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8)
- 2023(16808)
- 2022(14334)
- 2021(13243)
- 2020(11359)
- 2019(26207)
- 2018(25828)
- 2017(50592)
- 2016(27212)
- 2015(30919)
- 2014(30636)
- 2013(30202)
- 2012(27690)
- 2011(24919)
- 2010(25142)
- 2009(23144)
- 2008(22887)
- 2007(20446)
- 2006(17255)
- 2005(15225)
- 学科
- 济(117011)
- 经济(116902)
- 管理(80002)
- 业(79090)
- 企(66356)
- 企业(66356)
- 方法(58900)
- 数学(52231)
- 数学方法(51431)
- 财(30283)
- 农(30020)
- 中国(27971)
- 业经(25213)
- 贸(24726)
- 贸易(24719)
- 易(24035)
- 地方(22522)
- 学(21928)
- 制(20328)
- 农业(19813)
- 务(19508)
- 财务(19435)
- 财务管理(19385)
- 理论(18921)
- 企业财务(18383)
- 技术(18144)
- 和(16781)
- 银(16689)
- 银行(16661)
- 融(16331)
- 机构
- 学院(391887)
- 大学(390341)
- 济(161366)
- 经济(158170)
- 管理(154859)
- 理学(135144)
- 理学院(133758)
- 管理学(131115)
- 管理学院(130409)
- 研究(124374)
- 中国(92672)
- 京(80244)
- 科学(76266)
- 财(73173)
- 农(63240)
- 所(61837)
- 财经(59662)
- 中心(58556)
- 业大(57963)
- 江(57521)
- 研究所(56321)
- 经(54255)
- 经济学(50337)
- 农业(49942)
- 北京(49468)
- 范(49260)
- 师范(48726)
- 州(45902)
- 经济学院(45874)
- 院(45015)
- 基金
- 项目(267754)
- 科学(212045)
- 基金(196386)
- 研究(192275)
- 家(171261)
- 国家(169892)
- 科学基金(147179)
- 社会(122896)
- 社会科(116814)
- 社会科学(116780)
- 省(104943)
- 基金项目(103120)
- 自然(96911)
- 自然科(94810)
- 自然科学(94785)
- 自然科学基金(93121)
- 教育(90790)
- 划(88307)
- 资助(82292)
- 编号(77080)
- 成果(61536)
- 重点(60247)
- 部(59804)
- 发(56922)
- 创(56148)
- 课题(53124)
- 创新(52342)
- 科研(51951)
- 教育部(51801)
- 国家社会(51126)
- 期刊
- 济(165936)
- 经济(165936)
- 研究(106246)
- 中国(69733)
- 学报(60721)
- 财(57615)
- 管理(56553)
- 农(56086)
- 科学(55976)
- 大学(46531)
- 学学(43896)
- 教育(39671)
- 农业(38186)
- 技术(36237)
- 融(32742)
- 金融(32742)
- 财经(29409)
- 业经(28302)
- 经济研究(27903)
- 经(25302)
- 问题(22322)
- 统计(22250)
- 业(21260)
- 策(20478)
- 技术经济(20056)
- 贸(19867)
- 商业(18685)
- 版(18595)
- 决策(18326)
- 图书(17511)
共检索到556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勇清 郭杏
将两部门模型拓展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溢出效应的研究中,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并从"整体"、"区域"和"行业"三维度建立了多视角分析框架,以31个省(市、区)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强度大小。实证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显著溢出效应,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新兴产业的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甫功 欧阳建国
本文将工业分为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两个部门,应用Feder模型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产出通过与传统工业部门的弹性关系而影响其增长,进而影响整个工业的增长。对我国的数据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工业的直接带动和溢出效应都很显著,直接带动率为18%,溢出效应为2.2%;高技术产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较传统工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高出21.9%。研究也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存在着高带动高溢出、低带动高溢出和高带动低溢出三类地区。
关键词:
Feder模型 高技术产业 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少林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形成的"双峰逼近效应",将倒逼产业协同规律的识别与政府功能定位。本文在评述协同发展文献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1年中国省际数据对产业协同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面板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兴产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比重对协同度无显著影响;环境规制未能抑制高污染行业增长,传统产业高能耗特征依然显著;人力资本增长提升了协同水平;而市场化改革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黎春秋 熊勇清
论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部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对传统产业产生溢出效应、置换效应和联动效应。基于这三类外部效应,论文提出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途径,并以C县为例进行了论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永 张会平
在演化博弈论的框架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博弈收益矩阵,本文构建了复制动态方程,揭示了两类产业的动态演化规律,并求得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开放性的非线性递进关系,不一定表现为动态正向的线性关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演化博弈结果依赖于初始条件的选择;新兴产业从萌芽、到与传统产业"双峰逼近"、再到两类产业协调发展、最后形成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良币驱逐劣币"阶段,新兴产业在经济当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增量扩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昌兵 余梅丽 华丽香 王子敏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研发投入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存在融资结构双重门限效应。当融资结构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和介于两个门限值区间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改善财务状况,但改善效应随融资结构水平提高而显著下降。当融资结构水平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增加财务风险。采用替换变量法和滞后一期法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明上述结论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融资结构门限效应不尽相同,即有双重门限效应和单一门限效应之分。在不同融资结构水平下,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给控制或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因研发投入而引发的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立军 于斌斌
