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0)
- 2023(14656)
- 2022(11970)
- 2021(10902)
- 2020(8918)
- 2019(20670)
- 2018(20552)
- 2017(39082)
- 2016(20943)
- 2015(23349)
- 2014(23437)
- 2013(22913)
- 2012(21496)
- 2011(19759)
- 2010(20533)
- 2009(18942)
- 2008(18904)
- 2007(16878)
- 2006(15265)
- 2005(14223)
- 学科
- 济(110276)
- 经济(110197)
- 管理(59311)
- 业(57734)
- 企(47606)
- 企业(47606)
- 方法(39745)
- 数学(34901)
- 数学方法(34291)
- 中国(29724)
- 地方(28126)
- 农(24103)
- 业经(23570)
- 财(20750)
- 学(20650)
- 制(18543)
- 银(17358)
- 银行(17338)
- 融(17033)
- 金融(17032)
- 地方经济(17013)
- 行(16719)
- 农业(16466)
- 贸(16266)
- 贸易(16252)
- 易(15640)
- 理论(15452)
- 发(14264)
- 环境(14138)
- 和(13884)
- 机构
- 学院(308568)
- 大学(305144)
- 济(134675)
- 经济(131927)
- 管理(114019)
- 研究(111440)
- 理学(96747)
- 理学院(95565)
- 管理学(93604)
- 管理学院(93005)
- 中国(85084)
- 科学(66502)
- 京(65328)
- 财(60431)
- 所(57369)
- 研究所(51660)
- 农(49439)
- 中心(48976)
- 江(48036)
- 财经(47373)
- 经(42753)
- 业大(42304)
- 北京(42081)
- 经济学(42064)
- 范(41194)
- 师范(40742)
- 院(40068)
- 州(38661)
- 农业(38244)
- 经济学院(37337)
- 基金
- 项目(196332)
- 科学(154721)
- 研究(142886)
- 基金(141095)
- 家(123314)
- 国家(122297)
- 科学基金(104510)
- 社会(91302)
- 社会科(86743)
- 社会科学(86718)
- 省(78073)
- 基金项目(72469)
- 自然(66713)
- 教育(66273)
- 划(65279)
- 自然科(65175)
- 自然科学(65161)
- 自然科学基金(63992)
- 资助(59600)
- 编号(56989)
- 发(47416)
- 成果(46721)
- 重点(45177)
- 部(42470)
- 课题(41679)
- 创(40757)
- 创新(38123)
- 发展(37933)
- 国家社会(37802)
- 展(37341)
- 期刊
- 济(159950)
- 经济(159950)
- 研究(96961)
- 中国(66652)
- 管理(47320)
- 财(46321)
- 学报(46174)
- 农(46041)
- 科学(44020)
- 教育(36274)
- 大学(35365)
- 融(33593)
- 金融(33593)
- 学学(33405)
- 农业(31108)
- 技术(29861)
- 经济研究(27283)
- 业经(25360)
- 财经(24461)
- 经(21225)
- 问题(19918)
- 统计(17321)
- 技术经济(17179)
- 业(16898)
- 贸(15815)
- 策(15721)
- 商业(15251)
- 世界(14756)
- 现代(14136)
- 国际(14075)
共检索到483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礼伟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是"转型之痛",也就是传统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失去动力而新模式尚未确立。传统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未有效解决中国企业战略性资产缺失的问题,这逐渐导致了产业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矛盾以及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化的矛盾。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就是要为中国企业整合全球要素,获取和培育战略性资产进而为解决结构性矛盾创造条件。为此,需要实现中国企业生产方式、竞争力来源和全球价值链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战略性资产 结构性矛盾 开放型经济 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士明 刘国华 郁志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0%左右,到1995年底,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翻两番的目标。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由来已久的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大而全”、“小而全”的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发展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定程度上的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所造成的结构性供求失衡,是在所难免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伴生着结构性的不断调整和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逄锦聚
我觉得,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应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国家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认识,采取什么思路和措施。这是应该认真回答的问题。我后面讲三个事。第一个我说说分析矛盾的两个方法,如何把握。我们的矛盾是什么,有两个思路,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大家熟悉的,就是供给和需求的方法。总需求大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津 刘伟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其背后的问题指向,主要便在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端面临的结构性矛盾。1978年以来,我国从土地、粮食、农民和财政资金等不同层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三权分置"基本稳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预期,通过三轮"粮改"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新型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本文从部门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外贸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农产品总量不足,中国实行了以"保增产"为核心目标的增产导向型农业政策。这种政策有力地刺激了农产品产量增长,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凸显等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难题。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居民消费层次的升级,中国农业发展将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国家农业政策亟需从过去主要依靠化学农业支撑产量增长的增产导向型政策,转变为以绿色农业为支撑、追求质量和效率的质效导向型政策。实行质效导向型农业政策,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目标,围绕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和组合式政策,从根本上有效破解农业结构性矛盾,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其背后的问题指向,主要便在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端面临的结构性矛盾。1978年以来,我国从土地、粮食、农民和财政资金等不同层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三权分置"基本稳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预期,通过三轮"粮改"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新型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本文从部门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外贸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农产品总量不足,中国实行了以"保增产"为核心目标的增产导向型农业政策。这种政策有力地刺激了农产品产量增长,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凸显等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难题。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华 赵平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个广受关注但又难以达成共识的话题,本文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运行机制方面探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鲜明、问题突出,在实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失衡加剧以及国际金融动荡,使中国经济安全和增长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成为一个紧迫性的战略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教育发展的类型结构、阶段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可以看出当前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已经十分突出。为此,中国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不同类型教育和谐发展、各个阶段教育统筹发展、不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调控力度正逐渐加大,并把重心从侧重数量扩张转向关注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根据这一变化,深入探讨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相关教育政策及相关的理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和连 张亚斌 肖皓
由中国留英/留欧经济学会、《经济研究》编辑部、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留英/留欧经济学会2014年国内年会"国际会议,于2014年4月18—20日在长沙召开。英国Lancaster大学Balasubramanyam、英国Liverpool大学Frank Elrick McDonald、中国社会科学院裴长洪、南开大学佟家栋、Leeds大学Yingqi Wei、Loughborough大学Xiaohui Liu、Bradford大学Chenggang Wang、商务部李光辉、武汉大学简新华、湖南大学许和连、北京《国情内参》巩胜利等知名专家学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薇 毕芳
为了提高西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环境中,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借助SPSS20.0对西北五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实证结果表明,西北五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笔者基于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以期促进西北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含琳
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把对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和结构分析作为经济学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历届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经济发展主要矛盾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出了大量著名的论述,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主要矛盾理论体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如何准确判断和把握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深入研究矛盾的内涵、形式和作用机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这不仅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对于国家经济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关系,认为认识判断和决策化解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方针,注重对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区别不同情况和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指导,选择多元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主要矛盾 总量矛盾 结构矛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玉
研究生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主要凸显在学科专业机构设置与区域经济特色不匹配、传统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转型不协调以及未充分考虑专业结构比例盲目扩招致使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过剩等三大方面。研究生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矛盾的化解必须与政府和高校密切相连。遵循差异化的学科专业发展调整思路、根据特色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及构建学科——产业——专业链条是我国研究生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重点。
关键词:
研究生 专业结构 区域经济 矛盾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