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5)
- 2023(11658)
- 2022(9936)
- 2021(8801)
- 2020(7384)
- 2019(16561)
- 2018(15963)
- 2017(31840)
- 2016(16711)
- 2015(18529)
- 2014(18472)
- 2013(18544)
- 2012(17752)
- 2011(16355)
- 2010(16712)
- 2009(15465)
- 2008(15155)
- 2007(13759)
- 2006(12251)
- 2005(11132)
- 学科
- 济(104456)
- 经济(104381)
- 管理(51225)
- 业(49979)
- 企(42129)
- 企业(42129)
- 方法(41518)
- 数学(36582)
- 数学方法(36359)
- 地方(25123)
- 中国(21593)
- 业经(20283)
- 农(19363)
- 财(18282)
- 学(17325)
- 地方经济(16669)
- 制(14947)
- 贸(14778)
- 贸易(14770)
- 易(14180)
- 产业(13713)
- 农业(13497)
- 融(12993)
- 金融(12992)
- 环境(12662)
- 和(12269)
- 银(12100)
- 银行(12084)
- 技术(11941)
- 划(11833)
- 机构
- 学院(259246)
- 大学(259162)
- 济(123782)
- 经济(121638)
- 管理(100638)
- 研究(90999)
- 理学(87574)
- 理学院(86559)
- 管理学(85289)
- 管理学院(84769)
- 中国(66825)
- 财(52908)
- 京(52803)
- 科学(52451)
- 所(45403)
- 财经(43402)
- 研究所(41157)
- 经济学(40375)
- 中心(39518)
- 经(39451)
- 江(38158)
- 农(37608)
- 经济学院(36227)
- 业大(33911)
- 北京(32883)
- 院(32785)
- 财经大学(32348)
- 范(32225)
- 师范(31954)
- 州(30129)
- 基金
- 项目(171474)
- 科学(137972)
- 基金(128425)
- 研究(123397)
- 家(111527)
- 国家(110674)
- 科学基金(96040)
- 社会(84043)
- 社会科(80160)
- 社会科学(80144)
- 基金项目(67192)
- 省(65417)
- 自然(60512)
- 自然科(59192)
- 自然科学(59181)
- 自然科学基金(58213)
- 教育(55576)
- 划(54831)
- 资助(53249)
- 编号(46429)
- 发(38855)
- 部(38832)
- 重点(38727)
- 成果(36977)
- 国家社会(35954)
- 创(35664)
- 教育部(33958)
- 人文(33435)
- 创新(33355)
- 课题(32719)
- 期刊
- 济(139228)
- 经济(139228)
- 研究(78337)
- 中国(45310)
- 管理(40131)
- 财(39148)
- 学报(37631)
- 科学(36586)
- 农(33168)
- 大学(28928)
- 学学(27704)
- 融(24377)
- 金融(24377)
- 经济研究(24324)
- 财经(23564)
- 农业(22455)
- 技术(21809)
- 经(20522)
- 业经(20504)
- 教育(19016)
- 问题(18191)
- 技术经济(15529)
- 贸(15061)
- 统计(14600)
- 商业(13675)
- 策(13453)
- 世界(12770)
- 国际(12585)
- 业(12033)
- 决策(11881)
共检索到384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聚 区域经济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聚 区域经济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晴
文章利用安徽各地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在明确各地市经济竞争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运用偏微分分解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对区域内经济竞争力作用方面,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作用显著为正,但效果低于资金、科技投入;对区域间经济竞争力作用方面,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作用为正但不显著,表明安徽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相关配套较弱,可能呈现割裂式发展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歆 方志耕 阮爱清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相互存在着联系和影响,而关于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动态竞争力的概念并测算了江苏、上海、广东和浙江的竞争力,然后利用产业集聚的概念测算了江苏、上海、广东和浙江四省的综合产业集聚度。运用灰色关联的理论,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并对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四省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到江苏的产业集聚度变化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变化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江苏产业集聚与竞争力的关联度为0.827,大于广东、上海和浙江。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竞争力 产业集聚 灰色关联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强 丁帅 安景文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文章以分析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为基础,以中关村示范区2006-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衡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测算产业的区位熵和出口技术复杂度,采用时序SUR最小二乘法和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与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关系。整体上,产业集聚对出口竞争力提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产业间看,产业集聚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的出口竞争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对新材料、先进制造、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的出口竞争力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区域提升产业出口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洞察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出口竞争 产业集聚 新兴产业 结构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强 丁帅 安景文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文章以分析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为基础,以中关村示范区2006-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衡面板数据为例,通过测算产业的区位熵和出口技术复杂度,采用时序SUR最小二乘法和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与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关系。整体上,产业集聚对出口竞争力提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产业间看,产业集聚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的出口竞争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对新材料、先进制造、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的出口竞争
关键词:
出口竞争 产业集聚 新兴产业 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峰 项本武
生产经济绩效是衡量一个产业投入要素对产出贡献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基于要素产出弹性的视角,应用生产函数法,选取2004~2011年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6个行业行业,实证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行)业生产经济绩效。研究发现:资本和劳动要素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推动作用,但资本要素的作用有限,仅为0.45,劳动要素贡献较大,达到0.62;分产业来看,各个行业资本要素产出弹性存在很大差异,各个行业劳动要素产出弹性也很不均衡;从时间维度来看,资本要素产出弹性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劳动要素产出弹性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昌标 章凯栋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利用1979—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摩擦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经验结果表明,贸易摩擦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效率、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贸易摩擦是影响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个因素。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区域经济竞争力 协整检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煜 聂平平
产业聚集是区域产业组织的形式,已开始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聚集对于带动所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地位上升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拟通过分析产业聚集的理论前提及其表现形式,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和培育产业集群,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汝飞 赵彦云
文章借鉴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编制思想,采用对称性指标体系设计原理,建立包括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共7个方面49项明细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结合2005年和2011年相关产业数据,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进行量化考察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差距基本维持不变,同时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生霞 裴晶晶
文章以数字经济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探讨了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并采用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表现出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征。虽然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表现出“先增后减”的非线性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特征。西部地区的线性带动效应较强,而东部地区的门槛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晓芸
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对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意义,探讨了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现代物流产业存在的联系,并对如何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出了建议,对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现代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 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倩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之一。从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系、物流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和基于现代物流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必须重视和发展现代物流。
关键词:
现代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竞争力 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冬梅
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钻石模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点,深入分析影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搭建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从产业基础、产业市场需求、产业关联、产业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定义模型各个因素变量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基础和产业市场需求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上,提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竞争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邹玲丽
拥有良好传统制造业基础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肩负着艰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任务。文章从生态保护与制造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汉江生态经济带沿线17市2011—2018年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模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生态政策效果及改进进行仿真模拟,提出协调经济与生态政策关系、提升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目前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政策和生态政策实施确实存在矛盾。②对政策进行改进,有选择地加大政策力度,有助于缓解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经济政策和生态政策的独立实施,均能有效促进单一政策目标的实现,但却不一定符合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提高政策有效性,必须考虑政策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政策协调。考虑到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应谨慎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排污的限制力度,通过努力调动各个参与主体治污减排的积极性控制污染排放;考虑到与生态政策的协调,应谨慎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注重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