本文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演化阶段、企业行为及政府策略,并以浙江绍兴为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包含三个阶段,即相互相应阶段、协调发展阶段和分化替代阶段;地方政府与龙头骨干企业的策略选择显著影响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度及演化趋势;地方政府在淘汰传统产业落后产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以及为二者融合发展搭建创新链接平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晴
文章利用安徽各地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在明确各地市经济竞争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运用偏微分分解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对区域内经济竞争力作用方面,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作用显著为正,但效果低于资金、科技投入;对区域间经济竞争力作用方面,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作用为正但不显著,表明安徽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相关配套较弱,可能呈现割裂式发展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峰 项本武
生产经济绩效是衡量一个产业投入要素对产出贡献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基于要素产出弹性的视角,应用生产函数法,选取2004~2011年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6个行业行业,实证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行)业生产经济绩效。研究发现:资本和劳动要素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推动作用,但资本要素的作用有限,仅为0.45,劳动要素贡献较大,达到0.62;分产业来看,各个行业资本要素产出弹性存在很大差异,各个行业劳动要素产出弹性也很不均衡;从时间维度来看,资本要素产出弹性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劳动要素产出弹性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俊周 童超 秦建军
以2014—2016年山西省2568家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Probit选择模型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结构、企业经营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显著高于集体控股企业和私人控股企业,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和企业利润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风险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负向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率,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吴平 刘亭立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有效与否关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到底如何?基于Wurgler修正模型,运用TSLS法分行业和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资本配置效率较低、波动较大,且资本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大的产业及区域差异特征。基于此,建议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高回报率领域流动,同时加大对效率较低产业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爱雪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摆脱依靠资源实现增长的约束,产业实现升级改造和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形势下,传统产业还将继续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而应通过其良好互动发展共同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传统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峰
本文基于一个动态两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出的动态外溢性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外溢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外溢弹性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有效配置财政资源,提升财政支出效率,从而实现我国财政本身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区域差异性 动态外溢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传统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这两者对我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过程,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螺旋式上升模型进行刻画:传统产业升级可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培育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支撑,这两者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本文认为,产业结构螺旋式上升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政府应该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保护或扶持新兴产业政策,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发展战略将使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长海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分析框架,探讨政府行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经济群落中"创新型"企业的比例与两类产业协同创新的程度紧密相关,政府对企业创新成果的保障机制或法制因素十分重要,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奖励和对不创新企业的处罚行为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