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5)
- 2023(16751)
- 2022(14411)
- 2021(13379)
- 2020(10949)
- 2019(25218)
- 2018(25106)
- 2017(47967)
- 2016(26008)
- 2015(28730)
- 2014(28763)
- 2013(28401)
- 2012(26459)
- 2011(23936)
- 2010(24271)
- 2009(22055)
- 2008(21599)
- 2007(19371)
- 2006(17102)
- 2005(15283)
- 学科
- 济(108786)
- 经济(108689)
- 管理(77073)
- 业(76407)
- 企(63998)
- 企业(63998)
- 方法(42898)
- 数学(35803)
- 数学方法(35409)
- 中国(31773)
- 农(29429)
- 地方(27934)
- 业经(27123)
- 财(24039)
- 学(22865)
- 技术(22745)
- 制(20056)
- 农业(20054)
- 贸(18689)
- 贸易(18672)
- 理论(18385)
- 银(18243)
- 银行(18198)
- 易(18056)
- 融(17823)
- 金融(17822)
- 行(17538)
- 和(17450)
- 环境(16670)
- 产业(15631)
- 机构
- 学院(367501)
- 大学(366683)
- 济(146085)
- 管理(145000)
- 经济(142825)
- 研究(126587)
- 理学(124722)
- 理学院(123278)
- 管理学(121314)
- 管理学院(120616)
- 中国(94024)
- 京(79072)
- 科学(78321)
- 财(66063)
- 所(63857)
- 农(59198)
- 研究所(57975)
- 中心(56515)
- 江(55473)
- 业大(53643)
- 财经(52499)
- 北京(50411)
- 范(50201)
- 师范(49726)
- 经(47620)
- 院(46322)
- 农业(46034)
- 州(45458)
- 经济学(42747)
- 师范大学(39921)
- 基金
- 项目(247890)
- 科学(195343)
- 研究(183335)
- 基金(177629)
- 家(154674)
- 国家(153307)
- 科学基金(131677)
- 社会(114824)
- 社会科(108852)
- 社会科学(108827)
- 省(98779)
- 基金项目(94406)
- 自然(84839)
- 教育(83667)
- 自然科(82873)
- 自然科学(82855)
- 划(82563)
- 自然科学基金(81391)
- 编号(74704)
- 资助(72125)
- 成果(61133)
- 发(56603)
- 重点(55505)
- 创(54847)
- 部(53675)
- 课题(52708)
- 创新(50533)
- 国家社会(46495)
- 科研(46456)
- 项目编号(46115)
- 期刊
- 济(167186)
- 经济(167186)
- 研究(110791)
- 中国(76199)
- 管理(56835)
- 学报(56654)
- 农(54802)
- 科学(53724)
- 财(48430)
- 教育(46552)
- 大学(42867)
- 学学(40086)
- 农业(38164)
- 融(34267)
- 金融(34267)
- 技术(32937)
- 业经(29469)
- 经济研究(26125)
- 财经(25300)
- 经(21702)
- 问题(21526)
- 业(20436)
- 图书(20205)
- 科技(19867)
- 技术经济(18521)
- 商业(17382)
- 理论(17363)
- 现代(17271)
- 坛(16341)
- 论坛(16341)
共检索到552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扬 沈志渔
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具体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创新发展条件、创新发展过程和创新发展政策。发展过程和发展政策均以发展条件为基础,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比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 内涵 规律 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涉及国家竞争力、国家影响力、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世界未来科技制高点、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对新兴产业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新兴产业的产生来源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并就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新兴产业 产业调整 国家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新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新兴产业的分类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探讨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黄国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武汉市"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本文通过对"创新门槛"理论、"后福特主义"理论及研发发展"4I"路径理论的诠释,为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创新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黄国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武汉市"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本文通过对"创新门槛"理论、"后福特主义"理论及研发发展"4I"路径理论的诠释,为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创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晓静 王丹 张敬文
职业教育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需要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职业院校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绍史
过去一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际联席会议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制定规划政策、改革体制机制、组织工程专项等,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协调性、全局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加强,产业快速成长,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绩,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志平 余慧婷 卢水平
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技术创新特点及规律进行总结,有利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文章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二次创新、突破性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之不同模式特征展开案例研究,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特质以及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出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李晓园 徐莉
协同创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属性,在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集群协同创新复制动态模型,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体间协同创新发生机理及其动态演化过程,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促进策略。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党博远 宋安安 孙涌铭
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推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重要增长领域实现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转型和大国大市场优势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炼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新发展格局下,揭示了数字技术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技术驱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民春 蔡宇飞
区域创新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其创新模式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性相配套的产业政策。文章首先在区域创新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将创新系统与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区域创新系统作为连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政策的纽带,以期得到适合产业发展的、与区域创新系统相配套的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叶锐 杨建飞
阐述了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动态的视角分析两者的依存关系,并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抽象为非线性微分动力系统。研究表明:由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可知,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发展程度对系统平衡的贡献大于它们之间转化因素的作用。若当两者中任何一方面临困境时,都可以通过另一方平稳发展来保持系统稳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遵循技术发明、成果转化和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盛祥
制度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最大蕴含的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激励性和最大成功的保障性等功能,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由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科技创新体制等缺陷引起的我国战略新兴产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业同构、产业配套不完善及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推进制度创新。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进金融政策创新,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瓶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体制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珂 耿成轩
基于我国地区视角,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一定的权重赋予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及与之相关的制度环境进行评价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10-2016年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北京勉强协调,有9个地区濒临失调,14个地区轻度失调,广西中度失调。大多数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滞后于制度环境。只有采取措施从优化制度环境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入手,才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陈东
本文从全新视角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五要素,具体论及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条件,并型构了"四环"层级相互联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动态演化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下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典型轨迹、政策干预五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集群发展的四个新动向,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 形成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