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8)
2023(14261)
2022(12329)
2021(11643)
2020(9799)
2019(22807)
2018(22874)
2017(44520)
2016(24493)
2015(27588)
2014(27760)
2013(27080)
2012(24678)
2011(22244)
2010(22453)
2009(20168)
2008(19857)
2007(17583)
2006(15079)
2005(13200)
作者
(70618)
(58347)
(58198)
(55560)
(37514)
(28082)
(26421)
(22972)
(22116)
(21070)
(20007)
(19671)
(18759)
(18595)
(18112)
(18095)
(17595)
(17506)
(16805)
(16591)
(14581)
(14550)
(14265)
(13302)
(13155)
(13026)
(12980)
(12911)
(11922)
(11612)
学科
(97721)
经济(97625)
管理(68017)
(66854)
(56685)
企业(56685)
方法(47030)
数学(40748)
数学方法(39991)
(25098)
中国(24038)
业经(22336)
(21909)
(21814)
地方(20064)
理论(18908)
(16665)
贸易(16657)
农业(16571)
(16547)
(16174)
技术(16154)
(15560)
(14312)
财务(14233)
财务管理(14206)
(13859)
教育(13850)
环境(13672)
(13643)
机构
学院(344883)
大学(344225)
管理(136724)
(131833)
经济(128845)
理学(119375)
理学院(118028)
管理学(115646)
管理学院(115017)
研究(112996)
中国(80688)
(73241)
科学(72559)
(58279)
(57009)
(56202)
业大(53142)
研究所(52441)
中心(50381)
(49785)
财经(47686)
(46196)
北京(46101)
师范(45695)
农业(44260)
(43247)
(41377)
(40887)
技术(39111)
经济学(38673)
基金
项目(239032)
科学(186979)
研究(173178)
基金(171176)
(149716)
国家(148502)
科学基金(127274)
社会(106153)
社会科(100616)
社会科学(100589)
(95068)
基金项目(90533)
自然(84598)
自然科(82675)
自然科学(82656)
教育(81284)
自然科学基金(81137)
(79979)
资助(72337)
编号(71184)
成果(57402)
重点(53683)
(51955)
(50929)
课题(50006)
(49939)
创新(46444)
科研(45765)
大学(44319)
教育部(44292)
期刊
(140462)
经济(140462)
研究(96894)
中国(63607)
学报(56167)
科学(51432)
管理(50912)
(50503)
教育(44293)
(42811)
大学(42284)
学学(39801)
农业(35595)
技术(32123)
(25268)
金融(25268)
业经(24389)
经济研究(22667)
财经(22447)
(19197)
(18832)
问题(18109)
图书(17917)
科技(17320)
技术经济(16946)
统计(16073)
(16006)
理论(15872)
商业(15494)
现代(15346)
共检索到489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玉强  
地域差异和产业基础不同,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文章系统总结了理论层面的成果和对实践层面的探索,基于产业来源、依靠主体、技术创新方式和侧重领域等视角,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不同类型培育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或方式,以及自身优势和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应用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黎春秋  熊勇清  
论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部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对传统产业产生溢出效应、置换效应和联动效应。基于这三类外部效应,论文提出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途径,并以C县为例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杨仲基  安宁  
本文在界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吸纳"创新2.0"理论思想,设计了科技创新驱动与市场需求拉动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演化路径和应用思路,并应用该模式为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提出相关策略,有助于为区域新兴产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洪昌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陷入了"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困境。虽然头顶高端产业的名头,但在全球产业链中却被低端锁定,因此选择合适的产业培育模式与发展路径,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及民间主导型三种基础模式,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进程,还可以采用产业技术路线图牵引的产业自主创新驱动模式、模块化创新驱动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模式、加速器培育模式等几种特殊培育模式,还可以通过加强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等途径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王林建  于华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对其培育的研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价值维、主体维、对象维和过程维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从而进一步指明未来培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林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波  傅元章  史占中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本文从混合组织理论的视角,在交易成本理论框架下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私合作制的培育模式。首先,在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框架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私合作制培育的环境要素;其次,基于中间层组织理论分析其生成机制;最后,结合公私合作制模式的优势,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私合作制培育的具体措施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昌  刘洪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离不开重大海洋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海洋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是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两大原动力。在分析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构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探寻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铠军  
摒除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发现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存在范式误区。通过对价值链核心环节和支撑环节的梳理,提出范式价值链的概念,并揭示战略新兴产业挫败与范式价值链的能级较低和动力机制节奏不连贯有关。建议在GDP增长为特征的量式指标基础上增加以范式升级为特征的质性指标,以及通过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的范式价值链的升级和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和传统发展思路制约,大量资金投入往往流入后端制造环节,这不仅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嵎喆  史建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全球性主导技术结构和主导产业更替的脱节与断裂,即技术经济范式的更迭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本质根源。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新一轮黄金增长期的根本途径。在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转折的关键期,中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要把握技术经济新范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实施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