略柔性与激励型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知识搜寻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27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查数据,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知识搜寻与技术知识搜寻均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知识重构在市场知识搜寻、技术知识搜寻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战略柔性正向调节知识搜寻对知识重构的影响;激励型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知识重构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德议 许安心
本文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管理决断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以及CEO变更对管理决断权、财务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管理层的管理决断权有助于促进创新绩效,而且财务柔性在管理决断权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存在"管理决断权水平高-→财务柔性水平高-→企业创新绩效高"的传导路径;CEO变更会正向调节财务柔性在管理决断权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中的中介效应,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深化了管理决断权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对企业在CEO变更条件下建立和推动创新导向、增加研发投资以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一娇 何燕珍 朱宏 邓昕才 吕逸婧
随着市场环境动态性的逐步增强,如何提升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核心的管理议题。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能力在其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和市场技术变动性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我国357个企业为样本,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有利于促进组织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技术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技术变动性调节了动态能力和组织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变动性越强,动态能力对组织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张晴晴
文章以2013—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务柔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并将差异化战略作为中介变量,内部控制、产品市场竞争作为调节变量纳入整体框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柔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差异化战略在财务柔性与企业创新持续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内部控制与产品市场竞争能显著增强财务柔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对企业增强财务柔性储备意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健全内外部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