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5)
- 2023(11253)
- 2022(10036)
- 2021(9539)
- 2020(7907)
- 2019(18373)
- 2018(18376)
- 2017(35760)
- 2016(19532)
- 2015(21658)
- 2014(21611)
- 2013(21267)
- 2012(19389)
- 2011(17424)
- 2010(17283)
- 2009(15601)
- 2008(15225)
- 2007(13285)
- 2006(11431)
- 2005(9903)
- 学科
- 济(73525)
- 经济(73443)
- 管理(59305)
- 业(56320)
- 企(48632)
- 企业(48632)
- 方法(35602)
- 数学(30431)
- 数学方法(30065)
- 农(18747)
- 财(18739)
- 中国(18355)
- 学(17276)
- 业经(16939)
- 地方(15117)
- 理论(13343)
- 制(13135)
- 贸(12980)
- 贸易(12974)
- 技术(12800)
- 务(12782)
- 财务(12718)
- 财务管理(12698)
- 和(12626)
- 农业(12617)
- 易(12610)
- 企业财务(12088)
- 划(11998)
- 环境(11261)
- 银(10997)
- 机构
- 大学(273318)
- 学院(271672)
- 管理(111783)
- 济(102848)
- 经济(100464)
- 理学(97869)
- 理学院(96748)
- 管理学(95135)
- 管理学院(94621)
- 研究(88720)
- 中国(63546)
- 京(57851)
- 科学(57038)
- 财(46327)
- 所(44222)
- 农(43146)
- 业大(41790)
- 研究所(40759)
- 中心(39491)
- 财经(38179)
- 江(38120)
- 北京(36172)
- 范(36025)
- 师范(35681)
- 经(34791)
- 农业(33989)
- 院(32600)
- 州(31586)
- 经济学(29429)
- 商学(29175)
- 基金
- 项目(191844)
- 科学(150706)
- 基金(139443)
- 研究(138864)
- 家(121781)
- 国家(120779)
- 科学基金(103908)
- 社会(85756)
- 社会科(81227)
- 社会科学(81205)
- 省(74867)
- 基金项目(74788)
- 自然(69632)
- 自然科(68037)
- 自然科学(68022)
- 自然科学基金(66802)
- 教育(63846)
- 划(63443)
- 资助(57366)
- 编号(56641)
- 成果(45588)
- 重点(42499)
- 部(41974)
- 发(40093)
- 创(40043)
- 课题(38759)
- 创新(37183)
- 科研(36880)
- 教育部(35915)
- 大学(35551)
- 期刊
- 济(108997)
- 经济(108997)
- 研究(76759)
- 中国(47374)
- 学报(44767)
- 科学(41419)
- 管理(41315)
- 农(38643)
- 财(33999)
- 大学(33392)
- 学学(31457)
- 教育(30576)
- 农业(27345)
- 技术(22733)
- 融(20329)
- 金融(20329)
- 业经(18500)
- 财经(17954)
- 经济研究(16990)
- 图书(15253)
- 经(15132)
- 业(14272)
- 科技(13976)
- 问题(13927)
- 理论(13595)
- 技术经济(12790)
- 实践(12672)
- 践(12672)
- 现代(12636)
- 版(12474)
共检索到380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金龙
建立战略性的员工激励制度,对于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和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战略性员工激励实施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战略性员工激励的功效,提出应以组织文化创建为先导,并保持组织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高度一致,来构建完善的战略性员工激励制度。
关键词:
战略 员工激励 激励功效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映浩
目前组织采用的多是任务式激励,即针对一时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或目标而进行的激励,而非战略性激励。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只有任务式激励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组织实行任务式激励其效果是刺激了某些非常具体的短期目标,模糊了总体目标,弱化了组织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强化了个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洋林 储德银 张长全
本文在理论阐释财政补贴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基础上,运用2010~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补贴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效应。研究表明:第一,财政补贴虽激励了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长,但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激励效应并不明显;第二,研发费用对创新产出具有不稳健的激励效应,且非国有企业财政补贴激励效应较为显著,但其效应低于国有企业;第三,财政补贴总体上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但该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
关键词:
财政补贴 战略性新兴产业 激励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险峰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全球产业战略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要重视针对技术、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激励政策的应用,而且要重视需求激励政策的应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鑫
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人类进步,要求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经营与管理与之相呼应,不断创新。传统人事型管理仅着眼于劳资关系、过多关注于薪酬的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被战略性的、全面系统的、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HRM)所代替,关注人的潜能的发挥,把个人的发展与企业未来发展相联系。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来表达,相对于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总的来说是具有"战略性";相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激励为核心的。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激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华 文倩
文章基于沪2016—2020年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的增加会阻碍经营绩效的提升,高管薪酬激励可以经营绩效的提;高管薪酬激励对两者之间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研发投入 经营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军华 符栋良 杨忠直
文章对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近三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是有促进作用的,而研发投资强度与股权激励之间有着倒U型的二次关系;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股权激励政策有显著差异,但是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促进效应没有显著区别。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研发投资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龚恩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事关中国经济安全与经济的战略转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税收杠杆对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国现行税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不利影响,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着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力度不够等缺陷和不足。文章总结概括了外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投融资、自主创新、培育市场、吸引和培养人才、促进对外合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税收优惠政策 国际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方旺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杠杆和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税收激励机制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主要特征进行界定,探讨了税收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控作用,并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提出了构建我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的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恩华
税收杠杆对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税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不利影响,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着诸如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力度不够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文章总结概括了外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投融资、自主创新、培育市场、吸引和培养人才、促进对外合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税收优惠政策 国际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铮 黄智斌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对员工传统的激励方式日益受到外部发展环境的制约。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创新员工激励方式,激发队伍活力成为亟需重点研究的课题。论文着重分析了现行商业银行员工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全面激励战略的基本概念,并对全面激励战略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新常态 商业银行 员工 全面激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铮 黄智斌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对员工传统的激励方式日益受到外部发展环境的制约。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创新员工激励方式,激发队伍活力成为亟需重点研究的课题。论文着重分析了现行商业银行员工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全面激励战略的基本概念,并对全面激励战略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新常态 商业银行 员工 全面激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香菊 杨欢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②基于企业所属产业异质性视角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投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的争议,也对完善中国创新税收激励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新 李彦霖 李方舒
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是影响经理人薪酬激励的潜在重要因素。本文以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经理人薪酬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可能成为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激励的新型代理因素和相机卸责的借口,特别是在国有企业面临业绩下滑、社会责任环境压力较大、股权分散的情况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在民营企业中,并不存在这种现象。本文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并非必然造成企业预算软约束和经理人薪酬激励效率的低下,针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薪酬考核,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业绩考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建海 邓菁
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是补贴政策制定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内生性沉没成本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企业研发模型,分析不同的政府补贴模式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会受到补贴的持续性与否和企业研发性沉没成本的影响,不同的补贴模式会改变企业预期,从而影响补贴的效果。本文使用153家公司2007~2012年的平行面板数据,采用自体抽样法检验了政府补贴对具有不同研发性沉没成本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发现了显著的组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临时性政府补贴模式对企业创新总产出有显著积极影响。在考虑到企业差异的情况下,研发性沉没成本低的企业,政府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