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5)
- 2023(10054)
- 2022(8447)
- 2021(7806)
- 2020(6437)
- 2019(14371)
- 2018(13910)
- 2017(28137)
- 2016(14965)
- 2015(16587)
- 2014(16147)
- 2013(16173)
- 2012(15386)
- 2011(13918)
- 2010(14289)
- 2009(13043)
- 2008(12957)
- 2007(11772)
- 2006(10262)
- 2005(9147)
- 学科
- 济(70940)
- 经济(70877)
- 业(47985)
- 管理(45567)
- 企(39336)
- 企业(39336)
- 方法(32243)
- 数学(28680)
- 数学方法(28426)
- 农(19382)
- 财(18161)
- 中国(17103)
- 业经(16059)
- 地方(15511)
- 贸(13542)
- 贸易(13538)
- 制(13188)
- 易(13146)
- 农业(12834)
- 策(12372)
- 产业(11463)
- 务(11413)
- 财务(11394)
- 财务管理(11367)
- 技术(11147)
- 企业财务(10943)
- 银(10890)
- 银行(10884)
- 学(10846)
- 融(10758)
- 机构
- 学院(219309)
- 大学(216501)
- 济(98871)
- 经济(97035)
- 管理(87829)
- 理学(76196)
- 理学院(75468)
- 管理学(74533)
- 管理学院(74089)
- 研究(72778)
- 中国(54709)
- 财(46407)
- 京(43710)
- 科学(40205)
- 财经(37094)
- 所(35077)
- 经(33803)
- 中心(33425)
- 江(33016)
- 农(31962)
- 研究所(31503)
- 经济学(30948)
- 业大(28590)
- 经济学院(28111)
- 财经大学(27638)
- 北京(27245)
- 范(27114)
- 师范(26892)
- 院(26689)
- 州(26156)
- 基金
- 项目(144368)
- 科学(116197)
- 研究(108308)
- 基金(107080)
- 家(91746)
- 国家(91001)
- 科学基金(79454)
- 社会(71452)
- 社会科(68145)
- 社会科学(68131)
- 省(55654)
- 基金项目(55544)
- 自然(49789)
- 教育(49699)
- 自然科(48677)
- 自然科学(48668)
- 自然科学基金(47873)
- 划(46461)
- 资助(44681)
- 编号(42629)
- 成果(34725)
- 部(33192)
- 发(32436)
- 重点(32302)
- 创(30639)
- 课题(30045)
- 国家社会(29992)
- 教育部(29246)
- 性(28960)
- 人文(28802)
- 期刊
- 济(107553)
- 经济(107553)
- 研究(65946)
- 中国(38265)
- 财(34627)
- 管理(33610)
- 农(29177)
- 科学(28496)
- 学报(28250)
- 融(24380)
- 金融(24380)
- 大学(22565)
- 学学(21433)
- 教育(20726)
- 农业(19791)
- 财经(18852)
- 业经(18526)
- 经济研究(18261)
- 技术(17881)
- 经(16259)
- 问题(14369)
- 贸(13009)
- 技术经济(11384)
- 商业(11001)
- 国际(10895)
- 统计(10495)
- 现代(10249)
- 策(10189)
- 业(10087)
- 世界(10010)
共检索到32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庆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各国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希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背景下,重庆市应在产业选择、培育方式、发展路径、空间布局、扶持政策等方面做好谋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轨迹 重庆例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军
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政策启示价值。本文从系统梳理产业技术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关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进展,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于洋
2010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实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国内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苍舒 李金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以及制造业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制造业的升级,构筑起现代制造业体系。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依托基础是主体功能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重点突破行业是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带动力强、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行业,运行推力是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和不断增强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终极目标是造就一批国际顶尖级的制造企业和制造品牌。构造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要实行品牌战略,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芳 张勇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日显突出,它们能否凭借自身的实力,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市场拓展,不断壮大,将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其发展的路径,以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小型民营企业 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立刚 肖志武
基于2012—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处理组,构建DID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促进了投资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以及逐年增强的趋势;机制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引发了"资金增加效应"和"媒体监督效应",即企业通过产业政策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和媒体关注提升了投资效率,而政府补贴无法有效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中西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受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受政策影响不显著;正、负面的媒体关注分别能够减少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晓军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开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而提出在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的指导下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国家 政策取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从产业规模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主要产品销售产值增速约两倍于工业总体产值增速。特别是医药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销售产值的增速超过20%,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东 杨飞虎 张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行为,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解决技术突破和资本支持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及外部性特质要求加大公共资本战略性投入。基于此,提出了组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可持续公共资本投入支持、加大科技研发领域、清洁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宽带计划中公共资本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共投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胡以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度依靠资源、能源和劳动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原则 培育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全球性主导技术结构和主导产业更替的脱节与断裂,即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本质根源。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新一轮黄金增长期的根本途径。在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折的关键期,中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要把握技术经济新范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
关键词:
技术经济范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培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嵎喆 史建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逄晓霞 方晓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该文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及分析现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税收政策,从"退"、"减"、"增"三个角度阐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路径,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体系。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税收优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