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4)
2023(7985)
2022(6769)
2021(6164)
2020(5059)
2019(11309)
2018(11061)
2017(21744)
2016(11688)
2015(12849)
2014(12826)
2013(12825)
2012(12110)
2011(10983)
2010(11316)
2009(10157)
2008(10245)
2007(9500)
2006(8478)
2005(7707)
作者
(34532)
(28886)
(28593)
(27522)
(18750)
(13718)
(12935)
(11090)
(10806)
(10686)
(9856)
(9471)
(9471)
(9369)
(9304)
(8888)
(8659)
(8491)
(8461)
(8161)
(7289)
(7190)
(7096)
(6592)
(6556)
(6533)
(6489)
(6370)
(5899)
(5858)
学科
(52172)
经济(52132)
(40832)
管理(38035)
(33603)
企业(33603)
方法(19624)
数学(16605)
数学方法(16385)
(15533)
技术(14944)
中国(13272)
业经(12958)
(12468)
地方(12087)
(10983)
产业(10433)
农业(10390)
(10223)
(9749)
贸易(9745)
(9512)
(9416)
(8304)
银行(8292)
技术管理(8273)
(7995)
(7766)
(7668)
金融(7668)
机构
学院(173629)
大学(169473)
(76756)
经济(75206)
管理(68303)
研究(61341)
理学(58421)
理学院(57828)
管理学(57021)
管理学院(56656)
中国(45039)
科学(35888)
(35396)
(34444)
(31053)
(28465)
研究所(28062)
中心(27542)
(27441)
财经(26939)
(24412)
业大(24355)
经济学(22982)
北京(22226)
(22222)
农业(22219)
(21770)
(21608)
师范(21572)
经济学院(20716)
基金
项目(113059)
科学(90060)
研究(84154)
基金(81822)
(71288)
国家(70723)
科学基金(60616)
社会(54029)
社会科(51548)
社会科学(51538)
(44885)
基金项目(42318)
自然(38330)
教育(37808)
自然科(37456)
自然科学(37448)
(37324)
自然科学基金(36821)
资助(33695)
编号(33208)
成果(26971)
(26359)
重点(25651)
(25217)
(24804)
课题(23971)
创新(23175)
(22655)
国家社会(22418)
发展(21564)
期刊
(87415)
经济(87415)
研究(52444)
中国(34482)
管理(27639)
(26411)
(25678)
科学(24610)
学报(24083)
大学(18520)
教育(18305)
农业(18258)
技术(17931)
(17866)
金融(17866)
学学(17651)
业经(14903)
经济研究(14318)
财经(13461)
(11764)
问题(11234)
技术经济(10903)
(9823)
(9770)
科技(9620)
(8992)
论坛(8992)
现代(8762)
国际(8592)
商业(8132)
共检索到263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军  
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政策启示价值。本文从系统梳理产业技术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关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进展,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荣贵  银路  王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首先需要新兴技术的支撑,而新兴技术从形成到商业化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商业化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政府政策的作用,提出政府在新兴技术商业化的不同阶段为有效促使新兴技术尽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应采取的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军  吕岩威  
虽然发达国家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明确提法,但其对确立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却有着历史传统和前瞻视野,其依托新兴技术的产业也可统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一些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文章认为,美英德日等国均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并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侧重点做出了具体选择。各国均十分注重政府扶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定一系列具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白景坤   刘畅  
从企业生态层面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效果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运用2007—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的影响效果。实证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增加具有促进效应,这源于产业政策激发了企业的策略性创新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进入。研究还发现,融资约束和数字化转型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成长期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容易受到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有助于厘清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立刚  肖志武  
基于2012—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处理组,构建DID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促进了投资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以及逐年增强的趋势;机制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引发了"资金增加效应"和"媒体监督效应",即企业通过产业政策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和媒体关注提升了投资效率,而政府补贴无法有效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中西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受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受政策影响不显著;正、负面的媒体关注分别能够减少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晓军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开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而提出在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的指导下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从产业规模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主要产品销售产值增速约两倍于工业总体产值增速。特别是医药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销售产值的增速超过20%,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胡以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度依靠资源、能源和劳动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东  杨飞虎  张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行为,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解决技术突破和资本支持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及外部性特质要求加大公共资本战略性投入。基于此,提出了组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可持续公共资本投入支持、加大科技研发领域、清洁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宽带计划中公共资本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嵎喆  史建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全球性主导技术结构和主导产业更替的脱节与断裂,即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本质根源。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新一轮黄金增长期的根本途径。在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折的关键期,中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要把握技术经济新范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小华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新的创新周期,如能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形成主导设计,将构建起我国新的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体系、创新模式、主导设计、产业规模、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表明,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数处于孕育期或成长期。应根据不同产业的阶段性特征和产业关联度,制定综合规划,选择相应的科技投入方式、组织形式和政策手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逄晓霞  方晓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该文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及分析现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税收政策,从"退"、"减"、"增"三个角度阐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路径,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