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3)
2023(17637)
2022(14818)
2021(13778)
2020(11729)
2019(26548)
2018(25994)
2017(50317)
2016(27099)
2015(29866)
2014(29428)
2013(28764)
2012(26222)
2011(23270)
2010(23479)
2009(21795)
2008(22136)
2007(19600)
2006(17355)
2005(15888)
作者
(76473)
(63733)
(63642)
(60427)
(40877)
(30476)
(28841)
(24620)
(24383)
(22965)
(21893)
(21653)
(20432)
(20415)
(20193)
(19628)
(19116)
(18701)
(18553)
(18392)
(15775)
(15638)
(15555)
(14746)
(14422)
(14313)
(14174)
(13914)
(12807)
(12569)
学科
(110489)
经济(110326)
(100712)
管理(100079)
(96621)
企业(96621)
方法(52182)
数学(42510)
数学方法(41965)
(39936)
业经(30451)
(28496)
财务(28439)
财务管理(28390)
(27435)
企业财务(27098)
中国(25746)
(25527)
技术(20496)
(19980)
(19946)
理论(19723)
(19522)
(18936)
(18798)
贸易(18785)
(18338)
(17614)
(17571)
银行(17525)
机构
大学(386256)
学院(385465)
(159349)
经济(156217)
管理(155123)
理学(133687)
理学院(132313)
管理学(130156)
管理学院(129402)
研究(123704)
中国(95863)
(80463)
(79937)
科学(72365)
财经(63441)
(60818)
(58672)
(57555)
(57516)
中心(56795)
研究所(54698)
业大(53582)
北京(49460)
经济学(48888)
财经大学(47295)
(46096)
(45636)
(45634)
师范(45524)
农业(45047)
基金
项目(256644)
科学(205588)
基金(191566)
研究(185835)
(166823)
国家(165449)
科学基金(144360)
社会(120984)
社会科(114844)
社会科学(114809)
基金项目(100574)
(98849)
自然(94849)
自然科(92795)
自然科学(92765)
自然科学基金(91191)
教育(86836)
(83886)
资助(78134)
编号(73108)
成果(59269)
(58294)
重点(58002)
(54969)
(53201)
创新(51333)
(51304)
教育部(50964)
国家社会(50613)
课题(50481)
期刊
(176643)
经济(176643)
研究(111005)
中国(72727)
(68583)
管理(64988)
学报(57732)
科学(55949)
(50554)
大学(45472)
学学(43356)
(36787)
金融(36787)
教育(35706)
技术(34736)
农业(33625)
财经(32751)
(28081)
经济研究(28017)
业经(27808)
问题(22520)
技术经济(20024)
财会(19897)
(19432)
(18611)
(18518)
现代(18018)
统计(17227)
理论(17211)
会计(17175)
共检索到571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艳  李梦媛  李炜  
本文以2014—2019年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全部A股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战略投资者参与水平对国有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战略投资者仅持股不能提升国企混改绩效,而参与高层治理,改善治理结构能够显著改善国有企业混改绩效;异质战略投资者在持股和委派董事方面对国企混改绩效均具有协同效应和制衡效应,且在委派董事层面的制衡更能促进国企混改绩效的提升。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单纯的股权结构多元化不足以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效应,相比于股权结构,异质股东控制权配置对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但这一影响过程尚不明确。鉴于此,本文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分析异质股东控制权配置对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异质股东股权对企业混改绩效仅发挥制衡效应,而不存在协同效应;异质股东非财务控制权对企业混改绩效既具有协同效应,也具有制衡效应,且制衡效应强于股权制衡;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财务控制权制衡度对协同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促使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制约且共同受益的互惠共生关系。研究结论可为完善混改企业中国有股东与民营股东的权力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燕  邓峰  
创始人与企业融资过程中引进的外部投资者在股东利益、股东目的、股东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股权的不断稀释,创始人与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时有发生。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是当前理论和现实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股东异质性视角出发,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探讨双重股权结构对创始人控制权保持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机理,并对双重股权制度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效应提供市场反应证据,以期能为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企业的融资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瑜胜  宋光辉  
集中式股权结构中大股东拥有公司控制权,其特征明显不同于分散式股权结构中管理层拥有的控制权,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的,国内外研究对此关注甚少。针对2004~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样本,运用丰富变量刻画集中式股权结构中控制权配置特征,设计多类型的控制变量,研究控制权对短期及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控制权人性质、控制权程度、控制方式、权力均衡性等都会对并购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贾岩冰  陈阳阳  
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因素。国有企业作为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主力,其自主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障碍。以2013-2017年沪深A股进行"混改"的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析了董事会配置对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多样性越丰富、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创新绩效越好,股权集中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差;董事会中行政型董事比例弱化了股权多样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强化了股权集中度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董事会中经济型董事比例强化了股权多样性和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代武  宣云  林晓华  高燕  
本文以2007—2010年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情况及终极控制权配置格局对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级别、上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及沿海发达地区与政府补助显著正相关,管理费用比率、上市时间与政府补助显著负相关。基于遵循政府补助用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本文认为政府补助应兼顾中央与地方,上市公司应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遏制不合理的在职消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如燕  王茜  陈琳  木琳雅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结论的不一致使得两者的关系始终保持着研究价值。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股东积极理论,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大数据为样本,鉴于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采用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就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业绩呈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王平心  
按照终极产权论的观点,在对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私有产权和外部大股东持股有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国有股和流通股与公司财务杠杆显著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持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取决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负相关;当第一大股东为私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悦  徐晓东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对深交所 1 996— 1 999年除金融性行业以外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 ,在公司治理对外部投资人利益缺乏保护的情况下 ,流通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负相关 ;在非保护性行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业绩正相关 ;国有股比例、① 法人股比例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国有股减持和民营化必须建立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 ,否则将不利于公司治理的优化和企业绩效的提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露  
本文首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得出结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否参与公司治理主要取决于监督绝对净收益和相对监督收益。接着笔者采用相对监督收益的标准,考察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目标公司如果只存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会有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如果存在若干持股数相当的机构投资者则不利于其参与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贾思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文章对900家混合所有制改革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梳理及分析,详细探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国企混改可以显著降低国企股权融资成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降低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且这一作用在央企中更加显著;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企股权融资成本,即信息透明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中伟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建标  王光荣  李晓义  孙娟  
实验室环境下的决策过程研究可以较好地考察决策变量的行为基础和动态临界值,本文以中国股市中的股权结构为背景,在实验框架下考察了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收益的关系。文章先从理论上计算股东的夏普利值并以此代表股东控制权,再分不同设置变量来实验地考察控制权收益。结果表明:(1)股东控制权越平均,控制权收益越少;大股东与小股东形成"核"联盟的机会越多,其取得控制权的机会越少。(2)信息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在联盟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3)大股东夏普利值的高低和信息情况决定了联盟的方式。(4)控制权溢价并不一定就是控制权收益,也许只是大股东为防止自身利益被侵害而支付的成本。(5)信息不完全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群辉  
双重股权结构发端于美国并在全球流行,我国内地科创板亦采纳双重股权结构,但双重股权结构中隐含着对投资者的巨大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科创板规则在特殊股权持有人资格、比例安排、表决事项、特殊股权转让及终止、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规定。通过对规则背后的运行机制和法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可以考虑"日出条款""日落条款"的引入。在救济机制上,由于我国集团诉讼机制的缺乏,可以考虑明确规定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持股行权在科创公司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