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8)
2023(15503)
2022(12799)
2021(11903)
2020(9421)
2019(21188)
2018(20581)
2017(39422)
2016(21084)
2015(23246)
2014(22949)
2013(22324)
2012(20810)
2011(18999)
2010(19458)
2009(17918)
2008(17619)
2007(15785)
2006(14260)
2005(13018)
作者
(59288)
(49376)
(49271)
(46762)
(31648)
(23635)
(22260)
(19081)
(18663)
(17825)
(16791)
(16361)
(15887)
(15679)
(15538)
(15155)
(14691)
(14483)
(14361)
(14055)
(12347)
(12200)
(12053)
(11282)
(11158)
(11082)
(11023)
(10969)
(9985)
(9797)
学科
(90625)
经济(90547)
管理(59404)
(59318)
(47449)
企业(47449)
方法(30482)
中国(28396)
(27963)
地方(25718)
数学(25047)
(24917)
贸易(24900)
数学方法(24715)
(24149)
业经(23246)
(21221)
农业(18439)
(18159)
(16642)
银行(16627)
(16214)
(16151)
(16089)
金融(16087)
(15264)
技术(14744)
产业(14191)
理论(14105)
(14104)
机构
学院(299833)
大学(292520)
(128905)
经济(126255)
管理(111226)
研究(106098)
理学(94391)
理学院(93350)
管理学(91905)
管理学院(91331)
中国(80466)
科学(61327)
(61276)
(60212)
(53023)
中心(47924)
研究所(47559)
(47380)
(47098)
财经(46613)
(42209)
(40861)
师范(40490)
业大(40069)
经济学(39244)
(38804)
北京(38701)
(38039)
农业(36721)
经济学院(35310)
基金
项目(192824)
科学(152935)
研究(147401)
基金(137669)
(118795)
国家(117736)
科学基金(100867)
社会(94548)
社会科(89794)
社会科学(89778)
(77163)
基金项目(71098)
教育(67314)
(63973)
自然(61567)
编号(60713)
自然科(60123)
自然科学(60110)
自然科学基金(59028)
资助(55676)
成果(50013)
(47690)
重点(44027)
课题(43586)
(42281)
(41388)
发展(39103)
(38999)
国家社会(38894)
创新(38472)
期刊
(152839)
经济(152839)
研究(93834)
中国(62946)
(46131)
(44869)
管理(44184)
学报(40988)
科学(39994)
教育(37280)
(33572)
金融(33572)
大学(31850)
农业(31484)
学学(29995)
业经(27921)
技术(25866)
经济研究(25346)
财经(22723)
问题(20908)
(20682)
(19837)
国际(18323)
(16268)
商业(15539)
世界(14959)
技术经济(14298)
现代(14274)
(14072)
论坛(14072)
共检索到468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祺  
如何促进新兴产业成长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本研究从贸易的视角分析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在符合WTO有关规定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在出口和研发补贴、关税和进口保护、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支持,具体发展路径包括:柔性化的鼓励出口产业政策;引导新兴产业的进口政策;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WTO的有关条款和规则,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经济协调;加大政府采购的比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剑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坚持科技创新相辅相成,其明显的技术进步特征符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转换要求。既有理论显示科学推动与需求拉动均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而针对我国情形的相关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判断。鉴于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存在"供给端有余"、"需求端不足"的不对称性,并已经影响到相关的发展实践,因此下一步需要在需求端加以重点关注。建设领先市场、提升用户体验、扶持用户创新、拓展需求开发能力、适应新型生产方式是从需求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金融政策响应亦需围绕上述方面发挥功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张廷建  
2011年11月,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作为强有力支撑。作为后发地区的河南省,应结合资源禀赋特征,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宜体制与路径,以实现产业赶超和经济持续增长。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河南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俊周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家喜  
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关键成功因素,探讨了领先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根据产业技术能力和领先市场潜力的不同,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四类路径。最后提出了在领先市场视角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认为,加快培育领先市场角色、通过技术与市场的互动形成主导设计、促进创新的全球扩散,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先海  张胜利  
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面临大国市场冲击时进行研发创新的条件。理论模型发现:当企业的市场需求扩张时,市场扩张效应会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且市场扩张效应是市场规模和企业生产率的增函数;而竞争弱化效应会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竞争弱化效应是企业生产率的减函数,随市场规模变化的方向并不确定。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检验发现:在面临正向的市场需求冲击时,生产率一定条件下企业初始市场需求规模越大,市场扩张效应越显著。对于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而言,市场冲击的竞争弱化效应更强,且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只有到达某一阶段后企业才会进行研发投入;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研发投入激励越大。进一步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作为一种正向的市场冲击,虽然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并没有同等提升企业的专利水平。然而,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则同时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提出大国市场诱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启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动力机制分析并按生产、技术、市场因素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茴  段进  
通过理论模型的推演,探讨了政府补贴对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补贴形式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当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存在时,政府补贴将会有效提高新兴产业的规模,并倒逼传统产业转型,但补贴的额度不能无限制扩张,否则将损害社会福利;从补贴方式来看,价格性补贴的作用是均衡的,但产量补贴能够强化产业中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丽娟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必须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成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向倩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性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筑牢市场、科技、资本三大支撑力,最后要强化政策举措落实力,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东  王涛  
文章通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分析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供求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启动、光伏企业业绩全线下滑等困境。应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配套实施、加快技术创新速度、合理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应对各种争端、大力开发国内市场等措施,加快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制度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最大蕴含的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激励性和最大成效的保障性等功能,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低端化、同构化、失衡化等问题,不能纯粹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技术因素等进行考量,而是要从更具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寻找根源。文章认为,推进制度创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重点是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统筹协调机制、科技制度和风险评估、预警、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从产业规模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主要产品销售产值增速约两倍于工业总体产值增速。特别是医药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销售产值的增速超过20%,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