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8)
- 2023(13790)
- 2022(12194)
- 2021(11553)
- 2020(9634)
- 2019(22306)
- 2018(22333)
- 2017(43225)
- 2016(23640)
- 2015(26437)
- 2014(26456)
- 2013(26251)
- 2012(24304)
- 2011(21950)
- 2010(22178)
- 2009(20301)
- 2008(20234)
- 2007(17802)
- 2006(15841)
- 2005(14199)
- 学科
- 济(96337)
- 经济(96223)
- 管理(69426)
- 业(68210)
- 企(56953)
- 企业(56953)
- 方法(41211)
- 数学(35079)
- 数学方法(34572)
- 农(26742)
- 中国(25084)
- 财(24651)
- 业经(22358)
- 地方(21188)
- 学(20537)
- 制(18691)
- 贸(17974)
- 贸易(17968)
- 农业(17563)
- 易(17466)
- 理论(16041)
- 策(16008)
- 技术(15670)
- 务(15669)
- 财务(15597)
- 财务管理(15565)
- 银(15205)
- 和(15190)
- 银行(15168)
- 企业财务(14780)
- 机构
- 大学(337588)
- 学院(337014)
- 济(136642)
- 管理(135102)
- 经济(133582)
- 理学(116311)
- 研究(115362)
- 理学院(115039)
- 管理学(113177)
- 管理学院(112541)
- 中国(85271)
- 京(72221)
- 科学(70450)
- 财(63315)
- 所(58180)
- 农(52991)
- 研究所(52641)
- 中心(51554)
- 江(50286)
- 财经(50211)
- 业大(48742)
- 北京(46012)
- 经(45524)
- 范(44963)
- 师范(44604)
- 院(42102)
- 农业(41226)
- 州(40873)
- 经济学(39832)
- 财经大学(37139)
- 基金
- 项目(225672)
- 科学(177507)
- 研究(167191)
- 基金(162956)
- 家(141218)
- 国家(140025)
- 科学基金(120133)
- 社会(104146)
- 社会科(98710)
- 社会科学(98685)
- 省(87953)
- 基金项目(86180)
- 自然(78026)
- 教育(76213)
- 自然科(76156)
- 自然科学(76140)
- 自然科学基金(74768)
- 划(73943)
- 编号(68697)
- 资助(67691)
- 成果(56880)
- 重点(50163)
- 部(49834)
- 发(48818)
- 课题(47593)
- 创(46818)
- 创新(43549)
- 教育部(42712)
- 科研(42587)
- 项目编号(42487)
- 期刊
- 济(153428)
- 经济(153428)
- 研究(103152)
- 中国(62356)
- 学报(50868)
- 管理(50730)
- 农(48699)
- 科学(47864)
- 财(47229)
- 教育(38652)
- 大学(38514)
- 学学(36067)
- 农业(33656)
- 融(31748)
- 金融(31748)
- 技术(28445)
- 业经(25701)
- 财经(24214)
- 经济研究(24007)
- 经(20731)
- 问题(20464)
- 图书(18134)
- 理论(16911)
- 业(16811)
- 技术经济(16522)
- 贸(16402)
- 科技(16308)
- 现代(15885)
- 实践(15383)
- 践(15383)
共检索到501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丹 崔卫杰 顾学明
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表现良好,但在对接对外开放新实践、提升开放发展精准度、形成合作竞争新动能、顺应国际环境新变化等方面,仍面临很多难题亟待破解,迫切需要从平台搭建、策略转变、优势转换、布局调整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合作竞争新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情况2016年,中国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亮点,高技术制造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投资 领域 财政管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丹 崔卫杰 顾学明
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表现良好,但在对接对外开放新实践、提升开放发展精准度、形成合作竞争新动能、顺应国际环境新变化等方面,仍面临很多难题亟待破解,迫切需要从平台搭建、策略转变、优势转换、布局调整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合作竞争新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情况2016年,中国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外贸增长亮点,高技术制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天娇 邹国庆
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何种创新模式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进而促进产业稳步发展,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模式选择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效率低下、产业化能力不强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一个面向世界、开放式的创新网络,通过内外部技术资源整合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的变革。开放式创新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打破产业技术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发展与自身战略定位相匹配,向高端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可采取三种模式,即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和整合型开放式创新模式。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发展,应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鼓励"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卫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林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军
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政策启示价值。本文从系统梳理产业技术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关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进展,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涛 雷志明 王繁荣
通过以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与俄罗斯、印度这两个亚洲新兴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进行对比,进一步指出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化 现状和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秋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辽宁在区位、产业基础、科研人才等方面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辽宁 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状 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涛 雷志明 王繁荣
通过以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与俄罗斯、印度这两个亚洲新兴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进行对比,进一步指出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化 现状和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菲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战略意义。本文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比较优势、关联效应和持续发展五个维度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识别指标体系,同时提出基于Weaver-Thomas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选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千文
目前学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其中,地方培育重点是否应该冲破中央政府确定的范畴,银行和资本市场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融资出路,政府介入程度多深比较适合等问题是争论的焦点。该文提出,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培育重点要在七大产业具体分项中选择,金融部门要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根据创业主体特点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政府介入程度要根据扶持内容、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水平来确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 述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晓梅 黄鲁成 王凯
文章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篇名的记录进行分析,绘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共引、关键词共现、期刊共引、作者共引等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外溢、创新系统、知识产权等是该领域的前沿问题。9篇经典文献构成的核心理论演化路径显示"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理论演进的"主线"。文章为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量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中明 李战奇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将经济增长的关注点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旨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经济制高点。我国也积极地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融资需求和现行金融体系的缺陷,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模式,成立科技银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债券市场;开发保险新品种,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险机制。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科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如技术水平不高、资金匮乏、市场需求不旺等,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扶持。因此,为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文从产业政策、企业发展以及市场培育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主导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培育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 发展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