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29)
- 2023(19666)
- 2022(16820)
- 2021(15656)
- 2020(13109)
- 2019(29970)
- 2018(29806)
- 2017(57623)
- 2016(31213)
- 2015(35143)
- 2014(34935)
- 2013(34144)
- 2012(31065)
- 2011(27923)
- 2010(27990)
- 2009(25658)
- 2008(25174)
- 2007(22244)
- 2006(19328)
- 2005(16918)
- 学科
- 济(124618)
- 经济(124458)
- 管理(95290)
- 业(90821)
- 企(77392)
- 企业(77392)
- 方法(57596)
- 数学(49724)
- 数学方法(48885)
- 农(33292)
- 财(33168)
- 中国(31746)
- 业经(29566)
- 制(26446)
- 学(26226)
- 地方(24262)
- 技术(23018)
- 理论(22204)
- 农业(22129)
- 贸(21352)
- 贸易(21341)
- 务(21323)
- 财务(21222)
- 财务管理(21176)
- 易(20751)
- 企业财务(20076)
- 和(19480)
- 银(19243)
- 银行(19195)
- 环境(18668)
- 机构
- 学院(442056)
- 大学(441434)
- 管理(174548)
- 济(174323)
- 经济(170518)
- 理学(151727)
- 理学院(150036)
- 管理学(147009)
- 管理学院(146182)
- 研究(144870)
- 中国(105987)
- 京(92992)
- 科学(89894)
- 财(81157)
- 所(71824)
- 农(70283)
- 业大(65979)
- 中心(65780)
- 研究所(65482)
- 财经(65121)
- 江(64710)
- 经(59188)
- 北京(58167)
- 范(57912)
- 师范(57330)
- 农业(54975)
- 院(53118)
- 经济学(52724)
- 州(52230)
- 财经大学(48553)
- 基金
- 项目(304778)
- 科学(240499)
- 研究(222084)
- 基金(221205)
- 家(193026)
- 国家(191481)
- 科学基金(165177)
- 社会(139762)
- 社会科(132554)
- 社会科学(132520)
- 省(119562)
- 基金项目(116601)
- 自然(108152)
- 自然科(105668)
- 自然科学(105642)
- 自然科学基金(103724)
- 教育(103619)
- 划(100497)
- 资助(91546)
- 编号(90204)
- 成果(72914)
- 重点(68529)
- 部(67075)
- 发(64581)
- 创(63929)
- 课题(62759)
- 创新(59616)
- 科研(58164)
- 教育部(57780)
- 国家社会(57434)
- 期刊
- 济(188120)
- 经济(188120)
- 研究(125918)
- 中国(83901)
- 学报(69766)
- 管理(65796)
- 科学(64672)
- 农(63547)
- 财(63037)
- 大学(53633)
- 教育(51601)
- 学学(50659)
- 农业(43795)
- 技术(42124)
- 融(35542)
- 金融(35542)
- 财经(31755)
- 业经(31637)
- 经济研究(30128)
- 经(27230)
- 问题(24184)
- 业(23058)
- 技术经济(22283)
- 科技(21785)
- 版(21130)
- 图书(20874)
- 统计(20415)
- 理论(19767)
- 现代(19498)
- 商业(19401)
共检索到63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特日昆 徐小博 韦庆明
基于新熊彼特理论和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视角,综合考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和制度支撑特征,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引入公共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制度因素,建立更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发展的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模型。应用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将制度创新用于扶持更注重技术创新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视角下技术与制度共同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飞 武鑫 宋波
文章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变迁和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结合案例剖析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技术、资本和人才等关键创新要素的驱动机理,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基于新熊彼特理论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及保障措施,最终,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共同演化机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 李波
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卫东 卫晓星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产业集群是其发展的主要模式,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从产业链、价值链、创业扩散及政府政策体系支撑等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规律,通过解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研究的总体框架。本文的结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一个新兴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研究难度比较大,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缺少深入的定量研究,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率效应等研究方面加强研究和突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志颖
文章构建了战略新兴产业管理多层次技术创新协同演化模式,揭示了战略新兴产业内创新主体、组织结构与外部环境诸要素对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研究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资源约束动力对技术创新种群的形成负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创新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部环境等三层级要素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战略新兴产业 管理模式创新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秀婷
在分析协同创新特点、效应的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特性,基于系统视角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对协同创新网络模型中的四个基本构面以及协同创新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并进而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四种能力及其基于生命周期阶段的动态演化方向与策略。该研究对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胜
长波中的经济萧条能够孕育技术变革,而技术变革又能催生新兴产业;继而受益于范式转换,产业革命就在"创造性地毁灭"过程中向前推进。本轮金融危机正在孕育新一轮技术变革,并带来了新兴产业革命的全新机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体上仍处于萌芽期,尽管发展政策已初具雏形,但政策协同与产业动态并不匹配。这就需要以技术变革为核心、通过构建有效管理的策略性安排等加速范式转换;需要创新产业政策、关注政策协同与产业动态的匹配,强化新兴产业的联动发展与推动政策制定者的能力建设等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技术变革 范式转换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艳 张世慧 蒋冲雨
以新兴技术管理理论为基础,从技术、环境、企业三个维度构建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能的科技项目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应用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对具有此属性特点的科技项目进行识别与评价,通过一组科技项目的模拟评审,对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龙跃
协同演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模式和必然路径。为提高集群协同演化耦合协调度和稳定性,融合协同学、生态学等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归结为集群内自组织协同演化、政府调控下他组织协同演化两种生态关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的组织种群协同演化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组织种群影响因子、最大生态位等因素对组织种群生态位扩张及演化均衡态具有正向反馈作用;通过构建"自组织+他组织"集群协同演化模式,以集群自组织为核心,借助政府他组织,调节组织种群
关键词:
生态位调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协同演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对2009—2011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并没有实现最优,且不同产业间以及同一产业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存在低效或者无效;(2)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学东 冯姗 胡春
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从产业层面上来看,因为产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层面信息资源的集合,所以产业层面的信息需求具有更多的共性。本文通过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块资源模型、机理结构模型和三维驱动模型,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机理。文章提出了产品数据信息、运营数据信息、用户需求数据信息和品牌数据信息块资源模型。在其结构关系中,产业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结构元素是"产品"。因此,以产品为核心的信息需求则成为结构机理的核心要素。在驱动关系中,用户需求驱动、效益驱动和网络结构凝聚驱动三维驱动模型驱动着信息需求在产业-企业-产品-用户的结构模型中服务于产品。基于所提出的模型,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为例,为系统完善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运行与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威 胡顺顺
通过剖析知识转化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内涵及测度方法,以浙江省261家企业研究院数据为样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4个指标与自主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异质性,即创新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速度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创新频度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创新程度与创新绩效呈正三次方关系。通过验证4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过程与GDSP理论知识转化过程基本对应,但存在产业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