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8)
2023(16789)
2022(14317)
2021(13360)
2020(11010)
2019(25574)
2018(25585)
2017(49345)
2016(26818)
2015(30017)
2014(30294)
2013(29749)
2012(27437)
2011(24925)
2010(25410)
2009(23055)
2008(22576)
2007(20134)
2006(17681)
2005(15896)
作者
(78529)
(65028)
(64754)
(61550)
(41617)
(31218)
(29381)
(25494)
(24712)
(23487)
(22176)
(22064)
(20877)
(20793)
(20188)
(20053)
(19359)
(19149)
(18683)
(18480)
(16229)
(16223)
(15861)
(14875)
(14612)
(14546)
(14470)
(14436)
(13242)
(12857)
学科
(115150)
经济(115046)
管理(75010)
(74055)
(61346)
企业(61346)
方法(49320)
数学(42444)
数学方法(41705)
中国(31887)
(30315)
地方(27991)
业经(26846)
(24338)
(24103)
农业(20388)
(19980)
(19594)
贸易(19579)
理论(19573)
(18936)
技术(18359)
(17970)
银行(17925)
(17920)
(17281)
金融(17279)
(17231)
环境(16865)
(15459)
机构
学院(382097)
大学(381098)
(151019)
管理(150225)
经济(147622)
研究(130720)
理学(129644)
理学院(128138)
管理学(125660)
管理学院(124953)
中国(96707)
(82502)
科学(81935)
(67780)
(66316)
(62647)
研究所(60418)
中心(58432)
业大(56949)
(56866)
财经(54089)
北京(52587)
(52092)
师范(51582)
(49009)
农业(48860)
(47659)
(46750)
经济学(44383)
技术(41918)
基金
项目(258071)
科学(202717)
研究(188146)
基金(185242)
(161709)
国家(160341)
科学基金(137512)
社会(116967)
社会科(110922)
社会科学(110893)
(102188)
基金项目(97577)
自然(89964)
自然科(87909)
自然科学(87890)
教育(87044)
自然科学基金(86282)
(85832)
资助(77489)
编号(77158)
成果(62736)
(58110)
重点(57983)
(55936)
课题(54294)
(53629)
创新(49922)
科研(48865)
教育部(47766)
大学(47326)
期刊
(169776)
经济(169776)
研究(112815)
中国(76212)
学报(60040)
管理(57655)
(57565)
科学(56389)
(49615)
教育(47355)
大学(45406)
学学(42589)
农业(40108)
技术(35309)
(33817)
金融(33817)
业经(29594)
经济研究(27184)
财经(25738)
(22059)
问题(21829)
(21173)
图书(20740)
技术经济(19129)
科技(18933)
商业(17947)
理论(17798)
统计(17757)
现代(17499)
(17244)
共检索到567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学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产业初期,对本国、本地区有重大、长远影响,能够带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它具有指向性、外部性、创新性、风险性、地域性的特点。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四种类型,它的发展既艰难又具有风险。多数企业是从高新技术嫁接、传统产业裂变、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中走上新兴产业的道路,但多数企业中途夭折,难再形成产业。因此要注重其特性,加强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努力形成具有本国、本地区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的共识。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看,技术约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内部约束。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优势的视角,分析了在不同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适宜的模式,指出选择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纪建强  陈晓和  
国防工业可采取"裂变"、"融合"、"嫁接"和"移植"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调整装备采办制度,改革国防工业融资机制,完善国防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防范政策、市场、金融与政治风险。
[期刊] 预测  [作者] 乔玉婷  曾立  
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要改变过去尾随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规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洞化,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本文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的程度归结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三类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最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彦  李清云  李华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渠道的灵活应用与创新。因此,文章基于产业发展视角,主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周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模式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陈东  
本文从全新视角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五要素,具体论及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条件,并型构了"四环"层级相互联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动态演化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下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典型轨迹、政策干预五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集群发展的四个新动向,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丽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的发展思路。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营分散、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基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探索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志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密不可分。本文厘清了商业模式相关概念,构建了分析框架,详细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模式的相互关系。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会推动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中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成本,政府政策应从宏观(系统)政策和微观政策两个方面着手促进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丽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的发展思路。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营分散、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基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探索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玉强  
地域差异和产业基础不同,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文章系统总结了理论层面的成果和对实践层面的探索,基于产业来源、依靠主体、技术创新方式和侧重领域等视角,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不同类型培育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或方式,以及自身优势和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应用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洪昌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陷入了"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困境。虽然头顶高端产业的名头,但在全球产业链中却被低端锁定,因此选择合适的产业培育模式与发展路径,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及民间主导型三种基础模式,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进程,还可以采用产业技术路线图牵引的产业自主创新驱动模式、模块化创新驱动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模式、加速器培育模式等几种特殊培育模式,还可以通过加强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等途径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芦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本文基于对先进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和途径的研究,并结合四川省的产业现状,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快速集聚资源、有选择地发展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以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借鉴"硅谷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商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涂文明  
该文在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层、区域集聚层和技术-产业层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剖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三种实践模式,即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型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