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7)
2023(17818)
2022(14533)
2021(13451)
2020(11259)
2019(25306)
2018(25082)
2017(48799)
2016(26007)
2015(28876)
2014(27971)
2013(27260)
2012(24256)
2011(21450)
2010(21458)
2009(19959)
2008(19404)
2007(17211)
2006(14655)
2005(13104)
作者
(70708)
(58776)
(58716)
(55785)
(37592)
(28093)
(26601)
(22830)
(22221)
(21137)
(19779)
(19751)
(18572)
(18413)
(18198)
(18028)
(17565)
(17360)
(17011)
(16787)
(14330)
(14299)
(14167)
(13533)
(13167)
(13156)
(13098)
(12889)
(11701)
(11530)
学科
(111296)
经济(111190)
(100615)
(91260)
企业(91260)
管理(88192)
方法(52006)
数学(42593)
数学方法(41865)
业经(35080)
(32562)
(32409)
中国(25333)
(24439)
财务(24372)
财务管理(24338)
企业财务(23082)
农业(23007)
(22819)
技术(22280)
理论(20549)
地方(19589)
(19108)
贸易(19096)
(18635)
(18453)
(18034)
(17992)
银行(17978)
(17781)
机构
学院(363503)
大学(353634)
(150965)
管理(149315)
经济(148116)
理学(129459)
理学院(128254)
管理学(126012)
管理学院(125331)
研究(108534)
中国(86339)
(71974)
(69446)
科学(64516)
(56362)
财经(56070)
(54035)
(51908)
中心(51390)
业大(51252)
(50975)
研究所(47003)
经济学(45662)
农业(44281)
北京(43972)
(43206)
(42398)
师范(41968)
财经大学(41626)
经济学院(41359)
基金
项目(245691)
科学(196897)
研究(180994)
基金(180487)
(155551)
国家(154227)
科学基金(136229)
社会(116846)
社会科(111132)
社会科学(111109)
(97835)
基金项目(94828)
自然(88494)
自然科(86592)
自然科学(86573)
自然科学基金(85039)
教育(84001)
(80475)
资助(73817)
编号(73398)
成果(56383)
重点(54639)
(54437)
(53765)
(53187)
创新(50127)
课题(49624)
国家社会(48485)
(47283)
教育部(46969)
期刊
(163585)
经济(163585)
研究(99176)
中国(63649)
管理(61458)
(57418)
(52083)
科学(48854)
学报(48275)
大学(38518)
学学(36930)
技术(36629)
农业(35910)
(34731)
金融(34731)
教育(34276)
业经(30699)
财经(27807)
经济研究(26491)
(24025)
(21858)
问题(20956)
技术经济(20530)
商业(18695)
统计(18364)
现代(17837)
(17717)
财会(17631)
科技(16438)
(16283)
共检索到522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武光  欧阳桃花  姚唐  
本文采用单案例探索研究方法,以太阳能光伏企业为案例对象,从动态视角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商业模式转换。研究发现:商业模式的转换经历了修补和再造两个过程,其中修补是对原有模式的有限调整,再造是对原有模式的彻底更新;商业模式的转换动因来自于利用市场机会和探索市场机会,前者是企业利用新的市场机遇来拓展相关业务领域,后者是企业进一步挖掘市场机会来扩大现有业务;交易型和共生型商业模式是转换过程所涌现的两种商业模式类型,交易型模式侧重于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直接相互交换价值,共生型模式注重于企业与用户共同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转换动因、转换过程与商业模式类型相匹配,构建了商业模式动态转换模型。本文深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松池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资金供求分析(一)样本企业基本情况为了掌握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融资需求及获得的资金供给现状,笔者于2012年采取问卷方式对温州市战略性新兴企业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样本囊括了温州市主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企业基本情况和融资需求、资金供给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丽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的发展思路。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营分散、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基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探索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丽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的发展思路。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营分散、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基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探索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丹  李鹏飞  
本文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业及光伏发电行业的规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状况及其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在企业规模方面,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企业产能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但较低的产能利用率使其产量规模低于国外企业;国内大型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有限,导致太阳能发电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但不同产业链环节也存在一定差异;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目前暂由中央企业领跑,但未来发展格局还不明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韩庆潇  杨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对政府补贴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做过大量分析与证明,但实践效果却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贴有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选取80家分属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补贴的诱导下,潜在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理性行为,但一旦进入,大部分企业又会把补贴资金用于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其他高收益途径。总体而言,政府补贴没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科研投入。造成这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目  贺颖  李伟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必要性和传统模糊评价方法中隶属函数的固有缺陷,借鉴云理论,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生成正态云和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通过模糊转换,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待评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邢红萍  卫平  
本文在全国七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实证方法,从企业所处产业、经济性质和规模三个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文中揭示了: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创新方式,研发人员流动过快是企业研发团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国有企业的研发强度最低、在基础研究上的投资力度最大;企业的规模越大,政府的创新资金支持力度越大、创新能力越强,但是研发强度越小。最后,关于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鼓励和引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王慧   田东山   高倩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中具有重要作用、2025年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超过17%。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依赖于相关企业的触发及其成长、创新状况,如何有效触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本文基于功能分析,结合触发企业的主体资源禀赋、关键活动,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四种典型触发模式;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触发模式、动态能力及其成长绩效、创新绩效的关系,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触发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对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有效触发及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张目  张红梅  
为了客观反映中国已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风险现状,文章引入Choquet模糊积分方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定条件选取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分行业进行动态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目  匡暑炎  闫慧杰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必要性和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缺乏动态可变性的不足,文章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了信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与可靠性。以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为: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政策为指引,在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能力的形成与保持为核心,追求企业高成长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可持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真正发挥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地域或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或先导作用。为此,应树立新的效率观、利益观和创新观等管理理念,确立企业业绩评价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经营目标与管理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突出重大技术创新与突破能力的评价,以及以财务业绩为落脚点的充分体现"战略性"、"新兴性"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律遵循等方面的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水莲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较少关注企业微观层面与行业层面的系统分析,商业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跨层次系统解释工具。基于商业模式理论,总结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类商业模式:产品制造型、技术驱动型和市场满足型,并提出技术-产品-市场交互架构商业模式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优模式。最优模式的实现需要企业打破组织边界,建立商业模式创新系统框架,形成灵活的立体创新网络,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动力来源、资源基础和合法化构建氛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水莲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较少关注企业微观层面与行业层面的系统分析,商业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跨层次系统解释工具。基于商业模式理论,总结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类商业模式:产品制造型、技术驱动型和市场满足型,并提出技术-产品-市场交互架构商业模式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优模式。最优模式的实现需要企业打破组织边界,建立商业模式创新系统框架,形成灵活的立体创新网络,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动力来源、资源基础和合法化构建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