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5)
- 2023(15480)
- 2022(12741)
- 2021(11574)
- 2020(9443)
- 2019(20863)
- 2018(20285)
- 2017(39060)
- 2016(20967)
- 2015(23112)
- 2014(22701)
- 2013(22262)
- 2012(20480)
- 2011(18348)
- 2010(18839)
- 2009(17587)
- 2008(17554)
- 2007(16019)
- 2006(14273)
- 2005(13305)
- 学科
- 济(98019)
- 经济(97921)
- 业(89836)
- 企(82278)
- 企业(82278)
- 管理(75018)
- 方法(34635)
- 业经(34078)
- 农(29450)
- 财(28126)
- 中国(26706)
- 数学(25368)
- 数学方法(25122)
- 地方(24174)
- 务(21386)
- 农业(21381)
- 财务(21354)
- 财务管理(21328)
- 技术(20841)
- 企业财务(20246)
- 制(19456)
- 和(17193)
- 理论(17189)
- 策(16910)
- 贸(16748)
- 贸易(16734)
- 易(16188)
- 划(16046)
- 银(15419)
- 银行(15404)
- 机构
- 学院(303264)
- 大学(292518)
- 济(128210)
- 经济(125694)
- 管理(118608)
- 理学(100729)
- 研究(100653)
- 理学院(99685)
- 管理学(98308)
- 管理学院(97728)
- 中国(78546)
- 京(61652)
- 财(59870)
- 科学(58920)
- 所(50629)
- 农(49264)
- 江(48291)
- 财经(46742)
- 中心(45306)
- 研究所(45254)
- 经(42169)
- 业大(41195)
- 州(38892)
- 北京(38867)
- 范(38390)
- 农业(38316)
- 师范(38020)
- 经济学(37953)
- 院(36551)
- 财经大学(34128)
- 基金
- 项目(192553)
- 科学(154140)
- 研究(144995)
- 基金(138899)
- 家(119438)
- 国家(118288)
- 科学基金(103530)
- 社会(93742)
- 社会科(89057)
- 社会科学(89040)
- 省(78703)
- 基金项目(72709)
- 教育(65465)
- 自然(64972)
- 划(63784)
- 自然科(63518)
- 自然科学(63504)
- 自然科学基金(62437)
- 编号(58886)
- 资助(55583)
- 发(47027)
- 成果(46597)
- 创(43915)
- 重点(43371)
- 课题(41408)
- 业(41341)
- 部(41233)
- 创新(40093)
- 发展(38445)
- 国家社会(38396)
- 期刊
- 济(155238)
- 经济(155238)
- 研究(90705)
- 中国(63012)
- 管理(51789)
- 财(49581)
- 农(47726)
- 科学(40951)
- 学报(40091)
- 教育(33032)
- 农业(32925)
- 融(31275)
- 金融(31275)
- 大学(31107)
- 学学(29612)
- 业经(29432)
- 技术(28874)
- 经济研究(24422)
- 财经(23613)
- 经(20555)
- 业(19762)
- 问题(19754)
- 技术经济(17232)
- 商业(16363)
- 现代(16079)
- 贸(15916)
- 世界(14900)
- 科技(14262)
- 财会(14108)
- 国际(14001)
共检索到470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芳 张勇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日显突出,它们能否凭借自身的实力,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市场拓展,不断壮大,将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其发展的路径,以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小型民营企业 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生新
中小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现存的资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制度性壁垒和技术壁垒又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章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把握好进入产业的时机;创新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壁垒并提升竞争水平;营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小企业 进入壁垒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苍舒 李金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以及制造业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制造业的升级,构筑起现代制造业体系。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依托基础是主体功能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重点突破行业是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带动力强、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行业,运行推力是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和不断增强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终极目标是造就一批国际顶尖级的制造企业和制造品牌。构造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要实行品牌战略,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贵孙 张雍 芮明杰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BCC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2005-2011年期间的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两种类型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都是非有效的,它们的综合效率偏低更多是由纯技术效率大幅度降低所导致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行业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据包络分析 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于洋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实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国内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具备市场需求前景广、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预期收益高的特征。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市场主体,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型人才匮乏、高强度资金投入短缺、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投融资渠道不畅等支撑体系不健全阻碍了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步伐。为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文章提出了投融资参股、自主发展、借机转型以及"政产学研"一体化四条可供民营企业选择的发展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斯林 姜宏 郭文文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是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采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投资潮涌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产出与成果转化率,结果发现:第一,2010—2012年第一波投资潮涌与2015—2019年第二波投资潮涌下,企业投资均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在先发优势作用下,第一波效果更为显著。第二,无论在投资潮涌前期还是后期,投资支出均有助于促进创新产出,且前期影响更显著,而在非投资潮涌阶段,投资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对于任何类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企业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投资与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关系均为倒U型,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者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大数据时代下,黑龙江省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神经末梢”转变为新时期的开路先锋,必须积极抢抓国家支持“新基建”、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集中爆发等重要机遇,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启动新引擎,助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以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基建”发展现状为研究基础,探索“新基建”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机理,提出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新基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 黑龙江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玉峰
<正>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战新产业)是企业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选择。一、推出战新产业百强榜单初衷2019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简称中国企联)在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的同时,推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主要有两方面背景。1.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结构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胡以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度依靠资源、能源和劳动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归纳和总结其可借鉴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制定专项规划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学制定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政策;形成和完善激励补偿机制,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视人才培养;科学布局专业化产业园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迎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准公共性、外部性及高风险性特点决定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失灵。政府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合理的公共政策选择,针对市场失灵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规范和制约。本文将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
关键词:
政府 战略性新兴产业 钻石理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王君 姜江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一)科学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而目前尚处于成长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