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1)
2023(14646)
2022(12820)
2021(12007)
2020(9987)
2019(22801)
2018(22664)
2017(44186)
2016(24038)
2015(26749)
2014(26682)
2013(26467)
2012(24501)
2011(22146)
2010(22354)
2009(20302)
2008(19954)
2007(17704)
2006(15531)
2005(13821)
作者
(69211)
(57396)
(56917)
(54512)
(36837)
(27484)
(25997)
(22368)
(21766)
(20721)
(19513)
(19315)
(18436)
(18292)
(17861)
(17711)
(17127)
(17110)
(16419)
(16303)
(14223)
(14193)
(13897)
(13142)
(12796)
(12754)
(12751)
(12731)
(11545)
(11381)
学科
(98053)
经济(97947)
管理(72704)
(70505)
(59430)
企业(59430)
方法(42671)
数学(36104)
数学方法(35646)
(27097)
中国(25060)
(24383)
业经(23394)
地方(21951)
(21324)
(18160)
农业(17954)
(17780)
贸易(17772)
(17261)
技术(17227)
理论(16674)
(16175)
(15828)
(15428)
财务(15360)
财务管理(15331)
(14882)
银行(14845)
(14717)
机构
大学(342359)
学院(341990)
管理(139837)
(137958)
经济(134963)
理学(121304)
理学院(119994)
管理学(118128)
管理学院(117480)
研究(114885)
中国(84109)
(72578)
科学(70425)
(63099)
(57017)
(53728)
研究所(51911)
中心(51555)
财经(50427)
(50406)
业大(50126)
(45832)
北京(45666)
(45468)
师范(45088)
(42019)
农业(41916)
(40789)
经济学(40095)
财经大学(37437)
基金
项目(233979)
科学(185148)
研究(172685)
基金(170283)
(147749)
国家(146519)
科学基金(126478)
社会(108719)
社会科(103112)
社会科学(103089)
(91076)
基金项目(90349)
自然(82378)
自然科(80454)
自然科学(80437)
自然科学基金(79021)
教育(78746)
(76655)
编号(70619)
资助(69924)
成果(57897)
重点(51823)
(51750)
(50417)
(49059)
课题(48428)
创新(45633)
教育部(44469)
国家社会(44188)
科研(44176)
期刊
(151723)
经济(151723)
研究(101256)
中国(63807)
管理(52260)
学报(51781)
科学(49202)
(48792)
(46179)
大学(39366)
教育(38666)
学学(36954)
农业(33926)
(29974)
金融(29974)
技术(29064)
业经(25802)
财经(24172)
经济研究(23854)
(20683)
问题(19752)
图书(18706)
(17348)
科技(17241)
技术经济(16958)
理论(16880)
现代(16137)
实践(15487)
(15487)
商业(15274)
共检索到499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吴丽金  喻林  黄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知识协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属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为主体的知识协同演化行为。并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平台、提升集群行为主体知识协同能力、提高集群知识协同效应和形成信任共享的集群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的策略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水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吴丽金  喻林  黄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知识协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属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为主体的知识协同演化行为。并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平台、提升集群行为主体知识协同能力、提高集群知识协同效应和形成信任共享的集群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的策略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欢芳  李密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要有两种发展方式,一是依托原有的科技园发展而成,二是国家批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试点,整体上都存在集群分布不均、集群趋同化严重、资源信息流动性差、非正常竞争等问题,要通过合理规划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价值链、建立合作共享机制、错位发展等措施实现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欣峰  张晓燕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形成了集群发展的态势。文章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来源和组织形式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分类,详细分析了各类产业集群的特点,并结合各地对产业集群支持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因类施策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李晓园  徐莉  
协同创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属性,在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集群协同创新复制动态模型,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体间协同创新发生机理及其动态演化过程,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促进策略。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东  杨飞虎  张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行为,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解决技术突破和资本支持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及外部性特质要求加大公共资本战略性投入。基于此,提出了组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可持续公共资本投入支持、加大科技研发领域、清洁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宽带计划中公共资本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纪玉山  孙海梅  
市场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等特点,不仅要求企业具有高水平的科技研发能力,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特别是需要充分的金融支持。应在政府相关政策和扶持基金的引导下,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富有效率的风险投资综合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风险投资和科技资源的对接,才能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先锋"作用,从而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新鲜持久的活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欢芳  陈建设  宾厚  
集聚式发展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相比传统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生态性和国际性等特征。目前我国已有15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评估机制、创新能力、资金保障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缺失等障碍,未来需要通过完善追踪考评制度、搭建双层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和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等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龙跃  
协同演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路径。为提高集群协同演化耦合协调度和稳定性,融合协同学、生态学等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归结为集群内自组织协同演化、政府调控下他组织协同演化两种生态关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的组织种群协同演化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组织种群影响因子、最大生态位等因素对组织种群生态位扩张及演化均衡态具有正向反馈作用;通过构建"自组织+他组织"集群协同演化模式,以集群自组织为核心,借助政府他组织,调节组织种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  李波  
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恩华  
一、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税收政策。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风险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助推器。稳定的资金来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产业融资狭窄的问题需要税收政策予以调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市场风险非常高,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要综合衡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震  梁军  
本文研究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其特点及包含内容;其次,探讨了税收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控作用;最后,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环节、生产和运营环节提出相应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林玥  
本文以新常态下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分离作为研究背景,在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全球化经济下,提出通过引入多层次动态因子模型的研究框架,为侧重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型产业的耦合促进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出研究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霖  田丽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运用产业政策扶植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管理法规和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以确保产业政策全方位落地实施,促进产业长远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力明  胡德期  李笑琛  
一、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广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为今后培育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了基础。1.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近年来,广西产业结构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