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3)
2023(8899)
2022(7479)
2021(6924)
2020(5914)
2019(13284)
2018(13090)
2017(26002)
2016(14124)
2015(15792)
2014(15754)
2013(15598)
2012(14857)
2011(13467)
2010(13789)
2009(12447)
2008(12778)
2007(11736)
2006(10021)
2005(8887)
作者
(42289)
(35267)
(35212)
(33491)
(23044)
(16908)
(15857)
(13533)
(13333)
(13033)
(12137)
(12071)
(11478)
(11350)
(11333)
(10941)
(10432)
(10417)
(10353)
(10098)
(8847)
(8830)
(8752)
(8077)
(8047)
(8046)
(7987)
(7616)
(7261)
(7120)
学科
(68822)
经济(68758)
(43624)
管理(42031)
(36581)
企业(36581)
方法(34776)
数学(30887)
数学方法(30531)
(15819)
(15339)
中国(14778)
业经(14438)
地方(13384)
(12973)
(11245)
(11118)
贸易(11116)
产业(11047)
(10799)
财务(10772)
(10750)
财务管理(10744)
技术(10619)
农业(10526)
企业财务(10310)
(9851)
金融(9849)
理论(9792)
(9789)
机构
大学(212279)
学院(212018)
(89645)
经济(87929)
管理(82064)
理学(71781)
研究(71087)
理学院(70974)
管理学(69582)
管理学院(69169)
中国(52064)
(44224)
科学(43502)
(41005)
(35950)
(34862)
财经(33915)
研究所(32886)
中心(31879)
(31558)
(30793)
业大(30659)
经济学(28600)
农业(27677)
北京(27505)
(26874)
师范(26564)
经济学院(26107)
(26007)
财经大学(25415)
基金
项目(143310)
科学(113864)
基金(105989)
研究(101832)
(93044)
国家(92348)
科学基金(79250)
社会(65839)
社会科(62867)
社会科学(62851)
(55256)
基金项目(55066)
自然(51850)
自然科(50711)
自然科学(50696)
自然科学基金(49846)
教育(47315)
(47095)
资助(45272)
编号(38686)
重点(32739)
(32535)
成果(31660)
(31197)
(29897)
教育部(27985)
创新(27953)
课题(27933)
国家社会(27861)
科研(27686)
期刊
(93168)
经济(93168)
研究(59089)
中国(36650)
学报(34220)
科学(32051)
(31182)
管理(30844)
(30215)
大学(25865)
学学(24607)
农业(20621)
教育(19716)
(19077)
金融(19077)
技术(18169)
财经(17358)
经济研究(15768)
业经(14968)
(14952)
统计(12987)
问题(12500)
(11563)
技术经济(11483)
(11357)
(10799)
决策(10435)
商业(10160)
(10123)
科技(9344)
共检索到303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正楚  吴艳  周震虹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和主导产业评估理论,初步遴选出了27个指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评估指标。基于专家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思想和重要性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实证遴选,形成了以"产业全局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动态性"为一级指标,共13个二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充分体现了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性。本文以湖南省10大典型产业为例,检验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艳冰  
文章针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存在的趋同现象,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从先导性、支撑性和全局性三个层面构建了基于ANP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模型,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春江  
本文对国内外经济学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定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等相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分析,尝试提出基于产品、服务、市场、用户角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和概念定义。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的深入辨析,进一步明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理范畴,从而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策略,为更好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春娟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实证研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技术选择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太阳能技术为实例,利用《德温特创新索引》2010年的21399条专利文献数据为样本,基于技术共现率与技术共现强度的分析方法与指标,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的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与指标测度的结果相互印证了在共性技术测度过程中,技术共现率指标与技术共现强度指标都具有比较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技术共现率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度的共性技术结果更严格些;技术共现强度的Jaccard系数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度的共性技术结果更趋向于合理与精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流通业"作为一个学界常用的概念,并未被我国统计部门作为一个行业纳入国民经济行业统计范畴,这给定量评价与监测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困难。为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可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内涵入手,通过评价指标的理论性分析和实证遴选,构建我国31个省市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好地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跟踪和监测我国各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准确、客观地把握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现状和趋势,为国家宏观决策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必须充分认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意义,提高农产品流通统计的地位,建立专门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数据库,把主要农产品流通作为一个专门的统计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国庆  李捷  王少永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处在成长初期的战略产业,而战略效应则是判断和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据。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各级指标,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预测模型。然后,应用李克特量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子产业的战略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国庆  李捷  王少永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处在成长初期的战略产业,而战略效应则是判断和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据。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各级指标,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预测模型。然后,应用李克特量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子产业的战略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兴志  谢理  
本文首先利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然后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企业规模和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路径,以及不同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水平整体上较低,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的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现负向关系,而非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正向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健  王莹  
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的海洋开发战略,它是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正确选择与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是否适合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物制药产业的综合评分为84.6868。表明天津适合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飞虎  万春  许莉  
构建双对数模型、对数差分模型,以1997-2012年间生物、高端装备、信息技术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由五个高技术产业相加得到的"总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样本,选择企业数、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主营业务收入、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专利申请数6个指标,实证分析公共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显著正相关,但对其他指标的效应随不同子产业而不同,呈现出总体上与子产业结构上的效应不一致的特点。应优化公共投资,强化共性正外溢效应,消除挤出效应,改善结构效应,提升总体促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晓东  谭运嘉  李静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待加强,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保持和延续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当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产业关联度分析显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高,但目前增长动力不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国家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本文在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行业分类标准的界定、发展评价模型的设定和反映竞争力水平的集聚度之后,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归属的依托行业,在此基础上利用产业集聚度指数(EG指数)从时间、产业及地理3个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的演进态势及其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集聚度水平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结构表现为产业集聚和扩散两者并存的特性;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鹏飞  杨丹辉  渠慎宁  张艳芳  
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稀有矿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近年来,全球稀有矿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稀有矿产领域的国际竞争不断升级。在对六大类22种稀有矿产资源进行界定,分析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三因素分析框架,从供应风险、环境影响、供应受限的经济影响三个维度,设计了9项指标,对稀有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做出定量评估。结果显示,铂族金属的战略性最高,铯的战略性最低。为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分项指标估算结果的影响之后。本文对22种稀有矿产资源战略性的评估结果依然成立。鉴于稀有矿产资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日益增强的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鲁成  张静  吴菲菲  苗红  娄岩  罗晓梅  
全局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文章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局性的含义、特点,从产业波及效应、就业带动及市场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相应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全局性"出发,初步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为评价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强  宁凌  王桂花  
本文基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流程和政策特性,构建一个融合培育系统、培育机制和培育政策的产业培育模型,并基于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基础,在培育系统构建、培育机制优化和培育政策建议三个层面进行模型应用的实证分析,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困扰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