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0)
2023(17760)
2022(15251)
2021(14181)
2020(11611)
2019(26655)
2018(26691)
2017(50510)
2016(27401)
2015(30396)
2014(30481)
2013(30030)
2012(28019)
2011(25366)
2010(25776)
2009(23278)
2008(23008)
2007(20749)
2006(18288)
2005(16387)
作者
(80107)
(66491)
(66023)
(62643)
(42408)
(31903)
(29948)
(25908)
(25141)
(24058)
(22650)
(22563)
(21343)
(21236)
(20564)
(20460)
(19772)
(19557)
(19096)
(18968)
(16616)
(16460)
(16171)
(15248)
(14928)
(14924)
(14822)
(14741)
(13476)
(13291)
学科
(114937)
经济(114839)
管理(81544)
(81090)
(67617)
企业(67617)
方法(46467)
数学(38996)
数学方法(38476)
中国(33300)
(31145)
地方(28406)
业经(28131)
(25506)
技术(25219)
(24448)
农业(21356)
(20800)
(20095)
理论(20093)
贸易(20078)
(19446)
(18912)
银行(18864)
(18215)
(18117)
(17979)
金融(17977)
环境(17553)
产业(16278)
机构
学院(389875)
大学(388579)
(155206)
管理(153848)
经济(151698)
研究(134266)
理学(132282)
理学院(130755)
管理学(128541)
管理学院(127796)
中国(99336)
(84254)
科学(83244)
(69702)
(67903)
(63611)
研究所(61708)
中心(60131)
(59076)
业大(57503)
财经(55245)
北京(53782)
(53212)
师范(52700)
(50047)
农业(49486)
(49107)
(48395)
经济学(45468)
技术(43862)
基金
项目(261926)
科学(206007)
研究(193213)
基金(187254)
(163204)
国家(161789)
科学基金(138927)
社会(120424)
社会科(114209)
社会科学(114184)
(104499)
基金项目(99093)
自然(89761)
教育(89069)
自然科(87699)
自然科学(87678)
(87268)
自然科学基金(86125)
编号(78888)
资助(76828)
成果(64341)
(59388)
重点(58775)
(57546)
(56850)
课题(55744)
创新(53116)
科研(49091)
国家社会(48851)
项目编号(48603)
期刊
(176250)
经济(176250)
研究(116493)
中国(81760)
管理(60311)
学报(60101)
(58276)
科学(56815)
(51802)
教育(51123)
大学(45478)
学学(42487)
农业(40740)
技术(38022)
(34851)
金融(34851)
业经(30232)
经济研究(27668)
财经(26434)
(22704)
问题(22441)
(22209)
图书(21701)
科技(21160)
技术经济(20951)
现代(18013)
理论(17978)
商业(17950)
(17844)
论坛(17844)
共检索到587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敦虎  刘乃贵  赖廷谦  
本文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两个阶段的投入博弈过程。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在多阶段博弈中倾向于增加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减少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核心企业在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越多,对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越高,代理组织对基础阶段的投入越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莉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用性人才,具有较高产业价值和较高的可占用性及不可替代性,是一种有特定用途的人力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解决技术创新问题,推动产业发展,其任务之一是对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联合培养,加强人才交流互动,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我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干中学"和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用性人才的成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煜华  刘洋  胡瑶瑛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知识转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创新效率和联盟成员保持长期稳定共生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体关系和知识转移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转移模型,分析其知识转移的稳定性及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以及建立知识转移的共生界面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知识转移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知识转移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江晓珊  周海燕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模式。合作伙伴选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属性和协同创新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结构模型,并利用PLS-SEM模型算法,运用SMart PLS3.0软件,对选取调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资源、文化背景、信息沟通和合作意愿对联盟合作伙伴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合作意愿在企业技术资源、文化背景和信息沟通对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保证联盟稳定、有效运行具有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胡斌  杨坤  
本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表明: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产出能力、同质组织之间的协作、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胡斌  杨坤  
本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表明: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产出能力、同质组织之间的协作、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艳  苗成林  
更新整合的目的在于将分散的能力凝聚成核心能力。文章围绕该问题,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排序。通过考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更新整合策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不仅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赋权的主观性影响,解决了样本数量要求过高和评价指标数据分布条件的限制,而且能够筛选出恰当的更新整合对象,使更新整合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幸婷  杨煜  
核心技术联盟是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研究核心技术联盟内成员企业是如何进行知识创造的。在探讨企业内部和联盟内部知识创造过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在共同化阶段之前需经历准备阶段,即联盟企业构建信任的阶段。这也是在联盟层面应用组织知识创新(SECI模型)具备的前提条件。案例分析同样表明,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模型只适用于相互信任的非核心企业。作为联盟活动的引领者,核心企业并不具体参与到知识创造活动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合作研发平台的创建,以及知识创造之后促进研发合作成果的产业化。通过调研访谈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生物医药科技园,详细刻画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红玲  
从产业维度和地区维度出发,引入资源环境因素,运用SBM(Slack-based Measure)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2005—2014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增长值,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技术规模四个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在产业维度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原因在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显著下降;在区域维度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从东向西依次减弱,且空间集聚性显著,但不同地区的增长渠道各不相同;考虑环境因素的GML指数总体低于不考虑环境因素的GML指数,其原因在于污染排放这一"坏"的产出拉低了地区环境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一鸣  廖芝  贺正楚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协同技术创新是基地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协同技术创新的特点、机理,采用德尔菲法发现基地在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链等方面不足,鉴此,应优化组织机构,推动产学研互动,健全知识产权交换制度,构建基地文化,拓展产品市场,组建创新平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健  张威  赵宇虹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支撑地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证。但是,共性技术创新的公共物品性、外部性、不确定性和主体的"经济人"特性,引发了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供给低效的市场失灵问题,成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重大瓶颈和障碍。因此,为了弥补市场调控的不足,政府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认真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组织协调和信息支撑等工作安排,从而推动共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开展,并最终促进我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因此,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自组织创新、集合原生创新、次生模仿创新整合到最佳技术创新状态,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成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仝延增  赵冠华  刘灵会  
在国家提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之后,各省市都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邯郸市作为河北省重要的传统工业城市,也在加快推进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文章分析邯郸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邯郸市各区县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不高;邯郸市各区县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  李波  
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