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8)
- 2023(5574)
- 2022(4695)
- 2021(4293)
- 2020(3571)
- 2019(7962)
- 2018(7767)
- 2017(15706)
- 2016(8325)
- 2015(9088)
- 2014(8991)
- 2013(8990)
- 2012(8441)
- 2011(7621)
- 2010(7716)
- 2009(7002)
- 2008(7114)
- 2007(6529)
- 2006(5725)
- 2005(5153)
- 学科
- 济(39158)
- 经济(39126)
- 业(28326)
- 管理(24937)
- 企(24134)
- 企业(24134)
- 方法(15241)
- 数学(12715)
- 数学方法(12578)
- 业经(10265)
- 农(9927)
- 地方(9361)
- 中国(9181)
- 产业(9161)
- 财(8212)
- 制(7702)
- 技术(7312)
- 学(6804)
- 农业(6640)
- 贸(6377)
- 贸易(6374)
- 易(6204)
- 银(6175)
- 银行(6169)
- 策(6074)
- 行(5946)
- 地方经济(5872)
- 结构(5785)
- 融(5740)
- 金融(5740)
- 机构
- 学院(123488)
- 大学(121249)
- 济(54341)
- 经济(53334)
- 管理(48644)
- 理学(42336)
- 研究(42330)
- 理学院(41890)
- 管理学(41300)
- 管理学院(41043)
- 中国(30218)
- 科学(24906)
- 京(24668)
- 财(23992)
- 所(21077)
- 财经(19701)
- 农(19456)
- 研究所(19253)
- 中心(18456)
- 江(18291)
- 经(17863)
- 业大(17030)
- 经济学(16677)
- 院(15338)
- 农业(15263)
- 北京(15225)
- 经济学院(15044)
- 范(14992)
- 师范(14838)
- 财经大学(14800)
- 基金
- 项目(82654)
- 科学(66342)
- 基金(61033)
- 研究(59746)
- 家(53453)
- 国家(53039)
- 科学基金(45835)
- 社会(39521)
- 社会科(37765)
- 社会科学(37756)
- 省(32434)
- 基金项目(31950)
- 自然(29425)
- 自然科(28794)
- 自然科学(28788)
- 自然科学基金(28338)
- 划(27152)
- 教育(26834)
- 资助(25080)
- 编号(22707)
- 发(19125)
- 重点(18763)
- 部(18428)
- 成果(18055)
- 创(17990)
- 创新(16702)
- 性(16593)
- 国家社会(16528)
- 课题(16351)
- 教育部(15948)
共检索到17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晓丹 宋维佳
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进入时机为切入点,分析领军和跟进策略的动因与绩效差异,研究如何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及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的发展前景及预期利润会对企业的进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产业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越大,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变化越剧烈,企业越倾向于领军进入,捞取早期的"政策好处",规模大、国有色彩强的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领军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在资产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表现显著优于跟进企业。同时,进入时机与产权结构、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存在着显著的交互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引导企业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黎继子 熊莹 朱梦萍 梅艳兰
在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海外市场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价值链低端环节和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性,运用演化博弈方法,从供应链视角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游本土制造商选择何种赶超策略,以及下游海外销售商进入时机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研发成本、技术研发风险和率先进入风险成本,对演化博弈系统趋向“市场导向,跟随进入”策略;而跟随进入成本和技术创新补贴促成博弈系统趋向于“技术导向,率先进入”策略。其中创新补贴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向“技术导向,率先进入”策略方向快速演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欣荣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靠大项目、大企业,更要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文章认为,通过促进社会资金向优质中小企业集聚、推进中小企业全面创新战略、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创新系统、建立中小企业技术联盟、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使中小企业积极发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策略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雪莲 谢理 赵文霞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大量企业蓄势待发或已经进入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而如何有效地选择进入时机成为企业需要面临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利用2001—200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板块的180家企业数据,探寻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为,并分析企业进入时机与企业绩效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进入时机对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绩效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具有正向影响,对经营发展能力绩效指标具有负向影响,并且企业的进入时机与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对企业的绩效水平提高有正向的交互效应,这一系列结论可以为下一阶段企业正确地选择时机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永春 李倩
本文构建了新兴大国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为达到最优稳定状态政府应采取的策略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技术演化A-U模型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新兴大国扶持企业赶超的"三阶段、三维度"政策工具框架,进而解析了中国扶持TD-SCDMA技术赶超的政策工具。结果表明,在混沌阶段,新兴大国应强化供给政策和环境政策以推动技术突破;在主导设计阶段,应强化需求政策与环境政策以促进技术商业化,并借助供给政策引导互补技术的研发;在成熟阶段,应强化需求政策与环境政策以抢占市场,并辅以一定的供给政策引导技术变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波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经济区能否选择恰当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取决于科学的选择过程,本文首先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变的重要特征,并分析国内各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羊群效应,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经济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链 机会窗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俊周 童超 秦建军
以2014—2016年山西省2568家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Probit选择模型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结构、企业经营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显著高于集体控股企业和私人控股企业,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和企业利润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风险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负向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吴红霞 刘遵峰
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可能。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eaver-Thomas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张廷建
2011年11月,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作为强有力支撑。作为后发地区的河南省,应结合资源禀赋特征,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宜体制与路径,以实现产业赶超和经济持续增长。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河南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原则 培育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向倩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性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筑牢市场、科技、资本三大支撑力,最后要强化政策举措落实力,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征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东霖
从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出发,借鉴具有系统理论研究成果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构建相对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程中,首先突出的是产业的技术创新含量,其次是产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并兼顾产业的社会效益。方案层中R&D投入强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生产率上升基准、企业社会贡献度这些指标的权重最大,实证结果为科学和准确选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助于区域层面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选择 指标构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隽秋
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立足于自身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选择在国内市场有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在重点发展风电产业、煤炭清洁利用产业、煤层气液化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中,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效益。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 新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